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局批准的32所职业教育学校

教育局批准的32所职业教育学校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性评价这一概念在理论界的定义甚多,在本研究中,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基于学校的过去基础和现实表现,以面向未来为价值取向,重视评价过程,强调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为终极目的的教育评价。发展性评价已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得到认可并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倡导民主协商,为改进工作而评价的第四代评价观兴起,掀起了西方国家的“评价改革运动”,以英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摒弃那种注重鉴别和奖惩的教育评价制度,逐渐采用发展性教育评价。

发展性评价这一概念在理论界的定义甚多,在本研究中,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基于学校的过去基础和现实表现,以面向未来为价值取向,重视评价过程,强调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为终极目的的教育评价。

发展性评价已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得到认可并广泛应用。学校发展性评价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学校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主发展、学校自主并可持续发展;第二,学校发展性评价注重学校进步的幅度和“增值”的大小,强调“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的纵向比较和发展;第三,学校发展性评价注重梳理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现在的发展状况和优势、劣势,直接指向未来,永远关注的是学校下一步的发展;第四,学校发展性评价关注学校间的个体差异,坚持以校为本,注重学校的自我设计、自我反思、自主办学能力,形成自我诊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坚持发展性与特色化相结合;第五,学校发展性评价兼顾自评与他评,以自我评价为主,将评价作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源泉。

综合来看,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愿景具有以下特征。

从高职教育及其系统来看:第一,规模发展趋于稳定、适度,资源优化组合,布局合理,办学效率全面提升;第二,高职教育在适应并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功能明显增强,经济属性鲜明;第三,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畅通的“立交桥”,高职教育学制多元化、中高职衔接、普职成教育贯通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形成;第四,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最终确立,职能明确,归属清晰;第五,推动并指导高职教育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地方法规丰富完善,依法办学格局形成;第六,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全,劳动就业准入制度严格执行;第七,高职教育国际化格局基本形成,办学资源、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际全面接轨;第八,高职教育在社会上与普通高校具有同等的吸引力,积极的职业教育文化成为主流。

从高职院校及其办学方式来看:第一,院校发展理念先进,规划合理,切合实际;第二,院校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基本形成;第三,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院校管理体系科学合理,办学能力与水平全面提高;第四,开放办学,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增强;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业技能培训功能突出,终身教育理念得到有效贯彻;第六,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置专业,课程建设高效;第七,“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实践教育能力提升,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第八,教学方式方法全面革新,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先进,学生学习积极,学生充分就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基本实现。

上述特征是对未来我国高职教育粗线条的勾勒,要实现这一愿景,有赖于国家宏观政策上的改革,也有赖于高职院校自身的不断努力,但更关键的还在于举办高职教育的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的有效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