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职院校,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在关注技能培训的同时,从综合素质方面着力培养能成为“金牌员工”的人才,不失为一种理性抉择。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均提出了“金牌员工”培养的具体举措。然而,这些举措效果如何,怎样确保培养工作得到有效改进并不断完善,更值得高层管理者关注。很显然,开展“金牌员工”培养工作评价乃是培养工作的关键一环。根据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开展二级学院“金牌员工”培养工作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一,促进“金牌员工”培养工作相关政策贯彻落实。“金牌员工”的培养从思想上重视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到贯彻落实是培养工作的关键,仅有想法或书面上的政策而不实施,或是实施不到位走过场,都是政策贯彻落实不力的表现。评价作为管理过程中的控制策略,能有效促使相关政策落到实处。二级学院作为办学基层单位,处于教学管理第一线,既要落实和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又肩负着各种管理职能。二级学院既是具体的实施者,又是学校职能部门和基层教师的联系渠道,学校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校级领导的决策是否正确,更重要的是各二级学院能否将决策付诸实施,措施是否落实,结果是否可控。因此,围绕“金牌员工”的培养开展对二级学院培养工作的评价,能确保培养工作得到有效贯彻。
第二,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级学院作为学校内部一个完整的工作体,是高校承上启下的中间层,其核心任务是负责组织、协调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二级学院的办学绩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当前,各高职院校也都建立了二级学院,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二级学院不断增加。在由“条状”管理向“条块”管理体系转变中,学校原有的许多管理权限不断下放至二级学院,而且随着管理的不断科学化,二级学院拥有的办学自主权也在不断扩大,在教育、教学及管理上有着较大的发展与创新空间。对二级学院实行考核评价方面,学校制定并逐步完善对二级学院工作的考核评估办法和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实行年度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与二级学院下一年度招生计划的核定、经费的划拨挂钩,并作为评价二级学院工作和二级学院党政班子政绩的重要依据。因此,开展二级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价,可以充分调动二级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二级学院的自主、自律发展。
第三,极大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效率。通过评估指标的设定,强化和专注于当前管理的重点、弱点和未来工作的要点,加强过程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培养工作效率。通过二级学院管理工作评价,校级职能部门由过程型管理转向目标型管理,由事务型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客观公正的途径,对二级学院的培养工作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和标准做出价值判断,并向二级学院反馈整改信息,确保学校内部人才培养工作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建立二级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评价,可以获得二级学院办学状况的全面数据,通过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校一级管理者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全校二级学院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宏观管理措施。通过对二级学院培养管理工作评估数据的分析,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内部评估机制的决策参谋功能、导向功能、自控功能、诊断功能与预警功能,及时发现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从而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工作效率。[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