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落实这一战略思想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如何发挥高等学校优势,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就是其中一项重要课题。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校办产业办好。以促进高校产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大力发展校办产业,自然也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

编者按: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着一场“经济要上去,教育怎么办”的大讨论。在讨论中,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发展教育,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必须确定“教育服务经济,经济依靠教育”的战略思想,并在实际中认真落实。落实这一战略思想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如何发挥高等学校优势,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就是其中一项重要课题。为引导大家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思索和探讨,下面为大家播诵张益禄同志的文章。

近几年来,我省高校在继续办好校办工厂、农场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把兴办校办产业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发展科技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如为社会提供技术情报,开展科技咨询和服务;组织技术开发和技术攻关,进行科研成果转让;开办科技公司或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办厂,共同研制开发新产品;合股经营或自办技工贸结合的经济实体等。目前高校产业正在我省异军突起,它不仅为解决学校资金短缺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成为我省科技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大力发展高校校办产业,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能够鼓励学校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潜力,进行科技开发,促进学校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它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促进了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从而使学校面向社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它在为社会服务、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学校提供了新的经费来源,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知识分子生活福利待遇。

高等学校在发展校办产业特别是科学技术产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高校是科技人才荟萃之地,有着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军;高校有着门类齐全、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层次高,设备精良等较为优越的条件;高校有着信息灵通,科技渠道流畅,便于相互渗透和交流的特点。因此,高校不仅是教学科研的中心,而且可以成为高新技术的辐射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群中心,发展校办产业特别是科技产业,有着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但是,校办产业大都资金短缺,基础薄弱。要大力兴办新的校办产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坚持以学校为依托,因校制宜发展的方针。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结构、规模性质、物质条件及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在进行周密调查研究、市场预测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校办产业的形式及发展规模。要因校制宜,扬长避短,避免一哄而上和盲目照搬的做法。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校办产业办好。同时,又要注意将校办产业同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工作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从而使校办产业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体系。

其次,要建立符合高校产业特点的新的管理机制。按照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原则,可以赋予校办产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并将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以促进高校产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适应新形势要求,高校应建立校办产业专门领导管理机构,并根据高校产业的特点制定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以加强学校对校办产业的宏观指导和管理。

第三,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保证校办产业在经济利益分配上的自主权,学校应将各产业单位利润的较大部分留归产业单位自行支配。校办产业也要借鉴社会上一些企业改革的经验,认真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倾向,在经济利益分配上拉开档次,对于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以调动广大产业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将必要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强校办产业的后劲。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大力发展校办产业,自然也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财政的支持,税收的优惠,人员编制的配备,有关主管部门的宏观协调和管理,校办产业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都应当妥善解决。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也是校办产业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燕赵瞭望》1992年5月27日,张益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