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的另外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相信一个人的智力是可以改变的。 具体来说,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个人认为有难度的工作可以提升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反面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认为有些能力是与生俱来并且无法改变的——一个人要么拥有这种能力,要么就没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引导人们设置不同的目标,并且针对挑战做出不同的反应。具备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个人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凸显他们现有能力的活动和目标,当面临充满挑战的新环境时也更容易放弃,而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个人倾向于选择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和培养新技能的目标(即便他们最开始可能失败),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能够坚持更久并秉持乐观的态度。很显然,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与本章前半部分讲的良好的心理特质相关。
幸运的是,思维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便人们针对某一特定的能力已经形成了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也可以培养出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反之亦然)。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有关成长型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信息和例子。教师可以为每一种思维模式提供一个定义,并且给出对应的具体的事例,如表3.6所示。
教师可以与学生们讨论表3.6中的观点,并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有些表述代表了固定型思维模式,而有些则代表了成长型思维模式。学生了解了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在不同的情境下自己倾向于呈现出哪种思维模式。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呈现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而在其他方面可能呈现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例如,某一个人在学术方面呈现出成长型思维模式,但在体育方面呈现出固定型思维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认为通过学习和努力,个人的学术能力可以得到提高,但其体育能力则不会进步,而体育能力要么天生就具备,否则永远也不可能拥有。
当学生们确定了自己属于哪种思维模式后,就会开始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由固定型思维模式向成长型思维模式进行转变。例如,一个在体育方面持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可能会注意到自己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经常会冒出一些想法:“我真的不擅长体育运动”“在这方面其他人都比我强”。这些想法显然跟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有关系,了解到这一点后,他可以积极改变自己的心态,尝试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比如,“在体育活动中遇到挑战时我不够努力”或者“如果我想变得更好,就需要继续努力”。
给学生提供有关神经可塑性(即大脑的适应和改变能力)的相关知识,以及一些关于人们怎样培养“他们本不具备的能力”的实例,学生检验自身思维模式的能力就会提高,比如“脑科学”(https://www.mindsetworks.com)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脑科学”是一个基于大脑研究的网络项目,它向学生普及成长型思维模式、大脑结构、功能以及行为,大脑与情感、学习和记忆之间的联系等。其中一个教学视频讲的是关于大脑如何通过重复进而培养技能的研究,例如,音乐家的大脑皮层在控制手指灵巧度的区域更加发达。看完这个视频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这个知识与他们自身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一旦完全熟悉这两种思维模式,教师就可以让他们确定自己在课堂上遇到挑战时呈现的是哪种思维模式。例如,假设学生需要为即将到来的一次测试进行复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复习指南,然后小组讨论他们的内容是否存在漏洞。之后,教师可以向全班学生解释疑难点,并使用简单的投票方法确定学生对每一个内容的熟练程度,例如“如果你喜欢这个材料请举手”或者“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评估测试了,请举手”。在此期间,教师也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以及各自的特点,例如,对测试持消极态度的学生可能呈现出来的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因为他们本还有时间可以进一步熟悉材料,做到更好。在多次重申学生是自身成长的主人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鼓励他们参加辅导,如果可能,并且学生允许,教师可以指出经常来上辅导课的学生,尤其是那些来上辅导课并且成绩突出的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