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阳光农园”课程叙事

“阳光农园”课程叙事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人从静谧走向繁华,另一些人从繁华则会走向静谧,教育亦是如此。这一想法得到了学校中层的认可,于是“农园课程”就应运而生。取名“阳光农园”是因为学校以“阳光文化”为教育理念,以让学生种植和研究农作物为主,并在探索研究中快乐生长。从教育农园到农园课程,为城市孩子孕育了一块灿烂的农耕教育的新天地,这成为实验附小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所以,我们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开园仪式——生命成长仪式。

有些人从静谧走向繁华,另一些人从繁华则会走向静谧,教育亦是如此。当走向“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境界时,有时也需要返朴找找那心灵的栖息地。

——题记

学校北部一块空地,草丰茂时总会引来一群江鸥在此驻足嬉戏,而这美好的情景又引来了孩子的流连,他们把空地作为百草园,喜欢在此,孩子的那天真无邪的欢笑倒引起了我的思考,何不改造成一个农园呢?这一想法得到了学校中层的认可,于是“农园课程”就应运而生。

(一)开园仪式,尊重生命成长

取名“阳光农园”是因为学校以“阳光文化”为教育理念,以让学生种植和研究农作物为主,并在探索研究中快乐生长。从教育农园到农园课程,为城市孩子孕育了一块灿烂的农耕教育的新天地,这成为实验附小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

应该说,办教育农园,不是为了简单地增加农业生产知识,而是培育具有时代意识和发展能力的一代新人,我们期待和孩子们一起发现一条规划自己生长的路。所以,我们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开园仪式——生命成长仪式。让孩子们知道,“这次活动不仅是简单的走入大自然,走进天地,不仅是让孩子们了解些许农耕文明。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教育者明白教育是拥有“自然生长”规律的,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们的生命生长过程,也让孩子们懂得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在太阳光照下,孩子们同小苗一起长大,有营养、有呵护,最终也会开花结果,这是多么美好啊!

整个仪式让“农园课程”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充满了生命气息。丰富多彩又不失朴实,缝合了乡土发展与城市孩子成长的断裂,让教育充满生机。真正意义上孩子的成长应由“孩子按家长的希望”向“实附人引导他们希望”转变。

(二)齐心协力,开垦北大荒园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一个生机勃勃的教育农场诞生了,师生们翘盼已久的农园拉开神秘面纱。但是要去种植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地平整。于是,阳光下,孩子们奔波于一方小天地,平时指不沾阳春水的都市孩子摆出一副异样的能干,捡石子,拔草根,敲碎砖,一袋袋,一堆堆,热火朝天,尘土伴着汗水弄脏了稚嫩的笑脸,往日的绅士和淑女俨然成了“小农民”,此时的快乐完全成了累的代言人。

因为刚开工,所以孩子们手中的工具是非常简陋的,迷你的,袋子、椅子,能用的都用了,还有就是借来的锄头、铁锹。孩子们对于劳动还是特别喜欢的,特别是集体的前提下。没有等老师丈量,孩子们就忙乎开了。他们特别愿意展示自己的英勇,专门找那些大石块。有的因为靠近操场,所以废弃的砖石特别多。那是一种登天的感觉,每一个孩子都在努力:运砖的虽然一刻也不停,但也只能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这使我想起歌德曾说过的一句话:不管你能做什么,或者梦想你能做什么,开始去做吧。在勇敢中自有天赋、能力与神奇。

阳光农园给每班划分了区域,每个班都给自己的农场起了诗意的名称,像醉花阴、小鸽子农场、君子兰农场、水仙花农场、田趣园等,这些动人的名称有的寄予某种期望,有的与班级文化不谋而合。同时每个农场还开辟了三个实践基地:神奇观察窗——每个班级学生种植五盆盆栽植物,分析和认识其生长特性、并观察生长规律。开心试验田——是孩子们动手种植的基地,通过种植、收获,进行农作物对比试验等研究。动物观察基地——利用观察鸡鸭鱼、兔子等家畜和动物,开展多样拓展探究活动。从此,师生相伴,相约农场,呼朋唤友,挥汗地头,令人神往!这是孩子们经过体验后写下的一段段真实的文字:

中午,金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田中。只见家长们早早地来到了那里,她们“全副武装”,已经卖力地干了起来。家长们个个拿着种田工具,娴熟地耕耘着,那些顽皮的“工具宝宝”们在她们的手里,一下子变得乖巧灵活起来。经过长时间的耕耘,坚硬的土地在减少,松软的土地在扩增,就连地里的“小小松土家”——蚯蚓也在帮忙。

看着看着,我们的手也痒痒了,想试一试。趁大人不注意,我偷偷拿起锄头,学着他们的样子凿起道来,可是“锄头娃娃”怎么也不听话,歪歪扭扭,哈哈!开的道简直就像一条蛇,我只好甘拜下风,把那条“小蛇”埋了起来,乖乖地把锄头放回原地。

看着奶奶、阿姨们个个干得很起劲,她们有的用锄头开道,有的用料刀种花生,甚至还有的用菜刀的……果然人多力量大,干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干完了。

虽然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腰酸背疼,但我觉得值得,因为劳动最光荣!(四年级孩子)

该播种子了,我先在一旁看着大人们做,只见他们拿起锄头,掘出一个拳头大的坑,将种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去,然后再将土填平,用脚轻轻踩一下,一颗种子就种好了。看了两三次后,我自以为掌握了方法,到一边开始种植了。“嘿哟”我用力掘开土扫到一旁,可还是有许多土仍然没有离开自己的“家园”,顽强地退了回去。反复几次都是这样,我纳闷了:叔叔阿姨如此轻易就能让泥土乖乖“搬家”,为什么我不行呢?我在心中琢磨着叔叔阿姨的动作。噢!对了!原来挖土不用太重,轻轻地即可,用力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找到诀窍后,我又一次开始尝试。我用锄头轻轻地将土挖开,泥土果然很听话,都离开了土坑。我将种子轻轻放进去,再把土填平。啊,终于种好了第一颗种子!(六年级孩子)

阳光农园,让课程得以拓展,看数学教师带领学生聚集于农园,开始了数学问题的探讨,这是四(5)班一个孩子的数学日记:

新学期,学校把它开辟成了“阳光农园”劳动实践基地,真是一件新鲜事儿。我们四(5)班分得了一小块,一天放学后我兴致勃勃地跑过去看看,经过我的步测,这块地长约20步,宽约14步,我每步约50厘米长,那么算了算长约为10米,宽约为7米,面积约为70平方米。经过老师同学的商议后,决定种上黄豆、花生、玉米三种农作物,并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来指导。

小伙伴们希望三种农作物将来的收成要相等。我不假思索地说:这还不简单,将这块地平均分成三等份,每份种上一种农作物不就行了吗?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奶奶说:三种农作物的亩产量可不一样噢!我有点犯迷糊:什么叫亩产量呀?奶奶说:一般情况下,一亩地的黄豆产量大约300斤,一亩地的花生产量大约600斤,一亩地的玉米产量可高达1200斤左右呢!我忧然大悟:相同的面积收获的花生产量是黄豆的2倍,收获的玉米产量又是花生的2倍,那么收获的玉米产量不就是黄豆的4倍嘛。我想了想,这样的话可以将这块耕地分成7等份,用其中的4份地种黄豆,2份地种花生,1份地种玉米,这样三种农作物的收成才大致相等。于是,我们的耕作行动就开始了。

原来农作物的收成和面积、亩产量两个因素有关呀!我们在这小小的农园里不仅学到了一些农耕知识,而且还锻炼了实践能力,最让我高兴的还是利用数学解决了问题,真是一举多得啊!

孩子们在一篇篇真挚纯朴的文章中享受着生命的快乐。

(三)精心培植,展望生命收获

我们呼唤教育的精神追求和皈依,崇尚扎根于心灵深处的对自由、尊严、纯真和诗意的精神祈望,让学生身处都市,心向田园;利用都市的先进技术,享受生活中的田园乐趣。而在这样一块农园里,真是适应了这一理想。

于是我们阳光人的理想伴着一粒粒种子开始萌发。我们一起学习科普知识,在实践中慢慢内化。撒种了,同学们都站在四周,老农把种子拿在手上,边撒边说:“种子要撒在土上,不要太多,以免妨碍日后成长。种子撒好后,要用锄头轻轻地将土拨动,让种子可以被土轻度覆盖,这样可防止小鸟来啄食种子。”

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生长,打造一块理想的教育田园,让每一个孩子学会播种。于是一个个新的课题不断诞生。从这以后,教师会带着学生,阳光下施肥,夕阳下浇水。我们相信只要付出就有收获,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但有些班里事与愿违。每天不是浇水就是施肥的菜,由绿变成了黄,而有的快枯萎了。看着奄奄一息的它们,大家的心坠入低谷。大家请教农科所的专家、有经验的老农。他们改变方案,分两批进行:一批把肥料朝菜的四周扒,一批小心地在菜的下方理出一条小小的沟,让多余的水流走。结果菜长得绿油油,很是喜人。

田间的变化告诉孩子们:做事情,特别是种菜,不是付出得越多收获就越多,而是在付出的同时,不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而且要找出事物的生长规律和找到它的需求。有些东西,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而有的呢,适量就好。种菜也是这样,并不像农谚说的那样“粪大水勤,不用问人”。其实只要适量就好。因为凡事都有一个度,超过了那个度,就会适得其反,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无法预料的结果。

很多班级还设计了观察记载表,每日观察,菜的大小,颜色,高度,是否有虫,是否有杂草。安排了除草值日表,浇水轮流表,拔除杂草的注意事项,如尽可能不要让这些种子又掉落在菜园中,不要把这些有种子的杂草拿来制作堆肥。看是否需要水、肥。天晴时,2~3天浇一次水,浇时不要用很强的水冲刷土壤或菜,而要浇在菜的四周;天阴就看泥土的潮湿度,干了就浇,可别让地长期潮湿施肥,一般5天施一次,但当发现肥料跟不上时,也要施。施时要特别小心,可别把肥料施在菜上,特别是菜叶、菜心。发现土壤不疏松时,要用小锄头把它的周围挖一挖,这样,有助于它快快成长。

其实,对孩子来说,在农场到底学到哪些知识,习得哪些技能,或许并不重要,但究竟在他们心底种下一粒什么样的“种子”非常重要……

到了收获季节,阳光农园美极了!茂盛鲜嫩的白菜、青菜把田地遮得严严实实,西红柿打着嘟噜,黄瓜绿得要滴下来。成群的小蜜蜂,低声哼着小曲儿,对对蝴蝶在金黄的菜花上翩翩起舞。清风徐来,浓郁的菜花香,沁人心脾,孩子们都快要被熏酥了。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农园课程是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体验型课程。通过农园课程,孩子们体验了农耕的辛劳,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体验了生长的规律,懂得了自然生长的美好;体验了天地的美好和神奇。

农园课程提供的是有精神、有科学和有梦的教育,可以真正引领学生回归自然,体验温情,释放生命灵性,培养有德性、有活力、有内涵、有情趣、有气质的都市文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