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高端人才引进速度加快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获批建设并全面启动运行,服务国家战略,着力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科技创新载体。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速列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正在加快构建全球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努力打造世界高速列车创新高地。截至9月底,全市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其中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7家,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居计划单列市第一。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60万,国家“千人计划”增至140人。拥有两院院士56人(含外聘),国家“万人计划”23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34人,省泰山学者115人,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5人。中科院海洋所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2.以“四条主线”集聚高端要素,基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在中科系方面,青岛成为中科院创新资源集聚度较高的地区,已形成“两所八基地一中心一园区”发展格局;在高校系方面,先后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14家“985”、“211”高校在青岛市设立研发机构和科技园区。山大青岛校区交付使用,西安交大、天大、北航研究院投入运行。在企业系方面,中船重工集团在青设立海洋装备研究院,725所、716所、719所、712所、702所、710所先后在青设立研发机构,中电科集团先后设立41所、22所、40所青岛分部,机械研究总院、中海油等央企也在青设立了研发机构。在国际系方面,日东电工青岛研究院、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阿斯图)中方总部、乌克兰特种船舶设计院、美国TSC青岛海工装备研究院等落地运行。德国史太白、以色列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落户青岛。惠普全球大数据创新中心全面建设。围绕脑科学、石墨烯等重点领域,与斯坦福、剑桥、曼彻斯特等国际知名大学开展合作。全市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8个,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3.“创新、创业、创客”持续释放红利,技术交易保持上升势头
截至9月底,全市孵化器建设累计开工1215万平方米、竣工1154万平方米、投入使用761万平方米,分别完成规划任务的104%、99%、64%,累计入驻企业7700多家,在孵企业3500多家,其中2016年孵化器新入驻企业904家,毕业企业48家;众创空间建设蓬勃兴起,全市已有121家众创空间投入运行,40家通过科技部备案,总数达到66家。专业孵化器渐具规模,现有专业孵化器55家,占总数的46%,主要分布于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领域,海尔、软控两家企业入选国家首批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创业青岛千帆启航工程”被列入全国5个“创业中国”示范工程之一,创业街区建设初见成效,青岛创客大街、西海岸创新创业中心、五四创客城等三个街区已全面投入运营,引进创新创业服务机构33家。1~9月,全市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3.6万个,同比增长7%,平均每天新增496家;截至9月末,全市个体工商户达65.7万户,增长12.1%;私营企业达30.8万家,增长24.4%。其中,政策性扶持创业2.2万人,同比增长26.7%;新增带动就业4.9万人,同比增长56.8%。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规模5.2亿元,创业扶持类补贴资金发放2.8亿元,同比增长161.7%。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技术交易356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51.61亿元,同比增长8.54%。其中,9月份实现技术交易38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8.03亿元,同比增长81.67%,技术合同成交形势稳中向好。
4.软件业发展步入快车道,载体建设实现新突破
1~6月,“千万平方米”软件产业园区50个支撑项目中,新开工项目24个;完成投资35.04亿元,施工面积165.65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开工面积93.35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83.9%。截至6月底,工程累计开工568.8万平方米,累计竣工412.8万平方米。“东园西谷北城”建设梯次展开,稳步推进。8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6年(第15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青岛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分别以软件业务收入412亿元、113亿元位列第三和第五名。1~9月,青岛软件企业达到1487家,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8位;软件业务收入1226.7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列第7位,同比增长19.6%,列第3位。其中,软件产品收入437.9亿元,同比增长18.5%;信息技术服务收入411.8亿元,同比增长22.2%;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18.1%,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排名依次为第8、11、3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