玛丽·普里斯特利(Mary Priestley,1975)将她的模式解释为以即兴演奏方式,通过音乐和语言的表达来探索病人的潜意识的音乐治疗方式。治疗师与病人之间形成的治疗关系是以移情和反移情的反应形式表现出来的,而这种治疗关系也正是治疗的聚焦点。虽然她的理论是从客体关系理论中发展出来,但是她一再强调她的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的区别。她说:“精神分析音乐治疗是从精神分析流派中诞生出来的,但是它又与精神分析非常不同。”(Priestley & Eschen,2002)她强调,当治疗师和病人共同演奏音乐的时候,这是一种真正的共享的体验,是一种真正的对亲近渴望的满足感。与精神分析中的节制原则不同,这里的音乐可能象征性地代表了原始的和性的欲望(Priestley,1975)。她强调语言的关系与音乐的关系的不同:“在音乐中……,我们更加的亲近,对于病人的情感更加的敞开。我们共同地创造一个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事物,又共同来聆听它。”她相信音乐治疗师即兴演奏的音乐必须反映出自己的人格才能在治疗中有效。
弗洛伊德强调精神分析师的一个重要责任是首先通过对自我的深层分析和治疗,使自己能够无偏见地感受分析材料。他坚持治疗师必须进行这样的训练,才能适合从事这项工作。同样普里斯特利和邦妮也强调对治疗师本人的这种治疗训练过程是从事这项职业的先决要求。在普里斯特利的模式里,这种训练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必须参与一个由资深音乐精神分析治疗师来进行的个人音乐精神分析的治疗系列过程。在邦妮的GIM模式中,对自我的系列治疗也是训练的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这两种方法都是要让学生使用自己正在学习的方法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学生应该首先通过自己的内部体验来进行学习。在音乐精神分析的训练的第二阶段,两个学生与一个老师组成一个训练小组,学生轮流交换治疗师和病人角色,老师则作为督导。这时学生并不是进行角色扮演,而是针对自己的个人生活问题进行工作。训练的焦点是语言、身体语言和音乐语言(Grzeda,Goldberg,and Dvorkin,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