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医学院校培养具有现代医疗职业人格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辅导员是管理者也是教师,所以践行 “立德树人”是辅导员工作的应然所在。本文就从医学院校辅导员的角度阐述了 “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并结合工作的实际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立德树人 医学院校 辅导员
一、深刻领会 “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
(一)树立高尚的师德,“师德”是教育者的灵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医学院校的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教师群体,学生很容易将辅导员视为学习的典范和榜样。辅导员队伍必须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做行为端正、品行高尚的人,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和榜样示范,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而又深远的教育。
(二)立人树德,必先 “立德”
有关文件报告对于学生要立的 “学德”也明确指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怎样树立学生的 “学德”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这些文字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德”是做人之基,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学习才有动力,成才才有保障。如果有才无德,即使学有所成,也不可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这些论述也为我们辅导员队伍如何将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抓实抓好,如何加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明了方向。因此,作为医学院校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主题活动、社会实践中,真正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要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教育学生把做人、做学问及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康成长、德才兼备的医药人才。
(三)树人先树德,树德先树魂
医学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我们国家医疗卫生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是实现 “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医学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不断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中国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辅导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是解决如何 “做人”的立足点。同时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形成热爱人、尊重人、相信人、平等待人、敬畏生命等品质。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良好的、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非常必要的。在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大环境下,我们的学生面临着种种机遇和诱惑,人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辅导员在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人生道路、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方面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培育和践行 “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立德树人”的培育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石。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立德树人”通过提升辅导员的个人修养改善其行为选择,引导辅导员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辅导员培育和践行 “立德树人”是实现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其对于自我的认识,同时它也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对于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绝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而是要将其贯穿在日常的认知和行为之中。用 “立德树人”的价值观武装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帮助高校学生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培育和践行 “立德树人”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高等学校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荣使命。高等学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向和努力目标,为培养社会有用之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重要途径。
三、把 “立德树人”贯穿于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师资水平,加强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线,既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为提升高校师资水平,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就是应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师德水平。“师德”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素质的基石,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去。
(二)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业务能力
通过参与全国、省 (区、市)、市 (州)、教育厅、团省委的培训、开展辅导员研讨交流等形式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学生管理、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工作的多面手。同时,要增强辅导员责任感,帮助他们充分理解辅导员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使其全心全意投入育人的工作之中。
(三)落实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形成科学理性的思考奠定了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突出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工作。大学校园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地方,在这里,学生不仅汲取专业文化知识,也在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学风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近年来,大学生厌学、学风下降的现象屡有发生,这些现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负面消极作用。只有端正学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感染带动每一位学生,才能实现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在学生中建立班级制度,选拔和培养一批得力的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教育的作用。
1.通过学生活动传递正能量
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立足于辅导员角色,在学生中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充分发动。同时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实现实践育人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则,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奖学金评定、评优评先等与学生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上,尊重学生的权利,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关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关心学生的发展。辅导员只有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才能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岗、敬业;才能做到诚信、友善,从而促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实现;也才能在更深层次上促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实现。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们而言,网络交流是他们不可缺少的重要沟通方式。作为辅导员也应灵活掌握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好QQ、微信、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从事医学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职院校辅导员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辅导员个人素养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辅导员应以 “立德树人”为职业追求,通过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以及在辅导员工作中创新方式、方法等一系列举措,增进共识,凝心聚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被高度认同、深入人心且自觉践行。
参考文献:
[1]项进,田红芳.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2]张先云.正确理解 “立德树人”工作中的 “师德”内涵 [J].高等职业教育, 2011(4).
[3]刘凌云,李强.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J].卫生职业教育,2008(3).
[4]闫卫锋,裴春燕.谈高等院校政治辅导员的 “专业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10).
[5]毕红,冯新周,候樊兴.医学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琐谈 [J].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6(6).
作者简介:
昝雪峰,男,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