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是无形的画

诗是无形的画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人写作,特别讲求诗中的画意。宋代诗人晁以道就明言宣布:“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唐代诗人王维算得上是诗画双绝。难怪苏轼这样推崇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人作诗,要求“贵有画中态”,实际上就是追求诗歌意境的创作和开拓。诗人贵在开拓诗的意境,鉴赏者贵在驰骋想象的骏马,透过那“无形的画”同诗人一起交流情感,领悟诗中哲理,这才算读懂了诗。

人们常说,诗与画是情感湖上的并蒂莲,是文艺园里的姐妹花。这比喻真是太形象了。不是吗?画家作画就特别要求画中有诗情。宋代画院取士,常以诗为画题,如“野渡无人舟自横”“踏花归来马蹄香”,虽造型简单却意境高远,越看越耐看。诗人写作,特别讲求诗中的画意。宋代诗人晁以道就明言宣布:“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现代学者和诗人闻一多也说过“写诗要有绘画的美”,可见诗画确有不解之缘。诗传情写意,给绘画以含意深远的情思;画描形绘影,给诗以具体鲜明的形象。它们共同追求“意境”的熔炼和创造,给人以美的享受,正如宋代文论家张舜民在《画墁集》中所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而画,画而诗,诗画这两朵姐妹花,正是在彼此吸收相互的色彩、芬芳后显得更加绚丽多姿了。

唐代诗人王维算得上是诗画双绝。“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但人们读着它脑际里立刻会浮现出一幅雄浑淡远的登高眺江图:一派江流,了无遮掩,仿佛泄到天地之外空阔无边的去处,而极目远眺的山色,也因极远而极淡,淡到若有若无的境界。全诗仅十个字,就将如此伟大的气势、如此复杂的情致准确细致地凝聚在一起,使眼中景与心中情达到最完美的结合。还有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哪句诗不是一幅画呢?难怪苏轼这样推崇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人作诗,要求“贵有画中态”,实际上就是追求诗歌意境的创作和开拓。年轻的朋友可能会问,“把诗写得像画一样美就是意境,是吗?”这话也对,也不对。诗歌描绘了一幅画面或一个形象,这仅仅只是描了“景”,而要使诗歌具有能激发读者想象,使读者能够切实地感受画外之意、弦外之音的魅力,光有“境”是不够的,还应融作者的情感,以及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于诗歌的“境”中,使之具有深刻的意蕴和艺术的感染力。也就是说,在诗歌创作中,只有当作者的内情(意)与外景(境)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时,才算有了意境。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这样的诗读起来才会使人觉得“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悦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中”。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陆游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等诗都是形神兼备、境情结合的好诗章。

一般地说来,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诗人创作开拓意境,我们读诗就要领悟意境。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从这两方面着手,由表及里地去探寻和体味诗歌的意境。唐代自号“烟波钓徒”的诗人张志和曾写过一首《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你看:远山蒙蒙,近水潺潺,那白鸟、红花、绿衣、青笠,这些鲜艳的色彩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加上斜风细雨的陪衬,不正是一幅绝妙的江南早春图吗?这里有“境”又有“情”,诗人巧妙地将优美的江南春早人更早的惜春之情和深层的体会寄托到具体可感的山水人物中,给人以清丽明艳、自由无限的美感享受。

诗人贵在开拓诗的意境,鉴赏者贵在驰骋想象的骏马,透过那“无形的画”同诗人一起交流情感,领悟诗中哲理,这才算读懂了诗。当我们从画笔中听到诗人的沉吟,由诗篇中看到画家的笔法时,那创造意境的幸福感不会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