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预习,既是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意识,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运用工具书开展预习活动,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根据实际需求,学会检索知识、筛选知识、使用知识,避免盲目选择知识的情况,化学生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利用信息,提高预习的效能。在预习中工具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查阅工具书的过程是枯燥的、繁琐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科特点,不断激发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而导入就是一堂课的开端,它可以引发学生兴趣,调适教学气氛,是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导入都十分讲究,好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五分钟反馈评价导入
五分钟反馈评价的运作要求是:上课开始的五分钟,教师就上节课或上一单元的重点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测验。测验题3~5道、注重少而精。测验方式可以是听写、计算、简要回答问题等,时间不超过5分钟。测验后可马上批改,批改形式可以是自批、互批等,也可收起后在课后由教师批改。由于学生的好胜心都很强,因此学生一般都十分重视测验。我校的物理教学普遍采用的五分钟反馈评价导入,很好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案例】
上课了,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白纸,学生们快速地在答题纸上写上班级、姓名,然后开始答题。老师一边口述试题,一边不停地巡视,保证小测试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这样的课堂小测试题量很少,一般为3~5道。题型常常是填空、选择、判断和简答题。测试的内容多是物理基本概念、规律中的关键字词,考察学生对上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的掌握情况。
这样的小测验一题20分,总分100分,批改下来,一半学生能得到满分,1/4的学生得80分,另外1/4的学生得60~80分。
课堂导入五分钟小测试的反馈非常及时,学生也很关心自己的成绩。当学生看到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考到100分时(而且周围的同学也能看到),自信心油然而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浓厚了。
课堂小测试花费的时间很少、频率高、有竞争性,而且公开、公平、公正,并且只要学生上课付出一点点努力,就能马上取得成功,深受学生的喜爱。[1]
这种导入方法,不仅利于教师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利于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以严谨的态度专心于课堂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测验题目的设置中,既可以是前几节课的内容,也可以是本节课将要教的内容。五分钟反馈评价既可以成为复习手段也可以成为预习的检查手段。这种手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加强了教学的监控,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概念具体化导入
将新的概念具体化,在概念学习的导入环节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
我校数学组在数学概念教学导入阶段中经常将概念具体化、生活化,教师们不仅关注如何清晰地讲解概念,同时对学生认识和理解概念等学习过程更为重视,有效地提高了概念教学的效益。
【案例】
在讲授“翻折与轴对称图形”这一课之前,我们请美术老师提前给学生教授“中国的剪纸艺术”欣赏及实践课,为本节课作铺垫。
师:今天美术老师大大地表扬了你们一番,想知道为什么吗?
众生互相询问。
师:而且表扬的还是绝大多数的男生。(众男生面露吃惊之色。)
师:这是小明昨天美术课的作业吧,这是小冯的,这是……(老师向学生展示几位同学在美术课上的剪纸作业。)
师:太漂亮了。谁还敢说你们不是巧手?我也很想学。看,剪刀和彩纸我都准备好了,谁愿意告诉我是如何剪的呢?
顿时,班里像炸开的油锅,“这还不简单”的声音此起彼伏。
师:选个代表来说。
A生:先将纸对折,然后……(在学生的指导下,教师很快剪出美丽的作品,此时A生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师:在剪纸中,起初我们将纸对折。如果沿着折痕把一张纸看成左右两部分,那左边如何与右边重合?
众生:翻折。(由于学生在美术课上已有动手的体验和感官上的认知,所以很容易接受翻折这个概念。)
师:下面我们把这张纸看成是长方形,折痕看成是直线,那么这个长方形沿着这条直线翻折,左右两部分相互重合,我们把这个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讲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同时展示他们的剪纸作品,学生立马就能理解了。)[2]
学生初次接触新知识的概念时很难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列举大量具体的例子后,从学生的实际体验中,归纳出这一类事物的特征,并与已有的概念加以区别和联系,形成对这一特性的一种陈述性的定义,这就是形成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要做到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相互联系,从而使其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形成牢固知识概念。
【案例】
师:已知一个班级的某小组同学在一个月中没交数学课外作业本的次数分别为0、0、0、0、0、1、1、4、6、18次,那么,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来表示该小组同学一个月中没交数学课外作业本次数的一般水平合理吗?为什么?
A生(数学成绩一般):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我觉得不太合理。因为在这个小组十位同学中有七位同学没交数学课外作业本的次数都比3少,如果我是每次都交课外作业本的同学,我会觉得心理不平衡。
师:听了A同学的回答,你们有什么想法?
B生(数学成绩优秀):我觉得A同学讲得有道理,我也有同样的感觉。我要补充的是,之所以算出来的平均数大于其中的七个数据,是因为18这个数据比较大。
师:你们觉得这两位同学表达得好不好?(教师面带微笑地扫视全班同学,同学们都点头认可,教师也不断点头称赞两位同学说得有理,学生A和B很有成就感。)
师:在这个问题中,由于出现了18这一与其他数据相差比较大的数据,对平均数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这时的平均数失去了代表性,再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不合适了。请同学们再看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一位同学四次数学单元测验成绩分别为:0分(缺考)、95分、96分、98分,你认为用这四个数据的平均数表示这位同学数学的平时成绩合理吗?为什么?
C生(数学基础不好):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缺考时的成绩为0分,这个数据太小,对平均数的影响较大,所以这时的平均数失去了代表性。
师:C同学的回答有理有据,可以说是活学活用,非常好。(C同学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这说明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端值时,平均数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既然这样,你们有什么新的问题产生吗?
D生:老师,既然用平均数表示这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合适,那么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这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其他同学想知道吗?(大家都点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个新的统计概念——中位数。[3]
“中位数”这个数学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教师设计了一个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交数学本子的次数”,让学生经历了一次认知上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学生感受到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引出“中位数”的概念。
在概念的导入阶段,学生的思维往往还不够活跃,再加上对新概念的认识往往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很多学生对学习新概念有畏难情绪,时常把握不住概念的内涵,在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容易出错。在概念的导入阶段,教师不能为了完成进度急于推出新的概念,应当为学生对学习新概念设计一个准备环节,让学生在这个环节对即将要学习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教师则不断给予鼓励、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思维活动理解某些问题中存在的共性,体会到学习新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动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