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上述论述,在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证上应打破终身制,实行定期制;坚持走校本化道路,从“讲师”和“技师”的内涵上关注认证内容,实现培养、认证、聘任和晋升一体化管理,从而构建科学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一)认证期限上,实行定期认证制
由于终身制存在诸多弊端,必须打破终身制的束缚,全面实施定期认证制度。在定期认证的周期上,结合国外经验及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规律和教师职务晋升周期,笔者认为申请人应自获得教师资格之日起的第3年实行初次校本认证,之后,每5年进行一次定期认证。对于连续通过认证,而且任教年限达到15年以上,并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做出突出贡献者可减免定期认证。
(二)认证主体上,坚持以校为本
借鉴国外做法,将考核认证的重心下移至高职院校,由学校设立专门机构进行职业资格考核认证评审。在现有外部宽松的资格认证基础上,各高职院校设立教师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对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定期认证。委员会可由校学术委员会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认证,从校外聘请不同行业人士及校内该专业资深教授加入组成。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及教师队伍现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依据专业及学科的差异,将学校各类教职工予以科学分类,并从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上建立相应的系统认证标准,力求操作性与校本化,以用于定期认证。
(三)认证内容上,从发展的视角关注教师在学科专业和教师职业上的成熟度
定期认证的条件不应是申请教师资格过程中相关条件的简单重复。定期认证的核心应是检测教师资格获得者在获得教师资格后的一定时间内,是否还具备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及能力,并从发展的观点,视察其在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和教师职业方面的诸多能力上的发展度与成熟度。具体来说,在学科专业上,关注学科专业新近更新的前沿知识和技能,教师在专业技能上的资质或技能证书的获得情况,教师在学科专业领域中的实践及学习,在学科专业领域的科研及其对地方经济贡献等;在教师职业上,主要考察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的发展程度、专业情感与专业素养等方面表现。
(四)管理模式上,构建培养、认证、聘任和晋升一体化机制
校本认证作为学校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和其他人事政策紧密结合,共同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院校必须深刻梳理学校人才招聘、职后培养、校内聘任、职称晋升和校本认证的关系,并从内容上及运行操作上相互结合、相互衔接,力求构建出一个高效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其中,教师职后培养是当前许多院校忽视的重要内容,必须纠正“教师成长是教师自身的事”这一观点,努力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机会,使教师走入厂矿车间,使教师跟紧时代步伐,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