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仅意味着离开,更意味着回来,回来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肩负起改变家乡命运的重任。
——题记
一
天空飘起了雨丝,脚下的黄土变得泥泞,郝琳硕和几位队友不时手脚并用,攀上湿漉漉的乱石,很快累得气喘吁吁。
她们坐了一小时的车,又在崎岖曲折的山路上跋涉了两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昔久村——离学校最远的那个村子。学生银华住在这里,已经逃了一个月的学,老师们希望能劝他回到学校。
群山环绕的村庄一片寂静,只有牛羊归栏的蹄声在回荡。学生家没有围墙和院子,只有两栋粗木搭建的房屋,木头间的缝隙有两指宽,没有窗户也没有钉子,房梁歪插在屋脊和横梁之间。几头牛和猪是全家仅有的财产,他们平时种玉米和小麦,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由于干旱,连水稻都无法成活,唯一的水源就是储存雨水的水窖,窖底的积水混着泥沙。
银华的父亲口中只剩一颗门牙,说话总是捂着嘴,十个手指因为剥核桃染成了黑色。母亲穿着破烂的对襟衫,彩色头巾已发白褪色,有着很深的鱼尾纹与腮纹。她12岁母亲去世,16岁失去了父亲,在那之前,14岁就被嫁给了现在的丈夫,21岁才有钱办一次结婚酒席。“我的命已经很苦了,让孩子好好去念书,他就是不去。”她用纸巾揩拭着眼角的泪水。
银华头发蓬乱,披着件粉红外套,背对着母亲、老师蜷在一旁不吭声,家中的大狗卷着尾巴走来走去。郝琳硕问他:“没有知识可以吗?”孩子沉默着摇摇头。“妈妈希望你有些知识,能够自力更生,闯出一片天地,对不对?”孩子点点头。“你想回学校吗?”孩子沉默着,既不摇头也不点头。
那次,老师还是说服了学生回到学校,银华的母亲硬是从邻居家借来一只鸡杀掉,款待老师们。临别前郝琳硕拿出100元钱,她坚决不收。
在鹤庆县支教的两年里,郝琳硕走访过松桂、西邑两个镇30多位学生的家庭。跋涉在云南乡间的山路上,她偶尔会有恍惚之感,仿佛自己仍然在纽约的街头喝着咖啡,吃着三明治,姿态优雅。
第一天上课,郝琳硕穿了一身西装套裙,让学生们大为惊讶。在那之前一个月,她还以交换生的身份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生活,更早是在罗切斯特大学读经济金融学本科,其他经历还包括在纽约瑞银公司实习私人财富管理,在金融机构做投资分析实习生。在旁人眼中,这位北京女孩理应成为华尔街来去匆匆的无数商务精英中的一员。结果,她站在云南这所乡村中学的教室内,成了一位支教老师。
鹤庆二中位于大理市鹤庆县的松桂镇,也是最早与美丽中国支教展开合作的几所学校之一。这里有着湛蓝天空和绵延山脉,翠绿的梯田间散布着正在耕地的水牛,白墙灰瓦的村舍冒起袅袅炊烟,拖拉机从土路上突突开过,惊走满街游荡的猪狗牛羊,清新的空气混杂着泥土和牛粪的湿润气息。
“我想了解自己的国家,去看看它鲜为人知的那一面。”身边其他同学大多选择去投行或金融机构工作时,这样简单的念头驱使着郝琳硕加入美丽中国支教。2010年9月,她拖着行李箱,拎着一只塞满床上用品的黑色口袋,和队友们从临沧市坐了八小时的大巴才来到鹤庆县城。第一天上课前的那个晚上,她辗转反侧,思考着“课上应该保持笑容还是严厉点好”之类的问题,正式上课后,原定四十分钟的内容还是在半小时内就全部讲完了。
支教老师很快就适应了新生活并乐在其中。早上七点二十的晨读,她教学生们唱英文歌。课间,学生请老师吃涂上“蘸水”(辣椒粉)的酸木瓜条。中午,师生一起在教室或宿舍吃饭。晚自习过后,她去女生宿舍和学生们聊天,临睡前为她们掖好被角、互道晚安,再回自己的宿舍备课、批改作业。有时,她会出门吃一碗路边阿娘卖的米线,雨季里跟着学生上山采蘑菇和松茅、放羊。
学生福根的成绩是全班最后一名,平时也几乎不与任何同学说话。郝琳硕来到他家才得知,孩子的父亲六年前就已去世,母亲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姐姐退学去了昆明打工。与福根母亲聊天时,郝琳硕听说孩子喜欢跳舞,鼓励孩子在学校的艺术节上表演,还带着他去找音乐老师编舞、排练。演出当天,1700多名学生齐声高喊着福根的名字,表演结束后送上一颗颗代替鲜花的糖果,现场如歌星演唱会一般热烈。捧着满满一大把糖果,福根低着头腼腆地笑了。
后来,孩子在作文中写道:“郝老师来到我家,那是第一次有老师来我家。她帮我学跳舞,告诉我能行。那天比赛,我永远忘不了那掌声和同学们送我的糖,甜甜的。我感觉在学校也有人爱我了。谢谢你们,我爱的人。”这篇作文得了全班最高分。
这些家访的经历让郝琳硕沉思。和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村一样,她的学生们重复着父辈甚至祖辈的生活,每个周末步行几小时的山路回家,种庄稼,种烤烟,养蚕,放牛,养鸡,喂猪,上山采蘑菇,为家人做饭,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鹤庆县城。在学校,他们普遍厌学,更不会去主动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家乡和未来,最常听到的说法也是:“好好学习,然后离开这里。”大部分学生因此初中毕业后就去城市里打工,再也不回家乡,少数考上高中的孩子同样以“逃离”为目标,教育成了送他们“出去”的工具,家乡却只能在持续的人口流失中一天天衰败下去。
“教育改变命运,孩子的命运可以改变,大山的命运谁来改变?我想,要让孩子们明白,学习对生活是有帮助的,也要让他们懂得,学习不仅意味着离开,更意味着回来,回来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肩负起改变家乡命运的重任。”
这样的想法,成为“让家乡的明天更美好”项目的源起。
二
按照郝琳硕的计划,这是一次调研活动。八周时间内,学生们将被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头考察当地的历史地理情况,寻找村里的问题,再据此制定解决方案。老师们希望通过活动让学生们关注家乡,愿意以后建设家乡,也让他们面对困难时有解决问题、改变命运的勇气。
活动一开始差点夭折。
郝琳硕把计划提交给校长段宏江,校长又上报到县教育局,没得到批准,领导担心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老师们尝试给县教育局打电话,还通过美丽中国支教的工作人员给县教育局发函,都没能成功。郝琳硕一度感到沮丧和动摇,但回忆起那些家访的经历,很快又重新振作起来。
她还记得,一次家访归来,自己给班里的每位学生写了一封信:“虽然你们出生在山村,但是你们的天空是整个世界。真正会失败的人,不是梦想没有追到的人,而是一开始就放弃的人。只有做梦的人才可以圆梦。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如今,自己同样不能放弃。
“我不害怕困难,我就是为解决困难而存在的。”多年后,她成为美丽中国宣传视频中的主角,视频一开始就面对镜头这样说。
她决定亲自去一趟教育局。
那天,郝琳硕一大早就出了门,坐最早一班中巴车到了鹤庆县城,守候在县教育局门口。惴惴不安地等到七点多,终于等到局长来上班。她快步迎上去,用最简短的语言做了自我介绍,“局长,我想找您聊一聊”。还没来得及往下讲,就被局长打断:“你先回去找你们校长谈吧。”
那一刻,郝琳硕自己也不知哪来的勇气,紧盯着局长的双眼:“我可以等,我就在这儿坐着,我跟您聊五分钟就行。”局长顿了一下,重新打量起眼前这个女孩:“你跟我进来。”进屋后给她倒了一杯水,仔细听郝琳硕讲完了计划,当场给段校长打电话表示同意。
首战告捷,老师们马上开始了活动的筹备。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调研,连电脑都没用过,学校为此开放了机房,老师每天中午教孩子使用搜索引擎。孩子不了解村中的历史,就指导他们去问当地老师、村干部和村里的老人。有学生觉得任务太难想要放弃,老师就每周分享励志故事,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郝琳硕本以为,孩子们会找一些诸如种庄稼缺水等显而易见的问题,各小组交上报告才发现,学生们的表现超出了预期。她和一个女孩去当地一座金矿调研,孩子主动和工作人员聊天,问了不少“犀利”问题,如“在这里开矿,会不会破坏当地环境?”问得对方不知该怎样回答。郝琳硕在旁边为学生捏了把汗,却也暗自佩服。
一份调查表上,学生写道:“地处较低的七坪村和地处较高的响水河村同用一处的水源。祖辈留下一个规定,白天上午七点到下午七点,水源归响水河村所有。下午七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归七坪村所有。但是由于在较小源头水的制约下,已远远不够两个村的使用。所以导致地处下面的七坪村民,每到小麦灌溉时节,必须要到海拔在上的响水河村去看守水源??”字迹稚嫩而整洁。
其他小组也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选题。有的小组调查了水污染,有的调查村民的赌博行为,也有选题是“保护传承白族服饰与舞蹈”,还有学生意识到,当地许多家庭都种烤烟作为经济来源,但烟草损害人体健康,该如何评价其中的利弊?郝琳硕评价:“这就是很好的批判性思维,这些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都蛮强的,思考问题有两面性。”
评选会那天,十五组学生依次上台,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和解决方案:做实验,表演小品,朗诵诗歌,展示海报??以前和老师说话,孩子们都低着头,如今面对着上千名师生,他们声音清脆而洪亮。这让郝琳硕振奋:“原来只知道死记硬背的他们,现在懂得用自己的思考来阐述和解决问题;原来只知道生活在学校和村子两点一线中的他们,现在认识到学习和家乡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性。从参赛学生们的话语中,我听到了希望,也听到了属于这片土地的未来。”
连校长都惊讶于学生的表现,他在当地任教近三十年,还是头回见到这些腼腆的孩子们在公众场合大胆发言,当即向老师们表示:“如果你们想把项目做下去,我们支持。”还在学校建起了垃圾池,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此前,当地从未有过“垃圾箱”的概念。
获得第一名的小组还赢得了去北京游学的机会,孩子们都是第一次走出鹤庆,从坐飞机到住宾馆,对沿途每个细节都感到好奇,第一次见到自动门时兴奋地说:“我发现,宾馆的门是可以动的,我们走到它面前,它就会自动打开。这些科技的力量是我们从没见过的。”
还有很多孩子写下了活动的感想:
在我们组多次的考察中,我看到了家乡的美,真正理解了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以前,我总认为改变家乡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现在我明白了,改变家乡,人人有责。我们要担起这份责任,为了家乡的明天,我们要尽最大的力量。
在活动中,我明白了团结的真谛,那是一种1+1>2的力量。世界本没有完美的人,可当我们在活动过程中一起奋斗时,我明白了,完美是存在的,当我们将我们的长处都发挥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最完美的整体。
我能,我看到了理想给我的无尽力量,我好像又有了崭新的生命。我们能,相信自己,就能创造奇迹,即使我们只有十四岁。十四岁的我们无所不能,因为我们有时间,有能力,有青春,有激情,我们敢拼敢闯,失败,又怎样?
三
活动大获成功,深受鼓舞的老师们第二年又举办了一届“让家乡的明天更美好”项目,声势更加浩大。
这次,她们众筹了80000元资金,附近两所学校也参与了进来。每个小组还有一位当地老师负责指导,他们大多任教多年,对当地特色了如指掌,更对这别具一格的活动形式感到新奇,因此分外投入。
这次活动的主题定为“家乡的物产与文化”与“身边的职业”。各小组调研结束后,学校专门腾出一间教室用于展示成果,展品琳琅满目。有学生探访了镇上的“国公庙”,介绍了明朝将领傅友德的生平,调查造纸工艺的学生带来了造纸的原料、原浆和竹筛,调查养蚕的学生带来了桑叶和蚕茧。一个女孩调查了“村宴厨师”这个职业,晒出各种云南菜的照片,“让家乡明天成为美食的天堂”。三位傈僳族的学生穿着民族服饰,在会场中当起了模特。几位调查打工者的小学生甚至专门借来了安全帽,满是稚气的脸上画上了一副小胡子。
从此以后,“让家乡的明天更美好”项目作为鹤庆当地的特色教学活动固定了下来,每年一个主题。2013年的主题是“职业”;2014年的主题被定为“创业”;2015年是“家乡现有环境问题”和“家乡的昨天,今天与明天”;2016年,参赛学校各自设计主题,如“美丽乡村,难忘乡愁”“家乡的美好与问题”“家”;2017年的活动主题是“咱们鹤庆好风光”,学生们以旅游业为线索,调查家乡的景点:黄龙潭、草海湿地、马耳山、石宝山等,每一处风景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2014年那次,学生们除了了解家乡的环境、特产、文化,还把这些变成了创业点子。他们自己动手,用硬纸板糊成各种建筑模型:“鹤庆梦之缘蚕丝制品有限公司”要生产一系列蚕丝、蚕沙制品,从而“带动家乡蚕桑种植业、桑蚕养殖业的发展,同时还能解决少部分家乡人民的就业问题”。在计划中,这家“公司”建筑面积约为400平方米,总投资201.6万元;“舌尖上的松桂”项目顾名思义,是一家经营特色小吃的餐饮公司;“松桂阳光医院”准备“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好的医疗技术、服务、态度、休养环境” 。
“新源垃圾变身处”则是针对当地乱丢垃圾、污染环境的现状设立的,“该项目采用闪蒸矿化处理器将生活垃圾快速化、无害化、无剩余化、资源循环利用化处理。进来的是垃圾,出去的是产品” 。
活动的最后,孩子们不仅获得了去昆明游学的机会,还在那里举办了一场义卖会,拍卖那些来自家乡的特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鹤庆新华村银器,近乎失传的白族手工扎染制品,孩子自家的白族手工刺绣,当地村主任亲自把关生产的野生松茸干片??在家乡人的踊跃支持下,拍卖共收入12000余元,除了用作这次昆明之行,还作为以后活动的资金。
很多学生都因这一活动而受到启发。老伞村的孩子看到村前的漾弓河受了污染,打算制定保护水源的方案。和乐村的学生觉得家乡环境优美,想办一家旅游公司,让城里人周末来村里玩。傈僳族姑娘开始向村里的老人询问民族服饰的来历。本就熟悉山间一草一木的“山野小行家”们真正深入了解起家乡的野生菌、烤烟、板栗、大麦、核桃。
鹤庆二中的学生小盛之前一直是学校政教处的常客。2013年,他看到活动的主题是职业调研,只是觉得“好玩”,便和同学报名参加,还担任起组长,他们调研的职业是建筑工人,这正是父亲的工作。组长的头衔让他不得不以身作则,培训时开始带头认真做笔记,课后还主动找指导老师沟通。周末则召集队友开会,一起讨论采访提纲,设计调研报告的框架,整合搜集来的信息,并安排两个文笔好的女同学执笔拟写调研报告。制作小组海报时,他还东奔西跑去冲洗照片,把字写得好的同学借过来,向老师索要各种资料。活动评选时,他的小组获得了二等奖。
小盛在总结心得时写到,这次采访父亲,才发现在太阳底下做建筑工的他有多么不容易。那天晚上,父子俩罕见地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儿子问,怎样才能做好一个建筑工,父亲告诉他,自己当初是如何跟着师傅一砖一瓦地学。工资一开始很低,练了很久,技术熟练后才慢慢涨起来。灯光下,父亲黝黑的脸庞上满是艰辛岁月的刻痕。
“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经常在学校打架是多么不负责任。”学生写道:“父亲靠体力活支撑一个家本就不容易,我还在学校惹一堆麻烦让他来承担。这次项目使我跟爸更亲近了,也觉得家乡没那么虚,没那么远了。”
在他们小组的海报上,小盛还写了一副对联赞颂建筑工:风吹日晒造新舍,雨洗烟收扶子孙。
这是心里话。
四
2012年,结束支教的郝琳硕选择去哈佛大学读国际教育政策的硕士,这与她此前的金融专业去之甚远。
改变学生的同时,老师自己也有了改变。郝琳硕还记得第一次“让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项目结束后带学生去北京的场景。在美丽中国支教办公室,工作人员围住几个孩子问长问短,一个学生告诉他们,自己去了故宫、长城、国家博物馆,还在北大、清华和哥哥姐姐们聊天,“以前这些只有在课本上才看到”。郝琳硕默默听着,湿了眼眶:“昨天他们还在田里拔麦子,今天就可以来到北京。我们只做了这么一点努力,却让他们看到这么多原来没机会看到的东西。也许他们的人生,就可能因为这样的一点小事有所改变。”
也是这样的想法,使她选择了教育专业,之后又加入世界银行,为其下属机构IFC做发展中国家教育项目投资的研究和评估。在这里,她要解决世界上因贫困导致的各种问题,支教生活就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至今她都觉得,在松桂镇和学生们在一起的那两年,是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她依旧和学生们保持着联系。30多个孩子自发建了微信群,每天用白族话和方言进行语音聊天,很多内容老师依旧听不懂,却觉得带有一种生疏的熟悉感。2013年她回到了学校,和几个学生见面吃了饭,归途中,有学生给她发信息:“郝老师,那一年有你真好。”老师心里涌起阵阵暖意。
这些学生当中,有人考上了大学,自己做小老师,带大一新生。也有孩子在昆明的师范学校就读,以后同样想当老师。福根初中毕业后来到昆明,报考了一所艺术专科学校的舞蹈班,几天的考试和焦急的等待之后,他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字莉萍是郝琳硕当年的英语课代表,小小的个子,消瘦的脸上一双灵动的大眼睛,乖巧而安静。她觉得自己当年“心态很不好”,很多事情不敢去做,在老师的鼓励下,逐渐敢于大声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2015年高考,这位傣族女孩以603分的成绩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为此还特意给郝琳硕打了电话:“老师,我终于要来北京了。”
“都说支教是奉献,其实正好相反,我们的收获其实比学生的收获还要大。在美丽中国支教的两年,让我有了在欠发达地区工作生活的亲身经历,也有了动力来做对世界有意义的事情,还让我能够在更大的平台上影响和帮助更多人。在带给孩子们改变的同时,我也收获着自己内心的那份成长与成熟。”
郝琳硕还记得,离开松桂镇那天,班里那个调皮的男生帮她拎着行李送她上车,眼睛红红的,“郝老师,你吃碗米线再走嘛”。这句话从此留在郝琳硕的记忆里。
而她发起的“让家乡的明天更美好”活动,如今已扩大到整个鹤庆县:松桂中心小学、三庄小学、金墩中学、六合小学??六年活动累计影响学生近4000人。活动还有了自己的专属标识:一只黑色老虎,它是当地的工艺品“瓦猫”,许多白族民居的房顶上经常能看到,每个学生对它的来历、用途、传说都如数家珍。
郝琳硕知道,学生们想要把这些计划付诸实施,还有太长的路要走,他们目前的任务仍然是学习。不过长大后,这些年少时的想法仍有可能为他们建设家乡提供动力与方向。改变也许很久以后才会到来,但首先,老师们要改变孩子的内心:“我们有很多改变这个世界的方式:环境保护、基础建设、医疗等,改变人心才是最大的一种改变。”这也正是美丽中国支教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的。
2014年那次活动,老师们还提出一句口号: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从家乡起航。举办那届活动的支教老师李准写道:“我们坚信有一天,当我们在这深山里看到了一片无比茂盛的森林,不必惊奇,那一定是我们的孩子们,他们已经成为参天大树,哺育着幼小的生命,呵护着年迈的双亲,守护着由他们建设的最美的家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