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时,不知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觉,诗歌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跳动性很大。就像看电影一样,常常需要通过观众的联想、补充,去领会电影画面的内涵。电影创作上的蒙太奇手法,在诗歌创作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人们把它叫作“语不接而意相接”。
“语不接”是指诗歌语言的跳跃,“意相接”则是指诗歌内容的连贯、意思的完整和意境的和谐。诗歌由于“语不接”而给读者留下联想和加工的余地,也正是读者的联想和加工将诗句中不连贯的地方进行了填补和连缀,使诗歌的形象更丰富、更充实,达到“意相接”的圆满。“语不接而意相接”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诗歌不仅要求语言精练、新颖,且要求在精练的语言里饱含流动的感情和飞跃的想象,这样就必然会产生语意上的跳跃。“诗歌是跳舞”,正是对诗歌语意跳跃的最形象的注脚。为了全面理解诗歌的形象,准确把握诗歌感情流向和深刻的主旨,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不能拘泥于理解单个的具体的词语,而应凭着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从精练的语句所提供的环境出发,对这种语意的跳跃进行一番加工,沿着诗歌的主线去联想、去想象,填补和连缀那些不连贯的地方,从而完成创造性的鉴赏活动。有人曾这样比喻说,诗的大幅度跳跃就像一串珠子,它只让你看见珠子本身,而把将珠子连成串的“串绳”藏了起来,往往让人看不清珠子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就要自己去寻找那隐藏的“串绳”,从而把它与珠子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完整的印象,并从中得到审美的享受。
语言的跳跃在古诗中体现得更突出。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语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短短的四句话,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却很大,此时此地“巴山夜雨”,“我”在思念你,彼时彼地我们终于团聚,当我们一起回想这令人情思绵绵的“巴山夜雨”时,该是怎样一种风情啊!前一个巴山夜雨是诗人怅惘写诗的地点时间,后一个巴山夜雨则跳到了想象中的未来,这跳跃的诗句被诗人旅居巴蜀怀念妻子的眷眷之情联系着,读来更是感人至深。当我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体会,揭开了诗中跳跃的奥秘,连缀了跳跃之间的关联,补充了诗中的形象时,能不从心里高兴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