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次实践课

第二次实践课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另一个班级中,教师进行了第二次课堂实践。在这次教学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增多,问题的开放性增大,学生的主体性有所体现。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在于引导这两个“转化”。教师的指导作用要发挥在“引导”“转化”“开窍”上。在“反思”中,王老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第二次执教时,有一个片段值得关注。好教师要学会等待,要经得起“冷场”。

在另一个班级中,教师进行了第二次课堂实践。在这次的备课中,教师选择了学生预习中有难度的字词句进行课上纠正和讲解,重点放在名词活用、一词多义现象及重要句式上,学生自学能够掌握的字词略去不讲;同时在故事情节复述环节中,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梳理思路的时间;故事形象的分析中,把琐碎问题改为集中提问,教师放手,让学生在文本的品读中自己概括归纳形象特点。在这次教学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增多,问题的开放性增大,学生的主体性有所体现。

1.综合探究式教学法,课堂节奏张弛有度,讲授中充分留白

【课堂活动】

教师提出“文中的两只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问题后,先让学生独立圈画文中语句,并概括归纳,时间约2分钟;然后由四人小组交流分享,时间约2分钟;之后教师再组织全班交流。

生:狼是贪婪的,因为文中写道:“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师:骨头吃完了,还不满足,继续追赶屠户,要干什么?

生:吃人。

师:足见其贪婪。

生:狼还狡猾,因为狼要从柴堆后打洞攻击屠户。

生:我觉得狼很胆小,因为狼看见屠户“弛担持刀”,它就不敢上前。

生:我觉得不是胆小,而是谨慎,狼“眈眈相向”。

师:狼没有被吓退,怎样注视屠户呢?

生:瞪着眼睛朝着屠户。

师:从眼神中感受到狼的……

生:凶残。

……

【课后分析】

设计一个大而又有指向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并深入思考,主动探究,在生生交流中主动发现问题,依靠彼此的力量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对故事形象有较为准确的把握,这样的提问避免了很多“枝丫式”琐碎的问题,使得文章的主干明朗。但这个环节也留有遗憾:一生答道,我觉得不是胆小,而是谨慎,狼“眈眈相向”,而教师对“谨慎”一词没有做出进一步地引导分析,其实狼此时的谨慎是因为它要在持刀的屠户面前伺机而动,而这正是狼狡猾的表现。但教师未带领学生充分探究这个问题,可能会让学生留下模糊印象。

2.问题教学中引导为主,提高课堂问题深度,避免学生思维惰性

【课堂活动】

学生归纳得出“屠户战胜两只狼的原因之一是勇敢”后,教师提问:

师:屠户起初遇到狼就很勇敢吗?

生:起初遇到狼,他很害怕。

师:他怎么会变得勇敢起来呢?

学生思考。

师:有没有人能够帮助屠户?

生:没有,因为前文交代“一屠晚归”,此时是晚上,人很少。

生:文中说“顾野有麦场”,表明屠户身处野外,很难遇到人。

师:从地点和时间上看,屠户面对这个危险,怎么办?

生:只能依靠自己。

师:屠户从惧到勇,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呢?

【课后分析】

课堂上的问题的价值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学生模糊地分析到屠户的勇敢时,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屠户由惧到勇的过程,从中联系自身感悟、体会启示。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问题的分析结果,更要教会学生分析的过程和思考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和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导师点评】

于漪老师说过:“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教师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创造条件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同时,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在于引导这两个“转化”。施教之功是: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教师的指导作用要发挥在“引导”“转化”“开窍”上。换句话说,教学就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习,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施教的指挥权必须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相结合;语文教师要利用学习的规律为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领航开道。

王艳丽老师两次执教《狼》,第一次考虑的只是如何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在教师的预先设计之中推进的;而第二次教师不仅考虑教些什么,而是更多地考虑学生能够学到些什么,怎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思维的快乐。显然,后一堂课的教学效益远远优于前一堂课。在“反思”中,王老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第二次执教时,有一个片段值得关注。王老师问:“他(屠户)怎么会变得勇敢起来呢?”学生思考。教师接着问:“有没有人能够帮助屠户?”当教师用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时,学生也许是预习时关注的主要是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许是准备好好梳理一下文章情节发展,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于是,教室里呈现出学生积极思考的状态。这时,如果教师急着自己说出答案,那么,教学环节是顺畅的,但教学效果也就差了。好教师要学会等待,要经得起“冷场”。有时候“冷场”恰恰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好教师应该有那么“一招”,那就是先把提问分解,为学生架设思考的台阶,要“深入”则先“浅出”。王老师于是再问:“有没有人能够帮助屠户?”问题巧妙地化解了学生思维的障碍。一个学生回答:“没有,因为前文交代‘一屠晚归’,此时是晚上,人很少。”另一个学生回答:“文中说‘顾野有麦场’,表明屠户身处野外,很难遇到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前顾后”,有理有据地依“言”而思“文”。教师又再次追问:“从地点和时间上看,屠户面对这个危险,怎么办?”有学生回答:“只能依靠自己。”至此,教师想要让学生了解的“屠夫是‘怎样’变得‘勇敢’起来”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教师总结:“屠户从惧到勇,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呢?”自然地引入下一个层面的思考。

所以说,课堂上出现令人振奋、耐人寻味的佳境,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优化”是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