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之初,陈国明选择了当时并不热门的海洋油气装备作为研究方向。他敏锐地感觉到海洋石油肯定是我国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便较早地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当时因为需求量不那么大,做海洋油气设备的人比较比少。我们看准了这个方向,感觉海洋石油肯定是我国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陈国明较早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随着海洋石油开采业的迅速发展,对石油开采设备、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由于起步较早,先前大量的研究成果资料都变成了现在前进的阶梯,陈国明带领的科研团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陈国明(左一)隔水管与井口系统设计研究成果应用于“981平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全工程专业的设立又是陈国明前瞻石油科技发展做出一个超前决定。
当时国内对工程安全、故障诊断和风险管控等安全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明朗,陈国明敏锐感觉到未来石油安全的技术需求,由他牵头与几位同事合作,全力促成学校申办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所设立安全工程专业的石油高校。3年后,又成功拿下该领域的“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点,博士点也在随后设立。2011年,则取得“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科授予权,并成为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设立该专业博士点的石油高校。
申报安全工程学科博士点时,学校的实力还太成熟。
“老陈啊,咱们是不是等下次,毕竟希望不大啊!”好心的同事劝他,不忍心看他辛苦的劳动白费。
“呵呵,试试吧。”嘴上说试试,可他是认真的。“争就有希望,放弃只能是零”,陈国明下定决心要搏一次。
“陈国明老师简直疯了!”刚刚工作的年轻教师没见过这么倔强的人。
“这才是真实的陈国明,”了解陈国明的老教师断言,“小陈认定的事儿早晚要有眉目。”
终于,安全工程学科的博士点拿下了!安全工程学科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就申请到硕士点,2005年底拿到了博士点。
这种发展速度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还是第一次。
“了不起!”不轻易在现场发表评论的本科评估专家向他们伸出大拇指。
创新超前的背后,是陈国明的埋首刻苦研究。
“创新很重要,但是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接近学科前沿,不只是创新的问题,而是一个技术与创新结合的问题,不能为创新而创新。”陈国明认为,搞科研要跟踪国外最新动态,要与工程现场、企业交流,要考虑国家行业的需求……
“几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创新的成果就显著了。”正如陈国明所言,1983年以来,他一直从事海洋石油工程、石油装备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也是他这种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使他成为油气安全工程领域的专家,并建立起以年青教师、博、硕士生为研究主体的研究团队,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共40余项,取得近海石油结构安全分析与评估理论及工程应用、冰区平台疲劳断裂及可靠性评估理论及应用、深水隔水管与井口系统设计及安全分析和模糊概率断裂力学及其应用研究等多项创新成果
团队的研究成果为逐步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油气开采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作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