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

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金融物流业务,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监管和控制质押物,扩大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贷范围,增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量。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融资企业的质押物进行监管、价值评估、行情把握、处置变现等,对质押权利单证进行真伪辨别,因而可以获得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交易成本,从而达到“多赢”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积聚了相当数量的存款。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信水平低,又缺少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银行等金融机构迫于风险压力,不敢轻易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造成了“银行想贷不敢贷、中小企业想借借不到”的尴尬局面。开展金融物流业务,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和控制质押物,降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风险,可以有效缓解银行“存贷差”过大的现实问题。

1.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的安全性

在金融物流模式下,作为金融物流参与方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自身业务性质的关系,很容易获得融资企业的库存情况、销售情况、产品规格与型号、产品市场价格等相关信息。若将这些信息提供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有效解决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安全性。

2.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交易成本

开展金融物流业务,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监管和控制质押物,扩大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贷范围,增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量。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融资企业的质押物进行监管、价值评估、行情把握、处置变现等,对质押权利单证进行真伪辨别,因而可以获得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交易成本,从而达到“多赢”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