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2年第18题的后半题考查了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后,教师已普遍对此类试题有了足够的重视。新课程标准要求六至九年级的学生“具有初步的鉴别能力、审美能力、批判能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稳定中有所突破,因此,命题组在2003年的试卷中编制了两道鉴赏题。
先看第22题:第②、④、⑧、⑨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一个残疾的孩子;二是_________。
这一题与去年有相承之处。去年试题中的语言鉴赏题,可以从拟人手法、动词描写、心理活动等方面考虑,而今年的鉴赏,出于考查细节的用意,可能要求稍稍有了提高,在保持不变中作了微调。从细节中反映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这从作者强调男孩的“身残”容易看出,同时具有鉴赏眼光的考生还能体会到他的“志坚”。
加强对鉴赏能力的考查,正是命题者寻求的突破点之一。我们知道,鉴赏的角度可以很多,除了语言运用、细节描写外,还可以是结构特点、表现技巧。
再看第24题:从全文看,本文既写了_______的经过,又写了__________的经过,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当考生读完《成全一棵树》并将其余的试题一一作答完毕后,命题者引导考生再次总览全文,要求考生理清全文的思路,从而了解文章布局谋篇的个性特点。考生只有能够鉴赏和评价文章的结构艺术,才能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内容。课文《藤野先生》有类似的写作方法,考生是可以触类旁通的。
如何将课堂中的“学得”通过考试化为“习得”,正是命题者基本的思考,而通过咀嚼标题来领悟基本内容,通过理清层次来认清主旨,更是命题者的用心所在。
整体感知文章,是近年来中考试题全力倡导的。整体感知文章,可以避免教学中“微言大义”式的分析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见。不过,历年的试题大多是隐性的,力度显然不够。2003年的第14题则将隐性的能力提升为显性的。要正确填写小方框中的另两个词语,必须读完全文后方能答题,且必须通过“语言—思维—语言”的归纳、分析与提炼过程。可以预见,从什么角度测试,就将带给教师与考生以什么样的思考与研究。
由此启迪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关心社会现实,锻炼综合能力。考生不能被如山的习题埋没,考生更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独到的见解,而扎扎实实地锻炼综合能力尤为重要。
(本文发表于《语文学习》2003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