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和名医一样,是在研究孩子(病人)复杂的问题(病例)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问题是帮助教师进行重要学习指导的窗口。
——邢奇志
杜威认为,教育只是人类一个简单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持续的经验重建过程。在我看来,的确,作为教师,我每天都会有“惊险一跃”的成长经历,持续的经验重建把教书从谋生手段变成了一种高尚的职业。因此我更愿意把自己的教书工作称为“学习旅行”,只是这趟旅行的“主角”是孩子,是孩子们邀请我陪他们去旅行。而关于旅行的规划、路线、目的地,我得悄声问一句:孩子,我们去哪儿?
一、千万次地“被”追问
一段时间来,书越读越多,沮丧和遗憾也越来越多,我想说的话,我想写的文章,我想做的事,别人早在几十年前就说过、写过、做过。比如,关于尊重孩子,叶圣陶早在80年前就说过“要做学生的先生,先要做学生的学生”。因此,我一度陷入“爱上一匹野马(创新),家里却没有草原”的焦虑困境中。重新掉入“十万个为什么”:我的教育创新之路怎么往下走?往哪儿走?我怎么领着孩子们走?我领着孩子们往哪儿走……
“奇葩班规”点醒我:开学,学生们一起制定班规,每人一条。一个女生提出:排队打汤。我奇怪,为什么不是排队打饭?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打饭有六个窗口可以排队,打汤有两个开阔地,所以容易混乱……让我意外的班规还有“拖把要放好”、“及时擦黑板”、“物理期中考试平均90分”、“不穿窄腿裤”、“不搞小团体”……原来,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应该守什么样的规矩,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儿。我应该陪着孩子走,而不是领着孩子走。
“孩子的逆反”导引我。去北京学习前,我激情澎湃地说:我会给你们带一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笔和本子……话音未落,马上就有人说,“老师!我不要清华的笔,我要中央美院的笔”、“我要北师大的笔记本”、“我要音乐学院的书签”、“我要北航的……”、“我要电影学院的×××的签名”……原来,只有孩子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他们自己,而不是越俎代庖式地替孩子决定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
我开始转问:“孩子,我们去哪儿?!”因为我明白了,教育的根本节奏,就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我和孩子一起从教育的原点出发,开始了发现之旅、变革之旅、学习之旅。
我尝试进行学习之旅“微变革”:从改变具体、个别、实在的行为和情感体验出发,以微小、实用、活泼、有趣的变革手段激活学生“对经验的新的态度,以及经验中的新的兴趣”,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这个“微变革”,是重新组织、发掘、发挥学生的知识、技术以及经验的过程。它既是学术问题的微,又是研究方法的微,更是研究者的微。它有三个特点,一学术新:原创多、切口小、入手易;二方法活:时间少、地点近、规模小;三主体多:教师能、全员行、学生喜。它遵循三个原则:“体验”高于“灌输”,“反思”高于“设计”,“学得”高于“建言”。
我知道,在任何真正的创新之道上,今天正如昨天和明日,总会有弯路,有跌跤,有迷失,然而我也知道,任何真正新生的势头总是势不可挡的。跟着孩子,开始一趟活泼、有趣的小小改变吧。
(一)理解比爱更重要
我们能为未来做的准备是充分发展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去创造性地回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
——杜威
过去相信,站在“爱的频道上”理智地“关心、呵护、施爱”就是“爱”学生;现实回应却经常是你掏心掏肺、披肝沥胆,可学生还嫌血腥吓人,负担不起呢。
“爱”学生没有联系学生“此时”、“此在”的情感需求和兴趣倾向,少了教育情感的关怀,教育也就失去了真味。回望思索中,我尝试转换“爱”的方式,从理性的“施予”渐转为情感的“对话”。
“施予”中,我处于支配地位,理性地站在“真理导师”的前台位置上,有预期地控制孩子们生命成长的节奏、方向和结果。“对话”中,我退为后台助理:我,我的孩子们,一起观察到有一个问题或者障碍影响着我们共同的学习旅程。于是,我们集中分析这个问题或障碍,一起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的意义,并选择最佳的问题解决时机;我们在最佳时机将最佳解决方案付诸实践。我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只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会“依据经验”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围。我没必要显得像神一样全能全知。
我的身份更类似于优秀的足球裁判,只需要认真观察、真实倾听,不要打断、不要预设、不要暗示,公平公正地让球赛(对话)自然流畅地进行。善于抓大放小,“犯规”(大)行为要警告、黄牌、红牌依次处罚,“拉扯擦碰”(小)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当然禁区内的错误要“重罚”——罚点球,让他们知道“裁判”(教师)的底线。一场好看的球赛,注重的是比赛(对话)过程——协调、推动比赛(对话)顺利进行,而不是比赛(对话)的结果。有时,裁判(教师)的身份需要一直退,退,退,逐渐从球员(学生)“眼前”隐形、隐退。我努力做一个好裁判。
为体验“合作的价值”,我参照景范中学厉华老师的微活动,实践效果很好。
活动准备:拖把一把,水桶一个,短绳6根(分别系在拖把的顶端和中部,绳子中间打结,这样形成顶端6个头、中间6个头),空地一片。
活动规则:12人一组。队员只能通过手中的绳子来控制拖把,完成“赢”字的书写。
活动过程:
1.第一组同学上,以男生为主。这群小伙子,一上来就乱成一团,大大咧咧,全程跟开玩笑似的,各顾各,有的人用尽了所有力气,有的人一点力都不出;而且这帮人,不分青红皂白,乱拿绳子,也不顾绳子的走向,给大家的感觉好像在比谁的力气大。他们的绳子基本没有拉直过,所以拖把也始终没有竖直过。最后用了2分40多秒写完了一个“赢”字,字迹歪歪扭扭,旁边滴滴答答都是水。
2.第二组同学上,这一组男女各半,场地也由班级换到了教室外的空地上。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组同学完成“赢”字书写的速度是最快的。
3.第三组,基本以女生为主。他们从一开始就非常讲究配合,从绳子的分部,到用力的均匀,再到每一笔的书写,他们的拖把始终保持在笔直的状态,而且还有一位细心的女生在做整体的规划指导,所以他们的“赢”字写得最漂亮。
学生甲感悟:我认为要想写好这个字,必须12位成员共同努力,而且每位同学用力要均匀,如果拉得太紧,“笔”会竖不起来,写的字也就不好。所以,只有参加的同学有共同的目标,才能将“赢”字写好。我相信以后的初一14班也会像这个“赢”字一样,充满团结与合作。
正如人类的消化系统把食物转化为人类身体的自身物质一样,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把学习的知识纳入“自身先前早已存在的知识系统”,学习才真正发生了,教育才真正发生了。叶圣陶说过:
如果能给儿童布置个极其适当的环境,自己却忘记了自己是教师,而且使儿童也忘记了我是老师,只觉得我是他们的环境之中的一个同情的互助的伴侣,这才是今后所需要的教育。
深深理解学生比爱学生更重要,或者说,理解学生才是真正的爱学生。学习的路、人生的路怎么走,往哪儿走,孩子一定会以各种方式告诉我们,教育的根本节奏,就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
(二)还给孩子学习的权利
学校的目的不在于“上好课”,教师的责任也不在于“上好课”。学校的目的以及教师的责任应该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利,保障每一个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我们知道,课堂里哪怕有一个儿童的学习权利没有得到保障,就会出现厌学的儿童,那么,这所学校就不能说是尽了责任的,教师也不能说是尽了责任的。
叶圣陶说教育的原料就是孩子的本能,“顺应”本能,找到孩子学习的好奇心、兴趣点,就找到了学习的捷径。不过,我们更要记住法国哲学家阿兰在《教育随想》中的提示:“必须让儿童感兴趣。不过,不应当人为地制造兴趣。”“我们不应当跟在某些孩子气的行为后面,而是必须诉诸超越这种孩子气的愿望。”这真是至理名言。比如,“为家长洗一次脚”,从学校到媒体,基本是“感恩”教育的经典场面,可是这个场面引起“内心翻腾”的是家长而不是学生,谁在学习呢?而且,第一次“洗”带来的是震撼,是一种好的启发,做起来很有创意,若第二次……第n次沿袭运用,不仅没有新意,还让“洗”变味了,“秀”的成分多于其他。
所以,我的“感恩”班会课,想从“内心翻腾”开始,不再跟“脚”较劲,我们从“×××生命中的五位最重要的人”活动开始。
活动介绍:发给每人一张白纸,拿出一只黑笔。
组织者:生命中的至爱藏在心底,但今天请同学们“选择”最重要的人写下来,并写出他(她)对你产生影响的重要理由。
组织者:人生的曲折小径,要付出代价和牺牲,意外、悲伤不可避免,生命中的一位至爱保不住了,你要舍去一人。请你拿起笔,把五位中的一位缓缓地、毫不留情地涂掉,涂得不留痕迹,或者用刀子将他剜掉。
组织者继续:你的纸上剩下了四位至爱,还有一个黑洞。此刻,生活又发生了重大变故,来得更加凶猛急迫,你又有亲人保不住了,你必须再放弃一位。请三思而后行,这是命运的某种残酷,不管你有多少怨言和不情愿,请遵照游戏规则,用你的笔,把四位中的一位涂黑或剜掉……生命进程中你又要放弃一样宝贵的东西。
…………
直到剩下最后一位。
每一次涂黑,就是对心灵的一次拷问,对情感的一次考量。涂黑的过程中有同学拒绝、反抗,有同学叫嚷“老师,你太残酷了”、“心太黑了”。看着黑洞,有同学流泪了,有同学说“我想我爷爷了”、“我不能没有姐姐”……
“选择”折磨着孩子们的情感和思维,“涂黑”启动了一场有深刻情感体验、有思考价值的生命探索……孩子们主动进入孝亲、感恩、回报的循环思考中,脱去了“学习”的外衣,只剩下赤裸裸的情感,经历一次心灵颤动、情感拉扯、气质蜕变的体验。
结论:学习,是心灵的解放。
(三)与孩子一起享受旅行之乐
教育要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完整的人。如杜威期望的:所有个体都要通过个人努力为他人生命力的释放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叶圣陶说,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对于目前你所经历着的事物,发现旁意,也是触发。套用叶先生的话,活动贵有其实。当初“微变革”活动的出发点就是想以“活动”触发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思维,触发孩子们的天赋,触发更多旁意。
“微活动”也像所有的新事物一样,需要系列化、完善化,需要经验的积累、提炼,需要时间的打磨……经常会陷入迷宫,处处是黑暗,处处有死角,处处又有着无言的启示。人生中,事情的发展不会那么尽随人意。也许在寄望一个愉快结论的时候,家门口响起的咚咚敲门声,是来自坏消息的送信人。虽然恨不能用手揪住他的衣领连推带搡,可我明白他只不过在忠实地执行“现实”交代的工作。幸运的是,在“微变革”中为学生补回了过去教育一直遗漏的最珍贵一课:寻找自己的“人生梦想”。
不管怎样,我已经“跟着孩子”走在变革的路上,走完全程,比什么都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