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能节的现实意义

技能节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确技能节开展的价值与意义,是办好技能节的前提。很显然,这种状况极大地约束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际上,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不仅反映了教学质量,更是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质量,这在师生评价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毫无疑问,精心组织这样的技能节,其中注重能力与技能的价值追求极大地影响着全体师生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深刻改变着师生固有的价值取向,为推动“重技”的校园主流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载体。

明确技能节开展的价值与意义,是办好技能节的前提。毫无疑问,技能节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技能节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彰显培养目标。“高技能”作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双高”之一,屡见于教育部系列文件,如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然而,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资金短缺,技能培训所需的场地及设备设施严重不足,故而技能培训也就成为许多高职院校的一大奢望。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处于支配地位。很显然,这种状况极大地约束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举办以技能竞赛、技能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技能节,能有效地凸显技能培训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使广大师生明白,技能培养培训才是高职院校的“本色”。

第二,检验教学效果并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师考核与学生评价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学校的例行工作,然而在当前的考核评价中,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由于诸多原因而被忽视。实际上,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不仅反映了教学质量,更是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质量,这在师生评价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技能节上,技能竞赛与展示充分反映了学生在专业技能上的掌握情况,这为检验一段时期以来教学工作的实际成效提供了平台,也为考核学生提供了生动的材料。而且,举办技能节,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提供了契机。首先,师生为技能节所做的长期精心准备、技能节上精彩展示以及竞赛成果的获得等极大地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利用并参与到实验、实训及实习之中,有力地推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其次,技能节的激励作用也使广大师生走出校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模式得到积极探索。

第三,引领校园文化的形成。在高职院校,由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处于支配地位,通过知识传授即可获得毕业证书及资格证书就成为师生最高的“务实”目标,这一价值追求导致了职业院校畸形的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举办技能节,从开幕到闭幕需要约两个月时间,如果加上节前的准备及节后的影响,整个技能节会伴随师生大约整整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技能节涉及全校所有专业,规模较大,参与者包括全体师生,甚至有行业企业界人士参与,其影响范围甚广。毫无疑问,精心组织这样的技能节,其中注重能力与技能的价值追求极大地影响着全体师生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深刻改变着师生固有的价值取向,为推动“重技”的校园主流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载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