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青岛市财富管理的发展分析

年青岛市财富管理的发展分析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底,青岛市出台了被称为“金改20条”的系列创新举措,以加快推进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建设。青岛市首创“双型”、多元化财富管理特色机构体系,坚持特色、错位发展导向,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本地特色财富管理组织体系。目前,青岛市法人金融机构已达26家,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30家。7月份,青银融资租赁公司获中国银监会批筹,为青岛市首个融资租赁公司。

1.“试验田”功能初步显现,金融改革成效显著

2016年,青岛市积极发挥试验区重要事项“一事一报”通道优势,加大财富管理创新试点政策争取和复制推广力度,多项全国“第一单”落地实施,“试验田”功能初步显现。2015年底,青岛市出台了被称为“金改20条”的系列创新举措,以加快推进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建设。跨境投资实现率先突破,出台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办法,国内首次将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投资范围扩大到境外二级市场、境外一级市场投资并购业务、有监管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业务及其他业务,7只跨境基金进入注册程序;金融开放不断扩大,在CEPA等框架下,取得设立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外资控股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政策许可,具备了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国内首单中韩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贷款业务在青岛完成。青岛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允许境内企业从韩国银行机构贷入人民币资金的试点城市,并在全国首创前置美元保证金账户制度,在多地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推广复制。

青岛市首创“双型”(小型、新型)、多元化财富管理特色机构体系,坚持特色、错位发展导向,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本地特色财富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突出财富管理服务实体经济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功能定位,通过财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跨国集团人民币集中运营管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各类财富管理创新政策的实施,直接为青岛带来融资380亿元,增加未来融资能力480亿元,为企业节约费用超过25亿元。探索普惠型财富管理新模式,贯彻落实共享经济发展理念,积极引导金融及财富管理机构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和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2.法人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特色空间布局初步形成

法人金融机构数量与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城市金融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青岛市法人金融机构已达26家,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30家。法人金融机构正成为助推财富型金融业形成的新动力,新业态、新层次、新规模成为其共同特点。除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青岛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以及陆家嘴信托外,还增加了法人保险公司、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消费金融公司和专门服务于“三农”及小微企业的村镇银行等。区域性金融市场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搭建了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推出了财富管理系列产品。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业态的不断涌现,增加了青岛资金流“洼地”效应。

2016年3月份,青岛市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获得中国银监会公告核准,成为全国第一家拥有批量收购和处置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市级AMC(资产管理公司);6月份,青建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获中国银监会批筹,由此成为继海尔集团财务公司、海信集团财务公司、青岛啤酒财务公司、青岛港财务公司之后设立于青岛市的第五家财务公司,使全市拥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数量约占全省的近1/3。7月份,青银融资租赁公司获中国银监会批筹,为青岛市首个融资租赁公司。9月份,意大利意才财富管理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金1.5亿元人民币,标志着国内首家外商独资财富管理公司正式落户试验区。

两年多来,青岛市新增各类金融机构29家,与兴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总部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已有11家银行机构总部在青岛设立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超过70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类企业达到350家,消费金融公司、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等新型机构相继落户,场外市场清算中心、海洋产权交易中心、信用资产交易中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等财富管理特色市场建设运营。规划建设资本大厦、基金园区等载体,为境内外基金加速聚集、集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在推进“千万平方米”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布局方面,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累计竣工面积已达45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的青岛PE·基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青岛财富管理基金业协会、青岛非上市公众公司协会等已入驻办公。同时,在其他区域着力提升市南区传统金融聚集区品质,积极培育西海岸经济新区、红岛经济区、蓝色硅谷金融功能,吸引了众多优质金融和财富管理资源以试验区为平台在青岛聚集发展,特色空间布局初步形成。

3.品牌价值迅速提升,多层次合作继续扩大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指数涉及营商环境、人力资本、美誉度、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全面反映着目标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和金融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国际权威性。2016年9月26日,伦敦国际智库Z/Yen集团公布了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榜单,青岛由4月份的第79位大幅跃升至第46位,前进33位,首次超过大连,紧跟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国内金融中心城市第4位,成为本次榜单全球金融中心中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这反映出青岛在城市总体发展水平以及金融业改革发展实力方面的大幅提升,也标志着建设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财富青岛”的品牌影响力日益彰显。

通过以论坛为媒介搭建宣传推介和交流合作平台,成为国内财富管理专业化论坛举办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2016年,先后举办了CF40金家岭首次闭门研讨会、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中国财富管理创新创客大赛、中国金融公司论坛、金家岭财富管理沙龙(每月一期)、青岛财富管理博览会等论坛会议。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举办财富管理大讲堂、财富管理沙龙、财富管理知识普及等系列活动,营造了财富管理文化氛围。积极构建财富管理试验区全方位宣传体系,与众多境内外知名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新媒体传播平台,面向境内外密集开展财富管理定向招商推介活动。

在此基础上,市政府与中信银行、建设银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人寿、光大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总部签署支持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围绕财富管理资金、机构、市场等资源聚集达成近百项合作意向。境外与伦敦证券交易所、怡和保险、标准人寿、中欧国际交易所、澳新银行、麦格理集团等国际知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与友邦保险、万事达卡、丘博保险集团、摩根大通银行、瑞士银行、巴黎银行等全球性金融机构建立联系合作关系。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等机构和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上财(青岛)—伯克利(哈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落户金家岭,首期金融硕士班已开班授课;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中国培训中心项目以及英国特学证券投资协会培训中心项目都已初步达成意向,借助更高的国际平台吸引高端人才,标志着在引进世界一流大学来青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财富管理教育科研方面的合作成果不断涌现,成功引进中国金融四十人学院、研究院和基金会3个全国法人机构,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发布《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报告》,与上海财经大学共建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正式运营,并已开展国内外学历学位教学。先后成立了山东财富管理研究院、中国金融风险量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青岛协同创新金融研究院、山东大学青岛金融与财富管理研究院,为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高端金融及财富管理教育科研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及企业投融资需求提供专业服务,在金融氛围、人才培养、风险防控等方面有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保障,对于促进青岛优质金融聚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金家岭龙头带动强劲,全市财富数据大幅增长

凭借独特自然和区位优势,金家岭金融区成为试验区的龙头,承担着探索形成财富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体系的重要使命。3年来,落户青岛金家岭金融区的金融机构及类金融企业从220家增加到482家,银行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从1650亿元和1300亿元分别增加到3350亿元和2800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从13.5亿元增加到29亿元,证券交易额更是达到了2万亿元,各项指标均比3年前翻了一番。2016上半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5.02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金融业税收23.57亿元,增长16.9%。

目前,金家岭金融区金融机构及类金融企业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家族理财办公室、私人银行、互联网金融等20类金融业态。累计落户大型法人金融机构11家,占青岛市的3/4。青岛PE·基金中心形成区域基金发展高地,累计落户基金管理企业138家,管理基金122只,管理基金规模超过2000亿元。正在建设青岛互联网金融中心,协商引进北京中关村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心,引导海尔消费金融、蓝海股权、红岭创投等一批新兴机构集聚。全市首批5家申请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企业中,4家落户金家岭。办理了全国首批、山东省首笔地方法人机构直接与央行开展中韩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贷款业务,开创出一条跨境融资新通道。中韩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业务,为本地企业借用境外低成本人民币资金打开了政策通道,形成了在全国具有复制推广意义的经验做法,青岛经验推广到山东全省。依靠政策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金家岭金融区被评为“2015年全国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

5.市场体系不够健全,金融人才数量不足

虽然青岛市财富管理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刚刚起步,与较高的目标定位仍存在较大差距,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仍未突显出特色优势。具体表现在:财富管理总体规模还不够大,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与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还存在一定差距;专业化财富管理机构缺乏,财富管理产品与服务的丰富程度有限,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体系尚不够健全,期货、寿险等法人机构尚处于空白;法人机构规模有待提升,尚没有在国际国内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金融发展重大支撑项目较少;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事业的渠道、方式等创新不足;保险资金运用程度偏低;金融业双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外资金融机构层次、规模、数量有待提升,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能力需要加强;金融人才特别是高端金融人才数量不足,创业创新环境还不完善;跟踪国内外金融前沿,深化重点金融课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创新政策等方面工作还有待深化细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防控金融风险上升、强化金融监管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