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外空白

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外空白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永红认为,科研是需要吃苦的,要有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研究态度才能走好这条路。在他的辛勤努力下,一道道科技难题被破解,多项科技成果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已申请美国发明专利40多项,出版科研专著1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获美国贝克休斯公司休斯敦科技中心特殊贡献奖、国际测井年会最佳论文奖等。

“做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刘永红认为,科研是需要吃苦的,要有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研究态度才能走好这条路。

20年来,刘永红不分寒暑和假日一直在忘我地钻研科技难题。在他的辛勤努力下,一道道科技难题被破解,多项科技成果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刘永红为了促进自己所研发的精密微细复合型腔割缝筛管及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尽快投入实际应用,他在东营的莱州湾生产现场亲自带领现场的工程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当时的莱州湾偏僻,水多荒草多,夏天时蚊子多且大,隔着衣服都可以咬个大包,白天的温度也很高。即便在此情况下,为了尽快推进成果成果转化,刘永红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忍受蚊子的叮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连续在生产现场工作了两个多月!为了保证质量和加快工期,生产线中的每一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都是由他亲自动手完成。在施工现场,满脸油污的他让来找他的人甚至分不清谁是工人谁是负责项目的大学教授。

刘永红参加学术活动

同事们调侃刘永红是“领着一帮工人搞原子弹”。在他的带领下该项具有国际领先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很快就获得了实际应用,目前已在国内外推广转化。

多年来,不管是在实验室还是在生产现场,只要是有工作,刘永红一定冲在前面,带领大家亲自动手做。博士生王飞还清楚地记得2012年的暑假导师刘永红和自己一起整个暑假泡在机制馆里研究的场景:“温度高达30多度,室内像个蒸笼,也没有空调,刘老师和我们一起起早贪黑,在实验室里面一泡就是整个暑假。”辛勤的汗水换来丰厚的回报,在研究高能脉冲放电快速铣削技术的过程中,将最初的加工速度由220 mm3/mjn提升到22 000 mm3/mjn的国际领先水平,遥遥超过了之前的世界最高水平3 000 mm3/mjn。

20个寒来暑往,刘永红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扎实的作风,在学术上取得诸多成就,搞出了他自己的一个又一个“原子弹”。率先研制出了复合型腔割缝筛管,解决了国内外油田常用的矩形缝筛管易产生砂堵、降低采油效率等问题,其防砂有效期比矩形缝割缝筛管提高2~3倍,流阻仅为矩形缝割缝筛管的25%~50%;首创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复合型腔割缝筛管微细等离子成形改性一体化加工技术,解决了国内外常用的割缝筛管激光加工方法等不能加工外窄内宽的微细复合缝和筛管整体渗氮方法破坏管体原有机械性能的问题。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电火花电弧数字化复合铣削技术,用其加工钛合金可获得22 000 mm3/mjn的加工效率,目前国内外文献资料报道的加工效率为3 000 mm3/mjn。率先发明了非导电硬脆材料双电极同步伺服跟踪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及其数控机床,实现了非导电硬脆材料工件大表面的高效电火花铣削。看他的材料,一项项填补空白的成绩,足以说明他在学术科研路上的成就。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永红已经度过了20个春秋,锦瑟流年流逝,两鬓黑发已改,始终不变的是刘永红为教育、为科研的执着坚守和默默付出。

埋首学术和科研,崇仁厚德;献身教育与学科,甘为砥柱;心系学生与未来,润物无声。以创新的思维攻关,以严谨的态度科研,以无私的境界育人,以不倦的精神求索,刘永红正是这样,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学者风度,什么才是所谓的大师风采。

他用华发书写春秋,寓教于乐,桃李芬芳;用真情勾勒人生,动人以行,大爱无声。

生也有涯,行也无涯,他用一颗红心,照亮青年学生前行的路;他用累年的光亮,努力做石油科技夜空中最亮的星。

【作者简介】

侯玉洁,女,1995年1月2日生,山东威海人。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记者团学生记者、2013级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入校后,先后获得学校新闻宣传先进个人、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学生记者等荣誉称号。在《中国石油大学报》、新闻网、大学生在线等媒体发表过多篇新闻。代表作有《花开的声音》《在追梦道路上不断成长》《青春不散场》《思而美:遇见不一样的美好》《四年梦想之花的盛开之旅》《左手梦想 右手坚强》等。

唐晓明

唐晓明,男,1955年11月生于四川雅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士,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硕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球物理(特别是声波)测井、岩石物理学、地震波传播及测量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目前,已申请美国发明专利40多项,出版科研专著1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获美国贝克休斯公司休斯敦科技中心特殊贡献奖、国际测井年会最佳论文奖等。其中,“多分量偶级横波的远程反射成像技术”“随钻四极子声源横波测井技术”“正交偶极各向异性声波测井的反演方法”“地层渗透率声波测井的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和“低密度水泥套管井的横波检测理论和方法”等科研成果,具有开创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