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学校校长研究
校长无疑是农村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农村学校校长的研究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从农村学校校长的职业样态看,相关学者对江苏省徐州市农村中小学校172位校长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表明[17],农村学校校长在总体上存在性别比例失衡,职称级别偏低,起点学历不高,任职来源单一等问题;从专业发展状况看,农村校长存在入职方式单一,把业务特长等用于教学、科研的意识不强,社会兼职偏少等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农村学校校长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研究制度校长专业化的标准,从制度上保证校长从业的专业基础。有研究者认为,校长专业化应该具备以下标准:①系统的管理科学、教育科学知识和从事日常学校管理所需要的计划、决策、指挥、协调、评价等管理技能;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理性支撑。[18]建立校长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的完整体系和制度,并具有可操作性。③赋予校长在法律范围内管理学校人事财物的专业自主权。④以实行校长职级制为突破口,保证校长享有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⑤系统的校长职业养成教育和专业培训,参加校长专业团体,校长必须接受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积极参加教育管理专业协会的活动。②
其次,要加强对校长的考核。校长考核是引导、规范农村学校校长管理行为的有效手段。要以校长述职、校内干部教师座谈、教职工民主评议、查阅书面资料为主要形式,以把握政策法规、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实施科学管理、指导教育教学和科研为主要考核内容,全面考核评价校长的工作。
最后,要引导校长重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当前,多数农村校长通过校长岗位培训和各类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素养,基本熟悉了学校管理的业务,积累了较丰富的管理经验,但也容易产生心理定式,凭经验办学,对学校管理缺乏规律性认识。因此,农村校长需要借助科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2.农村学校文化研究
学校文化是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和家长通过共同努力创立起来的,具有高度的持久性。愿景和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根基,仪式和典礼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历史和典故是学校文化的内涵,建筑和收藏品是学校文化的象征。
有学者认为,当前农村概念的窄化,农村学校与农村文化的断裂以及撤点并校等政策导致农村学校建设失去了文化之根。[19]作为乡村传承与创生文化的主要场所,农村学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先进文化建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等重大文化使命。为了完成新农村建设赋予的文化使命,农村学校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关注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转变教师观,使农村教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知识力量;要转变课程观,促使优秀农村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与发展;要转变教学策略观,追寻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