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行高中新课程,在全校实施“七环节”教学之后,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是石家庄一中发展的需要,是落实“生命的教育”办学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必然诉求。因此我们认为,在石家庄一中构建生命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1.“七环节”教学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七环节”教学的实施,使我校课堂教学的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特别是动摇了每一位老师原有的教学信念,使老师们都知道了应该怎样上好一节课,学校对一节课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当今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怎么教。可以说,“七环节”教学推动了石家庄一中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必须看到,实施“七环节”教学六年来,真正以“七环节”来设计和教学的课,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还不高,甚至有个别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本不按“七环节”的要求来备课和上课,只是在有人听课、学校检查等情况下才勉强模仿使用。由于平时不用,对“七环节”教学的思想、内涵和操作环节理解粗浅,在模仿使用时,漏洞百出,教学行为难以体现模式的思想,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以讲为主,以教师的意愿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被动听讲。
这种状况,反映出我校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思想比较落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由此造成我校的课堂教学方式整体上,无论在全市范围内还是从全省来看,都是比较落后的,与我校的地位和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学校的目标是不相称的。
2.铲除学校课堂教学方式落后的积弊,形成新的学校核心竞争力
困扰我校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积弊就是教师习惯于先讲,学生跟着老师的讲解后学。因此,借课堂教学信息化,iPad引入课堂之机,推行先学后教,彻底改革学校课堂教学的模式,构建起体现学校“生命的教育”办学理念的生命课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取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选择材料、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同伴互助、小组合作、共同提高的成长过程。这无疑构成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会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亮点。
3.促进教师成长,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再上台阶
改革课堂模式,要录制微课,要整合教材,需要将一节课的内容划分为板块,提出供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的任务或问题。这需要教师以全新的视角来研究课程标准和钻研教材。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就必须要组织、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迫使老师们去研究、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掌握小组的管理和课堂上小组活动成果的利用。所有这些由于课堂改革引发的需要教师做的新型工作,对教师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做好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对教科书、学科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行为的价值等进行学习和研究,这无疑是一次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升的极大促进。
4.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提升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必定需要新的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微课的开发、连排课的安排和使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教师的备课、教师的培训等等都是全新的教学研讨、教学组织活动,学校必须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模式,成功的解决这些问题无疑会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5.提升学校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水平,使课堂上教与学的形式和行为连接次序更接近于、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本质
课堂上,在教学内容确定后,决定教学成效的核心问题是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行为教,学生采用什么行为学,更深刻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行为之间是如何连接的,即教师的一个教学行为之后,接着的下一个教学行为,再接下来的一个行为等等是什么行为,持续多长时间,就决定了学习的成效。而基于微课的课内翻转课堂的实施,实质上要改变的就是教学行为之间的连接关系。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这无疑会提升我校在课堂教学研究方面的科研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