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育人须用心

育人须用心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部,没有爱的教育也不成其为教育。赞,即表扬、肯定,满足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是学生良好行为的催化剂,是赏识教育的主要措施。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必不可少,但是一味地给学生赞扬,放松放任,缺乏严格,放任自流,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严厉意味着教师态度强硬,个别教师滥用体罚,造成不良后果。

摘 要:师生关系是学校特殊的人际关系,要达成教书育人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构建,而这期间又很突出地彰显教师的师德之重要性,“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用 “心”是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师生关系 爱心育人

爱心是生命的营养,大画家丹麦说过:“人类在探索太空、征服自然后终将会发现自己还有一种更大的力量,那就是爱的力量,当这天来临时,人类文明将迈向一个新的纪元。”爱在学校教育中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人的生命因爱而来、因爱而精彩,家庭因爱而建立,一个学校、学生都需要爱,爱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部,没有爱的教育也不成其为教育。在当代,爱心就是现代教育的观念,如何立德树人,如何爱岗、爱业、爱教育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要获取知识,已不是传统地一味地依靠教师了,互联网的普及更是给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可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育人的主阵地依然还是在学校。

一、赞责有别,爱生应有度

现在流行赏识教育、无批评教育热潮,很多的教育家都说,既然是 “爱”的教育,就应该像和煦的春风,唤醒沉睡的心灵;像春雨无声潜入,润物细无声;应该是 “宽容”的,应该是 “和颜悦色”的。如若真是这样,那就大有一味地迎合学生,宽松有余,严格不足之嫌了。

赞,即表扬、肯定,满足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是学生良好行为的催化剂,是赏识教育的主要措施。对学生的赞扬,其实就是一种奖励。有时教师对学生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美之辞,都会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感情的浪花,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的激励,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但赞要适时、适当,恰如其分,要与真实情况相符,教师的赞要使用得法,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赞誉之辞。对 “差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赞誉。对 “优生”也不要时时处处赞誉。如果我们对 “优生”赞得过多,对 “差生”赞得太少,这样的爱就有失偏颇。

责,即惩罚,是对人的不良行为的强制纠正。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必不可少,但是一味地给学生赞扬,放松放任,缺乏严格,放任自流,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适当的责罚还是要的,给予学生适当的责罚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能铸就学生的人格,学校要培养现代化的接班人,就要使学生明确法律的义务,懂规矩并守规矩,能适应社会,学校的教育才可以说是达成了目标。

责罚是一种威慑力,可以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得到遏制,也使其他同学通过 “榜样”而不敢犯类似的错误。当然,严格并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教师态度强硬,个别教师滥用体罚,造成不良后果。有的教师出手动脚,厉言呵斥学生、羞辱学生、讽刺嘲笑、挖苦批驳,给学生造成痛苦,这种责罚在方式和程度上就存在问题,会对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带来伤害。

对学生的责罚应注意实施的环境,过程也应公平、公正。如涉及道德问题、恋爱、盗窃的,可以先暗示说服感化,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如涉及智力的,要以学生的好奇心方向推进。可以采用进行体育或体力劳动的方式,这种责罚不仅能改善人的体质,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责罚得适度,学生也会体味到教师实际上的一种 “爱”。

赞是奖,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 “爱”,责是罚,也是教师的另一种 “爱”。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激励,同时,教育也是一种约束和规范。奖是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赏识;责罚也是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这两种都是教育。只奖不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虚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人人都需要爱,一个 “爱”字简单,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如何去爱,它却包含着无限丰富的内涵。爱得泛滥,会把学生淹没;爱得简单,无法震撼学生的心灵。

二、师德师风,育人须用心

瑞士教育家约翰·裴斯泰洛齐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天赋能力或力量的和谐发展。”可见在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不仅能够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教师所从事的就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工作。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才,让每个学生都有所作为。

(一)教师对学生要有 “爱心”

在知识爆炸、信息猛增的今天,“一本书主义”的教师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爱才能唤醒爱,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爱,才能唤醒学生对老师的爱,才能使师生的爱双向流动,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怀着热爱学生的心,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人。一个能与学生以心相交,以诚相待的教师,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力。

师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是使学生产生自尊、自爱、自信的重要精神力量。教师要完成育人任务,就得让学生喜欢你,亲近你,愿意听你的话,愿意听你的课,也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学生不乐意接受教师的 “教”则无论教师如何努力,也难收到育人的效果。只有当学生情感大门向教师敞开时,教师的爱才会折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最终教师的 “师爱”和学生的 “爱师”才能融合,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就是要爱学生。

(二)教师对待特殊学生要有 “耐心”

教书育人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这种复杂表现在学生个性的差异性,能力的多样性方面,这就要求教师的育人方法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面对一些特殊学生时,我们不能只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特殊学生,他们或多或少出现过过失,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教师就应该有 “耐心”,多一些理智介入,少一点感情用事。在育人过程中,对待特殊学生必须攻坚和持久并举,最后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师耐心,减少师生之间的紧张对立,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 “信心”

信心是基于对前景的分析而确立的一种心理倾向。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是人们产生内助力、努力做好事情的前提。当代的学生,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特别是一些成绩较差、表现欠佳的学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对前途、对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缺乏希望和信心。要教育转化他们,除了教育他们改正缺点错误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扬起生命的风帆,实现 “长其善而救其失”。

只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找准各自生活的坐标,就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个教师只有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平等信任的学生观,团结合作的集体观,高度的责任感,顽强的意志力,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道德素质,用心爱学生,用心育学生,才能够做到立德树人,这同时也是教师人格风范之所在。

作者简介:

董鳘靓,云南省外事外语职业学院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