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教学行为始终处于理性之中呢?
在学生面前,当面对教学和管理的任务时,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外乎两大类:习惯行为和有意行为,前者是教师在生活和教学中自然形成的条件反映,当同一种教学现象出现时,一位教师会下意识地总是用同一种行为方式来做出对应,往往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和选择;后者则是教师经过思考、辨析后做出的行为,是教师教学思想、观念与现场教学情境结合后的产物。有意行为和习惯行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意行为经多次重复、长期沿用后会转化为习惯行为,虽已习惯的行为,在某个教学节点(自我反思发觉,或同伴指教)后,可能变为有意行为。
无论习惯行为还是有意行为,都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不是理性的。因为就是经过教师思考、选择的教学行为也不一定符合教育规律,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与教师本人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行为操作水平,对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与其教学机智都有关系。
要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始终是理性的,就要依靠对教学行为的不断观察、研究和反思,通过教育科研认识不同教学行为在不同教学情境下的价值,使得教师在面对复杂多变、生动灵变的教学现象时,都能做出恰当的选择。着眼于教学行为理性化的教育科研有多种形式或者说方法,在一线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有四种:
1.思辨
思辨就是思考辨析,面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就是思考,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就是辨析。对教学行为的思辨,是教师在体验和观察的基础上,应用自己掌握的教学理论,根据行为目的,对行为价值实现情况的对照、分析。一位有思辨习惯和能力的教师,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趋于理性,特别是有意行为。
2.辩论
辩论就是教师间围绕教学行为价值的讨论、争论和分析,是在教师个体思辨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教师间观点和意见的相互沟通、交流,对教学行为与行为目的关联度的分析。辩论是建立在集体课堂观察和个体思辨的基础上的,面对大家共同关注的教学行为,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诱导,同伴间相互的争论,往往比个人的思辨更深入、更透彻,更能使行为理性化,特别能促进习惯行为的理性发展。目前各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实质上就是一种辩论。有观察、有主题、有深度的教研活动,可以集大家的经验和智慧,综合应用各种教学理论、教学主张,教师就能够通过思考,辩论行为的价值。
3.统计推理
对于思辨和辩论无法肯定或否定,无法判断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对教学行为的系统观察、统计,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做关联分析,来找出教学行为与教学目的间的关联性,从而确定教学行为的价值,由此推理确定在什么情境下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是最有效的。在这里,观察的设计、统计的方法至关重要,也是这种形式的教育科研中最需要研究水平、最难突破的关键点。统计推理对习惯行为和有意行为都是很好的促合理化方式。
4.教学实验
对于明确的某两类或几类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当我们难以区分其优劣时,可以设计实验项目,通过有意的不同教学行为的定期实施,在实验结束时获取行为目的的实现情况,由此推理确定不同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确定不同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价值大小,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选择教学行为提供实证支撑,推进教学行为的理性化。
在学生面前,不假思索,没有实证基础,随意而为的行为,往往是低效率的,甚至对学生造成伤害,是生命课堂所不能容许的,更是与“生命的教育”理念相违背的。作为教师,只有依靠教育科研,依靠校本教研,应用一定的方法,不断反思、研究每一教学行为的作用原理、价值取向、意义环境等问题,掌握不同教学行为与各种教学情境的相互关联,才能不断地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趋于理性,这就是教学行为的优化,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生命课堂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