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话说三遍:这是一本难得遇见的书,雅俗共赏、教学共说、文理相融,学生、教师、家长可以共读。再说一遍:这是一部写给学生的故事,写给教师的方法,写给家长的建议的书。
因为要写给学生看,语言深入浅出,语气亲切自然,为什么读、怎么读,为什么写、如何写,一一剥开,分层级说明,明白晓畅、劈肉见骨;更重要的是,每个观点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绝不强灌硬塞。尤其枚叔、王先生在与孩子们讨论问题时,总是耐心倾听,诚恳作答,从不疾言厉色,温文谦和,从来没看过他们发脾气,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个人榜样。即便是论理,也是语气语调轻松自然,论说顺情顺意,语言接地气。比如,每章节的题目绝不是“有效学习N讲”或“……学习法则”等,而是借用孩子的语言:“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文章病院”、“还想读不用文字写的书”,生动新鲜、活泼有趣,激起人探究的欲望。再比如,面对孩子们学习国文的畏难情绪(现在这依然是令教师头疼难解的问题),枚叔是如何诱导、疏放孩子们情绪的呢?
“中学里所教的是选文,所选的是世间比较有名的文章。或是现在的人做的,如鲁迅的《秋夜》,或是古时的人做的,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这些文章本来不为你们写作,是他们写述自己的经验的东西。你们年纪这样小,经验又少,当然看了难懂了。”“他们只写自己的内部经验,并不预计给你们读的。你们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从文字里去收得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你们不久就要成大人了,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将来才不至于落伍。”枚叔说了就拔步走出。
没有责怪,只有理解和尊重。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畏难情绪”本身,这种身教是孩子们最大的福气。但理解≠赞同,道理还是要透彻分析的,对孩子的学习疑问进行引导和帮助,在指导学习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学习、怎么做人。整件事情中几乎没有什么长篇大论的说教,只是在商讨对策。这也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一贯主张: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真正的学习是在没有比较心,没有压迫、没有恐惧的自由心灵之中才能发生。家长、教师的作用就是创设这种心灵自由的环境。
枚叔说了就“拔步走出”。应该是要留给乐华们和读者一个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即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情境示范:养成自主探索的习惯。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什么时机“拔步走出”?这意味着让孩子们自由:身体放松、思想休息、心灵解放,学习才变得自由。这可能是教师和家长都需要琢磨思考的问题。杜威说过,“引导不是外部强加的”。他强调引导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以最适当的指导方法进行,从而使学习的过程变得自由”。这本书里通篇体现的就是学习过程的自由自在自觉,感觉不到“学习”的存在。学习对于孩子们就是盐与汤的关系,尝尝汤是咸的,但却看不见盐的存在。
当然,书里的家长、老师、学生都是温和有礼的谦谦君子——叶先生理想中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学生好学,有教养,如乐华,离开了学校并没有离开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这样强烈的学习饥饿感是现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家长态度温和,有修养,有文化,助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家校和谐,相互扶助,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教师博学、民主、开放,眼界之高、胸怀之广都让我仰视。不过理想不等于空想,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当然,书只有与读者结合才能实现书的价值,作为教师读者,我看到了一本很好的“教学论”:内容安排切合教学中的困惑,层层推进,体系完整,思维缜密。我以为,“把它换题作‘中学生的三十二堂国文课’”,便是一本生动活泼的以国文为例的“教学论著”。
在书中,叶先生反复讲着一句话: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生活中间包含许多项目,作文也是一个。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学习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习惯,如阳光、空气一样自然地存在。
只要心灵自由,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