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者开门见山,在学生阅读课文后要求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学生经阅读发现课文对于勒的评价或称呼语有:全家唯一的希望、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这个家伙,这个贼、这个流氓、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等。
接着,教者又提出分类要求:
请同学们把这些评价分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哪些话是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说的,并说说是什么情况,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请按时间顺序说。
这一问题可谓高屋建瓴,既从整体上将课文内容前后联系起来,又让人感受到教者的语境意识——在小说中体现为分析小说人物行为的“环境”意识。教者强调分类要根据人物称呼语出现的背景:相同的背景分别是什么,这种背景的具体情形又是怎样。学生在研读课文中发现:
“分文不值的于勒”“全家的恐怖”是在同一种情况下说的,因为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全家唯一的希望”“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是他们在接到于勒两封信以后说的。
最后几句话是在见到于勒时说的,当他们发现于勒是一个穷水手时,菲利浦夫妇就大骂于勒是贼,是流氓。
不同的背景对于勒的评价竟然差别这么大!教师借助这种背景比照,首先让学生感受到小说情节的发展变化:赔钱——盼、占钱——赶;有钱——赞;没钱——骂、避。
其次,帮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似陌路人。
最后,让学生体会到小说的主旨:金钱至上、世态炎凉等。
显然,教者的高妙之处就在于教者抓住人物称呼语出现的语境,将这些不同的语境因素有机联系起来,从小处着手,牵一发而动全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