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志愿者调研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研根据调研对象,分两个部分:针对社区的大学生文化志愿者调研和针对基层文化站的志愿者需求调研。
大学生文化志愿者调研涉及社团组织性质、服务开展频率、服务开展内容、目前开展服务的局限、文化志愿者制度建立对社团组织发展的益处等。调研小组主要采访调研的高校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社区为飞虹社区、东裕社区、凤凰新村和陈婆渡社区及部分公交站点;调研小组还前往共青团宁波市鄞州区委员会、鄞州区总工会、鄞州区妇联等部门开展机制研究的调查、咨询、求证,采访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就业处老师,学校社团组织的相关负责人。
文化志愿者需求方的调研,来自宁波市各县市区基层文化站站长,调研目的是文化志愿者用人方对文化志愿者的需求现状。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完成调研。由于此次调研重点在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采访调研均在宁波市鄞州区进行,使数据的采集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调查的结果分析
1.大学生文化志愿者调研的分析
(1)接受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根据高校社团组织的具体特点,调研小组将高校社团组织分为青年志愿者组织、专业社团、学生会组织。三者共同组成高校社团组织,但又具有各自的特点。青年志愿者组织崇尚“无私、关爱、奉献”,主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专业社团是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建立起来的组织,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高校的专业课程结合较为紧密,或体现学生课余的兴趣爱好;学生会组织主要立足于学校,也不乏在校外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
调查过程中,接受调查问卷的学生共计100名,收到有效问卷84名,问卷有效率为84%,大学生文化志愿者包括了高校社团组织中的青年志愿者组织、专业社团、学生会组织三大类型,三类各占34名、12名、38名。
(2)开展服务活动的范围、频次及活动类别
②目前大学生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范围
调查显示,高校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存在校内、校外和校内外兼有三种类型,在34个被调查的青年志愿者成员中,面向校外开展活动的有28名,占82.4%;在12个被调查的专业服务社团中,选择校外以及校内校外都有的人员有8名,占66.7%;在38个被调查的学生会成员中,选择校外以及校内校外都有的人员有19个,占50%;在所有84个被调查成员中,选择校外以及校内校外都有的成员有55个,占总人数的65.5%。因此绝大多数高校社团组织会走出校园,不定期在校外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表1 高校社团组织校外开展服务活动
①目前大学生文化志愿者校外开展服务活动的频率和活动类型
调查显示,55名不定期在校外开展各种活动的调查者中,其所在的社团组织每半年(每学期)开展校外活动1~2次的有21.8%,开展3~4次校外活动的有27.2%,4次以上的有51%,即在校期间的每月几乎都有校外活动。
图1 校外主要开展的服务项目
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高校社团组织在校外开展的各种活动中,以社会公益活动为主,如义务支教、关爱弱势群体、秩序维持及公益宣传等,而专业拓展类的校外活动较少。一方面说明,高校社团组织在校外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较为便利,操作起来较为容易,另一方面也表明,专业拓展类的校外活动操作起来较难,专业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因而缺乏活动的平台。今后高校社团组织除了开展以社会公益活动为主的服务活动外,更应拓宽校外高校社团组织的活动平台,发挥高校的专业性、技术性优势,如法学社应多开展普法宣传、计算机协会多开展计算机维修、邓研会多开展政策宣传等。
图2 社区调研活动类型
调查显示,接受调查者深入社区开展的服务活动中最多的为文艺活动类(纳凉晚会、排舞、书画、下棋、读报等),占调查总数的80.0%,第二位的为开展强身健体类的体育活动,占调查总数的57.1%,老年服务占调查总数的47.6%,公益活动(捐款、环保)占调查总数的41.7%,社区开展的活动还有信息咨询服务(法律、医疗、维修等)、讲座(安全知识讲座、生活小窍门讲座)、技能培训等。
图3 社区居民活动喜好分布
从调查数据分析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包括了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参与服务社区各个年龄层的居民大部分都比较热衷强身健体类、文艺类的活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对于身体锻炼方面都有很强的意识。当然各个年龄层也有各自喜欢和倾向的活动。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群体中,将近1/5的人喜欢或参加过文艺类活动;当然也有不乏有爱心的青少年,喜欢如捐款环保类的公益活动和有关安全知识、生活小窍门之类的讲座,各占到11.5%。总体而言,除了体育方面,对文艺方面的活动也是比较热衷的;18~25岁的人群中,各有18.2%的人喜欢文艺类活动和信息咨询服务活动,在这个年龄层的群体中,他们对社会还需更多的了解,需要通过各类咨询服务活动来拓展他们的视野,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发展。各有9%的人群则喜欢有关技能培训之类的活动和各类公益活动;25~35岁的人群中,21.1%的人喜欢文艺类活动,而喜欢技能培训类的、公益类的和信息咨询类的活动的人群都是10.5%,也是占了相当一部分的比例。在这类群体中,他们的兴趣爱好相对广泛,喜欢的活动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在35岁以上的群体中,对公益类活动更有兴趣,他们认为公益类活动在社区里的开展很有必要。当然,对文艺类活动的热衷同其他群体一样,不在少数。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强身健体类的活动自然是他们最热衷的。除了这类活动,他们对老年服务类活动也是大力支持的,还包括文艺类活动,来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
通过对各个年龄层群体参与活动的类型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群体侧重的文化活动类型,今后社区在开展相关活动也应结合社区自身的特点和活动的主题考虑活动类型与参与人员,尽可能让更多不同的年龄段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活动开展的真正意义。
(3)目前大学生文化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的主要经费来源
在84个接受调查者所在的社团组织中,活动经费部分来源于成员入会的会费,主要来源是上级组织下拨以及各类企业赞助,数量为78名,占总数的81.25%,并且在这类调查者中认为经费不足的有38名,占总数的48.7%,因此社团组织活动举办的经费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社团活动举办质量。在调查过程中,调研小组成员与一社团组织的负责人了解社团相关情况,他表示目前高校社团组织在社区搞大型活动,尽管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和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好的活动并不一定会有商家愿意提供赞助;活动经费的难以落实使社团组织无法长期开展校外活动;他还表示,活动经费的问题不仅影响活动的开展,活动中宣传包装、奖品礼物对活动的参与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4)目前高校社团活动的局限
有42.9%的接受调查者认为,社团组织开展活动缺乏相关支持,缺乏相应的政府组织、行政支持保证校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44%的接受调查者认为社团组织成员受资金以及人力物力支持等多方面影响,导致其活动范围有限。总之,活动经费困难、缺乏相关支持、活动范围有限,这三方面的因素使目前高校社团组织校外活动较为单一,也难以有所突破。因此,加强政府相关机构对高校大学生的管理,积极增进在校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发挥政府的力量给予大学生活动必要的经费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2.文化志愿者的发展现状调研:来自志愿者使用方的意见
(1)文化场馆和文化志愿者使用单位对文化志愿者的总体印象:“很好”占32.84%,“比较好”占55.22%,“一般”占11.94%。文化志愿者基本上可谓广受使用单位的好评和欢迎。
图4 文化单位对文化志愿者的总体印象
在调研中,没有发现对文化志愿者不满意的受访者,这也说明了文化志愿者由于志愿者的特性,具有积极的一面,而其消极作用则被控制在非常少的范围内。
(2)文化场馆接触到的文化志愿者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0~49岁32.84%,30~39岁31.34%,50~59岁22.39%,23~29岁17.91%。令人遗憾的是,大学生年龄段18~23岁,仅占8.96%。
图5 文化志愿者年龄段分布
这一比例凸显出大学生文化志愿者的供应目前还显不足,可以成为下一步工作的突破口。目前,30岁以上人群是文化志愿者的主力。最多的集中在40~49岁,这一年龄段人群事业、家庭已经达到一定的满意度,更追求社会存在意义与价值,是宁波鄞州地区目前文化志愿者的主力。而大学生和青少年在文化志愿者中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3)文化志愿者最吸引文化单位的原因是:公益、有爱心(85.07%)、免费(47.76%)、年轻(23.7%)、专业(23.3%),服从管理(17.91%)
图6 文化志愿者最吸引文化单位的因素
从这一系列数据中可以发现,文化志愿者的公益和爱心特征,是其广受欢迎和最为使用单位认可的核心要素,其次就是志愿者不收取报酬。目前各个文化场所自身经费不足,文化志愿者的免费特征是吸引其使用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服从管理”、“专业”和“年轻”都不够显著。
(4)文化志愿者最令文化单位不满的因素,分布比较平均。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38.80%),年龄太大(35.82%),管理难度大(34.33%),不专业(32.83%),年龄太小(2.98%)
图7 文化志愿者令文化单位不满的因素
文化志愿者的积极意义很明显,而其负面因素则没有正面因素显著。相比较而言,走过场性质的“公益秀”最为使用文化志愿者的各个文化场所反感。而“年龄太小”是最不反感的理由,再一次验证青少年文化志愿者供应不足的现状。
(5)觉得需要对文化志愿者进行制度建设的达到80.60%,不需要为19.40%。
从中可见,文化场馆和志愿者使用方,对文化志愿者进行制度化管理与建设的需求非常强烈,这也彰显了本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图8 对文化志愿者进行制度管理与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