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师生间真诚、信任、尊重的关系,高于传授知识、传授具体的教学内容。换句话说:关系第一,教学内容第二。在懂得如何信任、尊重之前,我们是无法去爱的。我自己有过“惨痛”的经历。
学生王某的父母过着双城生活,母亲长期不在身边,父亲工作很忙,因而寂寞的孩子只有上网打游戏,久之成瘾。有一天发展为起不来床,家长用暴力手段也没用,就给我打电话。接到电话是清晨6点,我打车直奔他家,看见他在床上,我就开始劝说,坦诚说出自己的想法、担忧,进行情感的深度交流……半小时后他起床跟我一起到了学校,但是他一天都低着头不看我。过了两周他再一次不起床,我又再一次去他家“叫早”,他再一次跟我到学校。之后他不再需要我“叫早”,但是却经常请病假,躲着学校,躲着我……后来,毕业之后他也没有上高中,而是蜗居在家里继续他的网络生活……再没有与任何同学和老师联系。
这是我的教育故事里少有的痛,很长时间无法释怀的痛——我无法面对自己失败的教育案例。这个学生给我的记忆是“痛悔”。一“悔”不尊重教育规律。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在乎的是“面子”,我不礼貌地闯入了他的私人空间,没有尊重他的隐私。二“悔”没有给他真爱。在他跟我来学校之后,我站在长辈的角度,强迫他接受长辈的意志(他想上一个技工学校,我们却认为他应该上高中、考大学)。我和他父母的行为让他感觉到我们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假的。三“悔”缺乏专业态度。一个有“网瘾”的学生,普通的教育可能已经帮不上他了,当初若请专业心理医生帮助,事情也许会有好转。8年的“伤逝”,让我总是期待“穿越”,回到当初,重新……
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有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的悲壮,这一瞬间拥抱了自己凄惨的教育真相,也在这一瞬间,我被拯救了。拥抱真相本身让自己从这件事中解脱、释然了,我与自己“和解”了——爱的“和解”包含“承认真相”和“尊重事实”。
“我又有力量好好教下去!”伴着眼泪,这一句话自然涌出。也许我一直忧郁地思考营造出足够的空间,让我的智慧在其中安顿下来:何不换一种态度,把教育的失败,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从而与生活达成和解?爱“真实的自己”,爱“真实的学生”,爱“教育的真相”,爱不完美的教育。
我经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地方是值得学生尊敬的?我如何尊重学生,尤其是那些“做了让我不太喜欢的事”的学生?我怎么找到他们值得我尊重的地方?
记得初三总复习的课上,一位学生趴在桌上睡觉,我拍了拍他,没醒,我就让其继续睡。我处理课堂“意外”的一般原则是“抓大放小”。“大”指班级整体情感氛围,“小”指个别学生、偶然事件。所以我不会为个别“小”事兴师动众整顿纪律。下课我问他:怎么那么困?他说作业太多,写到凌晨2点才睡觉。我说:那你跟我到办公室来吧。进了办公室我帮他泡了一杯咖啡,然后说:以后困了,来我办公室冲咖啡。以后他还真的来了几次,还带来了其他同学一起泡咖啡,不过班级课堂上睡觉的现象渐少。毕业后的几年,每年教师节他都会带来或寄来各种口味的咖啡,还有他父亲从国外带回来的咖啡……满屋子飘着的咖啡香里,我“感受”到的真是“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的爱,偶尔也会想,如果当初我很“原则地”把他叫醒,与他掰扯一些干燥、苍白的“道理”,还会有这后续的“咖啡”故事吗?
作为教师,我们无须任何时候都喜欢我们的学生。学生是人,他们必然有讨人喜欢和让人觉得厌烦的方面。教师有时需要情感上“糊涂一点”、原则上“模糊一点”,给学生一点空间。也许一句话就“鼓励了他”,抑或一句话就“推倒了他”。一句话,试着把视角调到爱的频道上,与学生和解,与生活和解,带着活泼的爱的力量活下去。
爱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力量,是一种生命的原动力,需要用智慧和技巧来呵护它、关怀它,遵照它的方式去生活。
我经常想:若干年后,我不再当老师了,社会地位、名师头衔这些外在的条件都消失了,只剩下了一个赤条条的自己,那个人,那些人,还爱我吗?
(原文发表于《中国教师》2012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