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试文化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极大抹杀

应试文化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极大抹杀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应试过程最普遍的表现是对相似题目的反复练习、重复练习,使学生都能掌握答题的套路,这种做法显然不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更不可能培养出与其相适应的智力品质。

单纯追求高的高考成绩为什么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对此我们可以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在心理学中,创新(innovation)和创造性或创造力(creativity)被视为同义词。林崇德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他认为,创造性的实质是“主体对知识经验或者对思维材料的高度概括,而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颖的层次和交接点”。他还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他指出,创造性思维有五个特点: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活动基础,思维加想象的内容,有“灵感”表现,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统一,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合。而创造性人格包括五个特点: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性,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等需要的表现形态;刚毅的性格;良好的习惯。[14]应试文化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抹杀主要表现在应试的过程和对结果的追求两个方面。

目前应试过程最普遍的表现是对相似题目的反复练习、重复练习,使学生都能掌握答题的套路,这种做法显然不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更不可能培养出与其相适应的智力品质。在思维上这种做法不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独特”性。这种反复机械的训练虽然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刚毅的性格,甚至培养起扎实做题的习惯,但没有创造性思维的配合,构不成创造性人才,况且“扎实做题”的习惯,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还不一定是好习惯。

应试文化对结果的追求是尽可能高的高考分数。优质学校的高分学生,其高考成绩大都在650分到710分之间,面对750分满分的极限,应试的目标是使学生的分数无限接近满分。这必定促使学生去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和可能给出的答案,使自己所答出的内容与标准答案一致。这显然有悖于“新颖、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要求,更谈不上去培养分析思维、发散思维,也就无所谓“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统一、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合”。可见,在高考成绩接近满分的学生中,越是高的成绩获得者,其创新性意识更可能越差。多年来大家一直追踪调查,并不断诟病的高考状元,其后续发展较差的事实也得到了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