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考试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是二期课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命题组分析了历年上海市及其他省市中考语文试题。今年的阅读材料《奥林匹克新格言》为我们提供了尝试应用性试题的契机。从格言我们想到了标语。格言是阅历和思想的结晶,标语也是思想内涵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但相对来说,标语要求可能低一点。
我们大胆地创设了这样一道试题:“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些是申博的宣传标语。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创作一条宣传标语。
考生在作答时,必须将语文知识与社科知识(政治、经济、体育、历史、地理)相互渗透,但又不必拘泥于繁杂的语法、修辞、逻辑的知识概念,可以以开放的姿态展示自身的创新思维,发挥理解题意、驾驭语言的能力。尽管只有2分,但其中包含着一定的思维容量和鲜明的教学导向。
也许许多考生在此之前,从未创作过一条标语,面对试题可能发愁犯难。我们的命题意图正是要促使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和现实生活。其实生活中宣传标语处处可见,加之题干中已有范例,答题难度会有所降低。如果考生感到有些意外,那么,至少会有些触动:怎样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经常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并非只是说说而已。
也许许多考生能够创作一条标语,但是为2008年奥运创作宣传标语,可能是第一次。平台已经搭好,就看你如何展示了。
试题可以促使学生多走近书本。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有一点相关知识的积累,有一些基本的语言素养,唤醒记忆和积累,展开想象和联想,按照答题所列的类似“共同打造绿色奥运”“把诚信写上五环旗”的标语创作,应该不是难事。
多一些应用性,因为各学科之间,知识是相互渗透的,方法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因此,应该尽可能将所学的各科知识借助于语言这个基础工具加以整合,拓宽运用语文能力的空间,锻炼运用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时代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