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价值与责任

价值与责任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学习论》理论出发,引导学习者自主实践和自主操作,获取感性认识后再自主学习,最后教师适当点拨,这是本课题共同创建的实施题论,很值得推广。三年来,课题组有二十二所学校对“自主学习”概念的重新界定。通过高中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创造出一整套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本课题汇聚了辽宁、广东、海南三省二十二所重点高中与示范高中,组成精干的研究团队,从2012年至2015年三年中,分工合作、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辽宁省实验中学校长关俊奇指导下,以“自主学习”为主线,在教学的四个领域中,探索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思维、自主探究、自主能力与自主习惯的基本策略,初步建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体系,为构建我国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可借鉴的资料。

通过对高中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更加深刻地揭示“自主学习”的本质属性,从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现代教学论角度,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科学地规划自主学习的基本策略,卓有成效服务于学生终生学习的需要。

本课题研究网络平台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的变化,使学生在校的学习形式多元化、多样化和现代化,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本课题研究与探索中,二十二所学校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如“自主探究”“差异势能个性释放”“生态教学策略”等,课堂上充分发掘学生个性化学习潜能,充分彰显学生价值观,将课堂教学翻转为以学习者自主探究为核心的、广阔的学习空间,创造性地突破教材的局限,通过学校网络文化平台,将教师与学生智慧融为一体,将学校与社会和谐统一,形成师生共创自主探究的学习共同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通过研究与实践,将三省二十二所学校联系起来,拓宽了课题研究渠道,形成了课程改革的巨大合力,使这些学校近5 000名教师和近60 000名学生经历了课题研究科学探索的过程,享受了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三年来,该课题组织了五次全员学术培训活动和六次课堂教学同课异构,展示了162节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教学,举办了校长论坛和各种小型教学研讨会,突显了课题组认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奠定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可持续创新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

在理论研究领域,提出了供学术界思考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1.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借助学习者的支架理论,助产生成学习动机,确立满足动机的学习目标,并寻找学习内容,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自主确定学习方式,合理支配学习时间,建构学校自主、课堂自主、课外自主、家庭自主的学习框架,使自主学习的理论有效地作用于教学全过程。

2.在教学实施领域,在课改倡导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基础上,创造了“先做、再学、后教”的学习策略。从《学习论》理论出发,引导学习者自主实践和自主操作,获取感性认识后再自主学习,最后教师适当点拨,这是本课题共同创建的实施题论,很值得推广。

3.编写了《教艺美于本色》(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自主学习与实施策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为开创我国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提供宝贵资料。

三年来,课题组有二十二所学校对“自主学习”概念的重新界定。既不是仅凭感性认识,将自主学习说成是“积极、自觉、主动”的学习,也不是理论界论述的“学习动机、内容、方法、时间、过程、结果、环境、社会性”等八个维度完全由学习者自我选择、自我决定、自我调整这种纯理想主义的自主学习的概念。我们面对的是在学校学习的高中学生,这里的学习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学习环境、统一的学习时间、统一的学习过程等。针对高中学习者的学习状况,确定他的自主性和概念内涵的界定必须遵循客观实际来考量。为此,针对高中生自主学习概念作以下描述:遵循教育学、课程论、学习论、建构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国家对高中生的培养目标,学生借助学习的支架,包括教师、课本、学习资料、网络文化、实验操作等,对学习的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强烈的学习欲望,产生明确的学习动机,自发追求目标的达成。这种借助支架,由兴趣、欲望、动机、追求构建的心理倾向引入,自觉地外化学习行为,达到实现目标自我建构的学习状态,就是自主学习。

通过高中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创造出一整套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在课堂教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网络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同时也建设了一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参与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