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四条基本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四条基本途径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借鉴和帮助。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通过正确的途径,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取得实效。“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基础性课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摘 要: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通过正确的途径,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取得实效。本文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作业和写作训练、第二课堂活动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从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途径 方法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通过正确的途径,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取得实效。课堂教学、课外阅读、作业和写作训练、第二课堂活动是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途径。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基础性课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在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促进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作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四条基本途径。

第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在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之所以是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途径,一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而高职学生系统的文化知识是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二是因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文化知识具有针对性。教师在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对课程教学中的文化知识进行精选。学生在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的文化知识,对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是因为在 “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对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同的课文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相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挖掘课文中所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不同题材课文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解、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在课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三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营造有文化内涵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为高职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环境支持。

第二,课外阅读。“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巩固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需要把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通过课外阅读,实现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在 “大学语文”的课外阅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课外阅读的内容比较丰富,可以扩充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受教材篇幅的限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涉及的内容相对少一些,而课外阅读由于不受篇幅的限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就会多一些,这样,就可以扩充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课外阅读能够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在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是抽象的,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在阅读中会有一些具体的感悟,会加深对所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通过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在推荐阅读书籍中,要精选一些蕴含着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精选一些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二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要提出课外阅读的要求;三是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要进行督查检查,分析问题,及时改进,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

第三,作业和训练。作业和训练是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和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高职院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需要把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作业和训练结合起来,通过作业和训练,实现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在 “大学语文”的作业和训练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作业和训练可以巩固学生在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在作业和训练中抒发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情感,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通过 “大学语文”作业和训练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作业和训练的内容要进行选择,以达到通过作业和训练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二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和训练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保证作业和训练的质量;三是要对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通过点评,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形势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第四,第二课堂活动。在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结合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在 “大学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在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是抽象的,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和活动结合起来,对所学的相关知识就会有一些具体的感悟,就会加深对所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品质、形成习惯。对高职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个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学生的基本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形成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必然会体验和感悟到一些学习上解决不了的知识和理念,必然要遵守活动的规则和秩序,必然要同他人合作才能共同完成活动的任务,必然要同方方面面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基本品质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第二课堂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目标。但是,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形成的,要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通过实践的环节。第二课堂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具体的实践,就能够提高原有的能力,形成新的能力。高职院校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第二课堂活动要和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二是第二课堂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才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才能切实得到提高;三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需要通过正确的途径,而且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三种基本方法。

第一,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在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在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只有更新了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把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促进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同时,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更新 “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把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二是要把知识的学习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正确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要求,为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条件。三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第二,调整教学内容。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 “大学语文”教材 (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学内容比较多,一部分教学内容脱离了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教学中根据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调整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精选一些蕴含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进行精讲,通过课文的讲解,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二是对一些既脱离了高职学生实际及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也没有蕴含太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或者删除不讲。三是适当增加一些蕴含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或者推荐给学生课外阅读。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要在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改革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把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引入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二是要通过提问、课堂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增加教学中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要充分挖掘蕴含在课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把知识讲解和品德培养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04-01.

[2]沙聪颖,张兰.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 [J].文教资料,2009 (02).

[3]黄强,张慧.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4]陈征薇,李晓鹏,李伟,杨亚晨.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J].北京教育 (德育),2014(12).

[5]白冰.新时期传统文化教育对高职学生发展的影响 [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2010(12).

[6]于林林.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J].高职高教研究,2010(05).

作者简介:

徐亚军 (1973—),女,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基础部教师,讲师,主要从事高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