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1979年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职业教育开始获得巨大的发展活力。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业务部门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要任务,积极着手筹备恢复和新建中等专业学校、技术学校。同时,为了改革不合理的中等教育结构,从1979年开始压缩、调整普通高中,并着手试办职业中学。
1978~1980年,全区先后恢复、新建13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其中一些新建学校填补了宁夏中专科类的空白。恢复和新建的中等专业学校有宁夏农业学校、宁夏农业机械化学校、宁夏煤矿学校、宁夏人民警察学校、宁夏建筑工程学校、宁夏固原农业机械化学校、银南农业机械化学校、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学校、宁夏供销学校、宁夏商业学校、银川市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宁夏体育学校、宁夏艺术学校。
1980年4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0年来中等专业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了中专教育在新时期的任务和如何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措施。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开始对全国中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重点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国务院又批转教育部《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纪要》。自治区教育局和有关部门积极贯彻《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精神,认真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1981年5月,自治区政府批转区教育局、劳动局《关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行署、市、县统筹兼顾,促进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意见》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了明确规定:(1)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2)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涉及劳动制度、干部制度、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在党中央统一方针、政策指引下,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各方面的力量统筹安排,具体实施。(3)改革现行招工制度,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4)充分调动各方面办学积极性。(5)要有计划地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师资。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银川、石嘴山、青铜峡首先恢复兴办了职业中学(班),开设烹饪、刺绣、理发、陶瓷、农业技术等专业。
1982年,自治区教育局下发《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通知》,要求:(1)改革普通中学(包括8所重点中学)高中课程,从1982年新学年开始,增设职业技术课(农村中学应增设农业技术课)。(2)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城镇改办一部分高级中学为职工中学(或职业班),已改办的可逐步扩大招生,欢迎各业务部门与学校挂钩联合举办所需要的职业学校。(3)各地视条件将农村有些高级中学和农垦、林业基地所办的普通高级中学改办为农业、林业、牧业中学。1982年,西吉、固原、平罗、盐池4个农业现代化基地试点县,应首先各改办一所普通中学为农(牧)业中学。(4)建议各地计划、劳动部门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组织各有关业务部门、厂矿企业单位开办职业技术学校(班)。
1975~1983年,全区开办职业中学、农业中学6所(其中初级农业中学2所),25所普通中学附设了职业班,共21个专业,65个教学班,2563名学生(其中初中1268人)。自治区机械、煤炭、电力、石油、水利、化工、轻纺、邮电、冶金、商业、建筑、交通等部门都办起了技工学校(班),不少学校已初具规模,成为职工技术培训的基地。1983年,自治区对已有中等专业学校进一步调整,宁夏供销学校并入固原农业学校;撤销银南农业机械学校;银川市人民医院护士学校与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学校合并,成立宁夏护士学校;新建宁夏司法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