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是对旅游资源富聚的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对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是旅游扶贫的重要环节,在旅游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为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工作;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部分贫困家庭的贫困问题,提高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可以带动贫困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在旅游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为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贫困地区 乡村旅游 从业人员培训 作用
我国要在2020年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大力推进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是对旅游资源富聚的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对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是旅游扶贫的重要环节,在旅游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在旅游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可以为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起到促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我国的贫困地区基本上都处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不同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缺乏产业的支撑是不同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的一个共同点。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要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问题,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尽快富裕起来,和全国人民一起同步进入小康社会,需要根据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扶持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把贫困地区的某个产业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产业支撑。在我国的一部分贫困地区,特别是一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自然风光奇特、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多样化,这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旅游资源。发挥旅游产业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强的优势,在旅游资源富聚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基本路径。我国的一部分贫困地区,如云南的丽江市、石林县等,都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为游客提供了满意的服务,让游客在旅游中享受到快乐;感受到心情的愉悦;体验到心灵的放松;感悟到人生的美好,游客才愿意花钱去旅游,旅游产业才能得到发展。我国的一部分地区,虽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产业没有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没有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当地旅游服务的质量不高。所以,在旅游资源富聚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需要重点解决旅游服务质量的问题。既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彩的民族风俗、灿烂的民族文化去吸引游客,又用高质量的服务去赢得游客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资源富聚的贫困地区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
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旅游景区的硬件设施、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等。其中,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在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是无法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的。贫困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又要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通过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可以从文化素质、旅游职业道德、旅游服务知识、旅游服务技能等方面对受训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受训人员的文化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得到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就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了文化和道德素质的基础。同时,通过培训,帮助旅游从业人员掌握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能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就为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起到促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促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工作,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我国的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有的地区是自然条件恶劣,无法提供适合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而导致贫困的发生;有的地区是资源贫乏,缺乏产业的支撑而导致贫困的发生;有的地区是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落后而导致贫困的发生;等等。但是,贫困地区贫困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贫困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不高。由于贫困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不高,就带来了诸如缺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个人及家庭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个人及家庭创业致富意识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看,要从根源上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需要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
要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主要应依靠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贫困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贫困地区在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来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在旅游资源富聚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通过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既可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能力,也能够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会涉及一些文化知识的培训内容,这些培训内容会对提高受训人员的文化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文化基础;二是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会使受训人员掌握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会提高受训人员的职业能力素质。受训人员职业能力素质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是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涉及思想道德、文明礼貌等方面的培训内容,这些培训内容对提高受训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另外,贫困地区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来自不同地区游客的进入,会给贫困地区带来各种信息,带来不同的理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对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贫困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同时,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在和外来游客打交道的过程中,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游客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会起到开拓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眼界、活跃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思维的作用,这对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整体综合素质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部分贫困家庭的贫困问题,提高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
我国的贫困家庭大部分集中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贫困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因为家庭成员丧失劳动能力;有的是因为家庭成员无法实现就业;有的是因为家庭成员遭遇重大疾病;有的是因为家庭成员遭遇重大灾难。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需要根据不同贫困家庭贫困发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给予扶持,帮助贫困家庭解决贫困问题,让他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在旅游资源富聚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实施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路径选择。
贫困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地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而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部分贫困家庭的贫困问题,提高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表现在:一是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对一些由于家庭成员无法实现就业而导致贫困发生的家庭,可以重点安排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其旅游服务技能、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贫困家庭中只要有几个主要的家庭成员实现了就业,就能够基本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二是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可以对部分贫困家庭进行产业扶持。在旅游资源富聚的贫困地区,一部分贫困家庭具有开办家庭产业的设施条件,但不具备开办家庭产业的能力。如一些贫困家庭居住的房子比较宽,又在旅游景区周边,可以利用其住房开办农家乐或客栈。但由于家庭成员缺乏开办农家乐或客栈的能力,房屋处于闲置状态,而家庭仍然处于贫困之中。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可以对这一类群体进行单独培训,不仅帮助他们掌握旅游服务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使其有知识和能力利用家庭的房屋开办农家乐或客栈等家庭产业。一个贫困家庭只要成功办好了家庭产业,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其贫困的问题。三是一部分贫困家庭,其家庭成员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无法从事农业生产,也无法从事旅游服务工作。但有的家庭成员具有制作民族工艺品的手艺,或者具有民族歌舞表演的能力,或者具有民族歌曲演奏的技能。对这些特殊的群体进行培训,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技能制作一些手工艺品作为旅游商品出售,或为游客提供有民族特色的演艺表演。通过出售旅游商品或为游客提供演艺表演获得收入,同样可以解决一部分贫困家庭的贫困问题,起到精准扶贫的作用。
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可以带动贫困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在旅游产业内部,也形成了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旅游行业的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对旅游服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是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在对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需要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对旅游服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进行培训。因此,在对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会出现培训内容多样化的特点。培训的内容涉及导游讲解、景区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旅游商品等多个方面。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内容多样化的特点和旅游产业辐射面宽、带动作用强特点的结合,就可以起到带动贫困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的作用。
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带动贫困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培训,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旅游服务知识和技能,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这些从业人员就可以开办小型的餐馆、客栈,为游客提供服务。这样,不仅能够解决这一部分从业人员的贫困问题,还可以带动贫困地区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二是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可以帮助受训人员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就为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就能够极大地促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就会为贫困地区带去大量的游客。随着大量的游客进入贫困地区旅游,一方面会给贫困地区带去大量的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另一方面,会在贫困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生产要素的流入和消费市场的形成,对贫困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可以间接起到带动贫困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的作用。三是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促进了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贫困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贫困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就会有一个提升。而贫困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提升,会对其他地区的资源和产业形成一种虹吸效应,吸引其他地区的资源和产业流入贫困地区。其他地区的资源和产业流入贫困地区,客观上也会起到带动贫困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金早.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助力全面小康 [N].中国网,2015-11-06.
[2]国家旅游局.旅游业应成为精准扶贫先行者 [N].中国旅游报,2015-11-06.
[3]李芳伟.发挥职教优势,服务精准扶贫 [J].新教育,2016(09).
[4]办好职业教育,实现精准扶贫 [N].中国青年报,2016-03-14.
作者简介:
刘静佳 (1978—),女,汉族,云南大学在读博士,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规划及旅游职业教育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