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上面论述,全面服务型高职院校应突出强调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和服务地方文化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即成为建设全面服务型院校的四条行动主线。
(一)教师服务线
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只有充分照顾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考虑到教师的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学校才有取之不竭的前进动力。可以说,在多大程度上服务好了教师,学校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其目标。服务教师首先要满足教师的物质生活需要,学校应充分利用有限的物质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尽可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教师。其次,要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教师的工作主要包括教学和科研,教学上要为教师配齐整个教学过程所需要的各方面设备设施,使教学能按照教师的意愿顺利开展;科研上要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更多机会,高职院校的科研更多的是与地方经济技术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应帮助教师牵线搭桥,提供便利。再次,满足教师学习培训与专业实践的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人的职业发展,结合教师的专业特点,为教师提供各类学习与实践机会,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并在资金上予以有力的资助,使全体教师在学历、职称和技术资格上获得整体提升,特别是当前整体教师水平较低的高职院校,尤应如此。最后,从精神层面上满足教师的需要,可设置各类奖励,健全评优提拔制度等,公平对待,正面激励,在全体教师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服务好教师,关键是要更新观念,改“管理”为“服务”,高校中教师都是高层知识分子,服务教师比管理教师更有效也更有力;此外,在行为上要改变过去一味对教师“施压”与“索取”的策略,如要求教师一年发表多少论文,完成多少科研量等,而应从“付出”角度,多为教师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的适当合理要求,教师们会完成得更出色。
(二)学生服务线
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要群体,是学校服务的重要对象。服务学生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生活上,不断改善学生的在校生活条件,特别是宿舍、食堂的设备设施等,提高服务质量,校园环境与安全稳定有序也是重要内容。其次,学习上,做好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培训工作是服务好学生的重要内容。教学是向学生提供的最重要服务,为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及社会的需要,通过专业与课程建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校内外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是学生技能习得、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切机会,改进办学条件,认真组织实施。再次,服务好学生的就业。学生能就业,是学校服务力的一种体现,也是实现服务社会的必经阶段,因此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就业这一环,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到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学校可以延伸其服务,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售后服务”,根据学生需要免费开展“回炉”教育。最后,也要在精神层面上尽可能满足学生需要,如开展评优评奖、课外文艺活动、技能竞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风气,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以人为本社会氛围的凸显,近年来学生在高校中的地位有了明显提升,这在精神层面上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在这种服务在程度上过于骄纵与溺爱。大学生在心理及思想上尚处于发展中,在强调“人本”的同时,不应放弃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如纪律、锻炼、学业成绩等。
(三)地方经济服务线
紧贴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立校之本,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处于生产、建设、服务及管理一线的人才,脱离地方经济需要,院校就失去了发展方向与动力。服务地方经济首先要结合地方需要,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与专业建设。首先,根据地方经济整体的人才需求现状,主动面向劳动力市场,合理招生;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科学研判专业需求与专业消退现状,合理设置专业,深入分析专业技能在经济中的运行流程,根据必须、够用原则,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力度,不断促进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及人才素质结构的优化。其次,立足终身教育,切实做好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为满足地方经济需要培养社会人才。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优秀的毕业生以服务经济,更要立足终身教育,为各类用人单位技术员工及当地社区待业、下岗人员提供再培训服务,使他们在更新知识与技能并获得一技之长基础上,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院校中聚集了大量高层专业人才,具有开展技能鉴定的先天条件,高职院校有责任也有必要提供好这方面的服务,这也是国家政策所要求的。最后,为社会经济体直接提供技能服务。直接服务地方经济至少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其一,结合经济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积极鼓励教师与企业密切联系,根据企业发展现状,本着发展性原则,前瞻性地开展科研,为企业技术革新和再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在此,学校也可以主动引导企业来学校招标课题,这既为教师提供服务,也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其二,提供信息咨询,实行资源共享,密切与地方各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信息咨询服务,形成“技术”进“企业”的长效机制,此外,可以通过互联网,加强与社会经济体的及时沟通,搭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四)地方文化服务线
服务地方文化是高职院校对外提供服务的又一重要方面。当前,我国自上而下都在关注社会文化建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教育作为与文化最为密切的社会事业,其作用自然不可忽视。然而,人们一直强调高职院校对地方经济的积极意义,却忽视其对地方社会文化的推动作用。高校是社会文化的发源地与聚集地,它拥有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更有众多的文化继承者和传播者,高职院校也同样具有这些条件,为地方文化服务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社会使命。实际上,在文化上服务地方社会,甚至比经济上提供的服务在许多方面(如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更具活力、更有优势。服务地方文化可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努力:第一,文化产品输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是“文化”的过程,通过毕业生这一“文化产品”输出影响社会,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除此之外,学校中的文化产品还包括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而打造的各类文化艺术成果,如文艺演出,适逢重大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学校周边社区,开展“送艺术下乡”等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产品输出模式。第二,文化技能培训。学校积极联系地方社区或各类社会组织,选派优秀文艺工作者,入驻定期开展文化艺术培训,传承并弘扬我国民族和地方优秀文化。第三,文化思想宣传。发挥广大师生积极性,结合国家建设和地方发展需要,深入当地社区,开展文化宣传。文化宣传既可以是标语口号,也可以是在社区开展的各类服务活动,如维持交通秩序、帮扶困难群体等,以他们的行为倡导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