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国民的幸福程度,离开了使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任何类型的城市都将失去城市发展本身的意义。仇保兴(2010)最早提出了城市发展三角形,认为城市发展应该是一个由可持续性、经济利益和幸福指数构成的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共同发展才能构成城市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图6-2)。也有许多学者通过数据验证了城市的生态水平与城市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如李佳(2012)以天津为例对城市生态化水平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的住房条件、空气质量年达标天数、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对居民幸福感影响很大,城市生态化水平对居民幸福感有强大的支撑作用;桂振华(2012)以北京为例,论述了建设绿色北京的城市战略,是促进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感指数的重要基础;郝文升(2012)提出生态城市品牌发展过程的概念模型,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自然环境的生态化(即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即提高城市能源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社会生活的幸福化(即城市居民直接地、非城市居民间接地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的幸福感不断提高),最终实现整个城市的生态化。在整个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这三个要素是互相影响的。其中,生态城市品牌战略的选择、生态城市实现路径的确立、生态城市各指标的评价都会影响公众对该城市的整体幸福感。因此,生态城市的品牌塑造与居民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
图6-2 城市发展三角示意图
(资料来源:仇保兴.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J].城市发展研究,2010,2:1-15)
通过生态城市品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美化环境、增加绿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让城市公众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提高公众的幸福感。而公众幸福感的程度,可以作为公众环境意识社会化形成的一个内部动力,促进整个社会中公众环境意识的形成。城市品牌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无形中改变人们的意识、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美誉度和竞争力。如果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政府能够很好地将城市品牌战略推广到公众之中,让公众真正地理解生态城市品牌的重要价值,让公众意识到城市生态是为了实现公众幸福,就可能会因为对生态城市品牌战略所带来的益处的亲身感受,提高个人的环境认知,增加绿色消费,遵循绿色生活方式,从我做起,自觉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而且参与生态城市品牌建设的主动性也可能大大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