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读《文心》的感悟:触着了我的人生!貌似提醒孩子们怎样读与写,其实对我,一个普通教师,也很实用。尤其是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教师,读与写已成为我们日益疏离的一项基本技能。
朱自清先生说:“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总想创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对照一下,自己的读书与写作够上“苟且”的标准了。
日常教学生活中少不了写反思、写论文,这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一个项目,不可缺少的项目。闹闹嚷嚷的取消或淡化论文的提议,终于尘埃落定了。但这绝不等于不鼓励教师积极读和写,因为读和写是教师提升教学的重要手段、必备条件。叶澜老师强调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任小艾老师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能干、能说、能写。我认为,读与写是延长教学生命的保障。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自问:为什么“不爱读书”、“不爱写文章”?!是因为缺乏绚烂的生活吗?不,我每天面对“情节离奇,人物多变”的学校生活,经历是够了。不爱思考吗?每天绞尽脑汁地与学生“斗争”,“兵法”治班、“论语”治班,十八般武艺都试过,脑力是够了。可为什么喜欢说“不”呢?常见借口:“许多书读不懂,读不进去,吸收不进,对教学也没有直接帮助”,“没时间读高头大章的教育理论指导”,“我的教学案例很多,我的教学活动很有意思,没时间写”……“忙”,任务性的瞎忙是我教育生活的主旋律。
读书与作文实在是两件事,应当分别看待。普通人都以为读书就是学作文,作文须从书本上去学习,这实在是大错特错的见解。书籍原用文字写成,但不应只当文字来读,读书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内容意趣,否则只是文字的游戏而已。作文的材料,到处都是,并非尽在书中,专从书中去学文字,即使学得好,也只是些陈言老套,有什么用处呢?我劝你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
读书的体会我很深,以前我读书总是喜欢记住“观点”、“结论”,往往读得头疼,而且读过就忘。大部分的书甚至读到后边忘记前边,读书的趣味尽无。叶先生的触发论是我赞赏的。
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得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所经历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
其实,生命是短暂的,生活是复杂的,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对付生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彼此的“触发”,不断地“触发”,即人生意味着触类旁通的展开过程。比如,读书是一种“触发”,明白了命运多舛、人生无常。陈染说,读书就是与另一个自己相遇,与另一种生活相遇。读书可以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读书说白了就是读自己,与书的共鸣就是一种“触发”——触发一段记忆中的生活或情感。写作是一种“触发”,写的欲望往往来自生活的体验、感悟。写作者都是容易“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人。周国平说,能刺激你写作欲望的书就是好书,好书就有触发的功能。其实坏书有时也能刺激你写两句,触发你“写”的欲望。写作有时就是一种反抗、反叛,这是另类的触发。教学也是一种“触发”,“教”是为了“触发”学习的潜质,培养“触类旁通”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自然不需要教了……触发太多,重要的话也不能说太多遍。
整篇文章就是学习《文心》后的“触发”,发现《文心》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