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向教师推荐文章阅读,是石家庄一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系列的措施和活动之一。几年来,学校的干部、教师定期地把自己认为值得分享的好文章贡献出来,大家一起阅读讨论的文章总数达到了两百多篇。
我也向老师们推荐了多篇阅读文章。通过书写推荐理由,就文章的主题与教师们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与教师们讨论了多个当下的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学校工作中的疑点、难点问题,这实质上是以信函形式呈现的与教师的思想交流、育人方法交流、教育情感交流。在这些推荐信中,我都以推荐的文章主题为焦点,引用、评析了文章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观点,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激发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做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我从自己写出的百余篇推荐理由中,选择了三十一篇,呈献给大家,一是让大家对这些热点问题再做讨论,二是就这些问题的见解征求大家的意见和批评,求得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而这三十一篇推荐理由,涉及教育教学多个方面的问题,覆盖面广但都很简短,简要说明了被推荐文章的核心观点和为什么值得大家一起阅读,有的还谈到了在阅读和讨论中应注意的问题。下面就以被推荐文章的题目作为推荐理由的标题一一列出。
第一封:为学与做人
在开学大会上,我们提出了“人人都做教育家”的号召,意即经过大家努力,从一中大门走出去的教师,人人都懂教育,人人都对教育教学的现象、事件能有一个正确的看待和认识,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人人都能以合乎规律的方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我想,这一号召虽不能期望马上实现,但过几年,我们当中一半的人,一多半的人,绝大部分的人都能实现。那么,做教育家需要什么基本条件呢?一是做人,二是懂教育。再有,如何做人?如何去把教育搞懂呢?
我查到了自己曾阅读过,且感到收获颇丰的《为学与做人》一文。这是梁启超先生晚年(1922年)在苏州对青年学生的一次演讲。
文章围绕我们去学校“为的是学做人”这一主题展开。提出人达到智、仁、勇三达德状态,才算是圆满发达。接着阐述了什么是智者,什么是仁者,什么是勇者,提出教育要“智育教到人不惑,情育教到人不忧,意育教到人不惧”。然后文章详细地阐述了人怎样才能不惑,怎样才能不忧,又怎样才能不惧。文章在最后问读者“我们拿这三件事作为做人的标准,请诸君想想,我自己做到哪一件?”尖锐地指出“贩卖知识杂货店”的教育使做学问的人的前途不寒而栗,批评了教育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成人”的过程的做法。
读罢此文,感到就如像是在对当今教育的批判,又是在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教育。文章虽成文于近一百年前,但通俗易懂,环环相扣,与当今教育和人的成长甚为适切。今推荐给大家,请阅读,一定会对大家思考做人与做学问的问题有所启发,并对教育家在一中大院内成批出现有益。
请大家在忙碌中静下心来读一读一百年前的这篇文章吧。
第二封: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都是读书人,但我们未必人人都能坚持每天阅读。
我们自幼上学,小学、中学、大学,已经读了不少的书。现在都工作了,并且每天都很忙,为什么还要坚持阅读呢?
原来,阅读是人之所以为人,是人区别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重要标志,是修炼自身的重要方式。不阅读的人实质上是“五谷与酒肉饲养的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经常阅读的人“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了一种气质”,这种气质会使与其接触的人感到一种神采,过目不忘,永记心中。阅读“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神采奕奕,好不让人仰慕”。
正如本文作者曹文轩所说,“阅读的生活与人生,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不阅读的生活与人生,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看来作为教师,“阅读应该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寒假到了,在这个举国共度的节日里,你打算读点什么呢?
曹文轩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几年前我曾在北京大学亲耳聆听他的授课,受益颇丰。在本学期的最后一周,特将最近他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这篇短文推荐给大家,请大家阅读体悟,定有收益。
第三封: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我校实行“七环节”教学模式已多年,对其中的“合作学习”的专题研究也已经一年多了。我们看到很多课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教学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备课的着眼点发生了变化,有的班主任老师把课堂小组与班级日常管理小组合并,将学习、纪律、卫生等统一起来……所有这一切探索都为教学成绩的提升搭建了平台,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师生生命价值的实现,我们在践行着“生命的教育”的办学理念。
作为对我们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和总结,今推荐十年前发表在《教育研究》杂志上的《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一文。该文被公认为是开启我国大规模研讨合作学习的引领性文章,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学习的一些原始性的基本理念,其中有的我们已经将其变为了现实,有的我们在探索中做了调整,有的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努力实践。尽管本文有一定的理论性,但语句通俗,内容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相信通过大家的阅读,对从源头上梳理和反思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效率有很好的引导和启发。
第四封:他为什么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孤独者
通过两年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互相监督,大大提高了监管力度。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我校很多班级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如田莉莉老师在教学年会上介绍经验,田老师班级将小组合作与班级管理相结合,使学生体会到了更多的喜悦,提高了自信心。然而通过听课、座谈发现,我校的合作学习也存在许多尚需解决的问题,如有些优秀学生不愿参与讨论,因为他们在小组中只承担“奉献”的角色,很少能获得帮助,感到“吃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现推荐2 0 1 0年第1 1期《中小学管理》中《他为什么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孤独者》一文,供大家研讨。
第五封:展示是单一集中型对话吗?
一个完整的小组合作学习行为过程一般为:“任务问题—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展示交流—教师概括提升。”在这一行为链条中,展示交流是最重要的一环,是将小组学习的成果与全班共享的平台,也是教师评估、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的重要机遇。展示环节的效果既能影响全班学习的成效,也能影响到下一轮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动机,因此说,它是最重要的环节。
那么,如何做好课堂上的展示交流呢?《展示是单一集中型对话吗?》一文,用三位老师的观点和做法给我们呈现了做好课堂展示的途径和方法,对我们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启发意义。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同行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已达到对其中每一环节操作策略的层次,不再是讨论合作学习该不该进课堂,能不能促进学习的问题;二是三位教师所谈的展示都只是用黑板,而对于我校,实物投影也是很好的方式之一。
第六封:教师的阅读时间从哪里来?
为了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教师的生命价值获得实现,我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我们从多个维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鼓励了多个主题性教师共同体组织的形成。
“校本教研之阅读与思考”就是众多教师成长促进工程项目之一。通过每周一篇文章,每学期一本书的阅读活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然而同全国的高中教师一样,我们也面临着工作与阅读、家务与阅读等时间和精力上的矛盾。教师的阅读时间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在不断地挤时间、找时间在回答这一问题。
中国教育报《教师的阅读时间从哪里来》一文,并没有直接回答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如何挤时间的问题,而是从阅读的需要,阅读的内在动机,阅读的乐趣等方面阐明了阅读时间不仅是硬挤出来的,更是由教师个人生存的内在需要找出来的;提出阅读离不开内在动机、教师要在阅读中享受思考的乐趣、阅读是一辈子的事三大命题;指出“被阅读”,外力强加的阅读是不会使自身收益的,而知性阅读则是教师提升其教学生命质量的平台,是专业成长之途径,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在于一辈子都在学习、思考。
本周将此文推荐给大家,同时附上《中国教育报》评出的“2 0 1 1年影响教师的一百本图书”中最具影响力的十本之简介,相信大家一定会从中受益。
第七封:什么样的教师最受学生喜欢?
今年5月4日,教研处张帆主任曾给老师们推荐了《为什么,这样的老师不受欢迎》一文,文中指出了“照本宣科满堂灌”“拖堂抢课抢时间”“以分论人”“不尊重学生”等几种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行为,相信大家读后会深受启发。
新学期伊始,今再给大家推荐中国教师报《什么老师,最受学生喜欢?》一文,文中提出了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八个画像,分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指出“在学生的成长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是一位教师受学生喜欢甚至感恩的重要原因。
建议教师们将两篇文章一起阅读,对这一问题做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并付诸实践,都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第八封:用不同方式追寻真理——两位诺奖得主关于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科学与文学是两个旨趣不同的研究领域,从我们的理解来看,无论是视角、方法、思维方式,还是研究所置根于的层次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用不同方式追寻真理——两位诺奖得主关于科学与文学的对话》一文却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高角度、大视野地对科学与文学的相同、相似与不同进行了论说。在两个领域各自都走向了顶峰的两位诺贝尔奖大师,通过对话向我们阐明了“科学与文学,一个重在发现,一个重在创造,二者不断交融,互相促进,任何一方都能帮助另一方获得更好的发展”的文理哲理。
本周将这篇文章推荐给大家,相信对于理科老师对科学的理解,文科老师对文学的理解,以及对于学科间的相互理解,对于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的理解都会有深刻的启发,也会对我们在教学中追寻学科的本质,用学科的魅力和哲理启迪学生大有裨益。
第九封:首席教师:以自我成长带动群体成长
教师节的余音还响在耳边,教师节的韵味还在校园里回荡。表彰优秀教师、颁发高考奖、命题奖,为教龄二十年、三十年的教师颁发纪念奖,颂词、鲜花、彩带……
在所有这些夺目光彩的背后,在所有这些外显荣誉的核心,都有同一个主题——教师的专业成长,或者说这些荣誉都是,都应是获奖教师专业成长的结果。
正是这一道理,才使得教师节成为一个每一位教师思考自己专业水平的节日。不知道这些日子里作为一中人的你是如何评价、反思自己的专业水平的,处于什么状态?下一步如何发展?
本周要向大家推荐的是郑杰的一篇文章《首席教师:以自我成长带动群体成长》,文章以访谈的形式呈现,对家庭教育中“家长”这个首席,教室中“老师”这个首席,教研组中“组长”这个首席等进行了分析,实质上提出了“任何教师在一定的群体中都有处于首席角色的时候”的观点,“专业成长中心的首席、团队建设中的首席、校本研修中的首席”就是作者对一位优秀教师内涵的理解。
文章还讨论了教师的独立学习、交互学习及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教师的个人理论,教研组长的职责等问题,介绍了作者本人的个人工作坊的组成、运转等方面的内容。
文章篇幅不大但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是一篇叙述教师发展的好文章,同时也是作者新出版的《首席教师》一书的书评。相信关注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师一定能从中汲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助力于自己的发展。希望有兴趣的老师购买《首席教师》一书,以进行详细的学习和研讨。
第十封:发现那些隐藏于经验之中的规律
三年前,我们开始投身于高中课程改革,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对“七环节”教学的探讨和落实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年来我们进行过数不清次数的观摩、研讨、学习、反思,我们的课程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这一难点,我们进行了专题性的研究和攻坚。现在,许多老师不仅将这一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还在班级管理中创造性地采用了小组集体评价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和管理的效率。
我相信,所有教师对自己的探索、对同伴的实践、对本组教师的尝试、对我校教育和管理的变化都有深刻的印象和感性的认识。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创造性探索之后,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理性的反思,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带有规律性的上位认识,既是对实践和经验的总结提升,又是促进自身成长的最重要手段,更有从实践到理论、把实践变为理论,从而丰富理论的强大功能。所以,建议教师们共同把这三年来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认识进行反思并做出提炼,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那么,如何去提炼自己并将之上升到理论呢?中国教育报《发现那些隐藏于经验之中的规律》一文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案例。文章用四个案例,从四个角度对全国范围内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反思性提炼,提出了“新课程呈现出的六个趋势”“新课程不能忽视的七个关键词”“建设高质量课堂有一定之规”“选择适合实际的行动路径”四个命题,并用各自的若干个子命题进行了论证和丰富。文章的四位作者也各具特色,周彬是华东师大教授,多年来专注于课堂教学现象的剖析,韩立福是中央教科所研究员,鹿泉一中的课堂改革就是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的,赵小雅是《中国教育报》记者,曾主持、策划、报道、评析过多个教育教学热点问题,齐志海是一位校长,能用关键词来对教学实践进行提炼,很值得我们学习。
相信大家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不仅能直接学习到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方法,更能悟出对教学实践进行提炼、提升、概括的方法、策略和思维途径。
第十一封:该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
课堂的本质是活动,课堂是由活动构成的。我们在设计课堂时,实际上就是在设计一个个的师生活动,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实际上就是在组织和参与一个个的活动。那么,课堂活动该如何设计和组织?什么样的课堂活动是有效的,什么样的活动又是低效的,甚至是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
《该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一文分析了学校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创设有效课堂活动的基本原则,论述了有效课堂活动的四个设计维度:活动品质、活动方式、活动主体、活动条件,从深层次阐述了有效课堂活动的特征,对我们日常设计和组织实施课堂活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相信老师们通过阅读本文,能将文中的观点和建议,应用在自己的日常备课中,为我们探索生命校园中的生命课堂提供支持。
第十二封:高效课堂的四个要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是我校每一位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而扎实有效地落实“七环节”教学法,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那么如何做到扎实、有效呢?《高效课堂的四个要件》一文为我们提供了判断一节课效率高低的四个思考维度——学生的收获大小、耗用时间多少、收获获取途径和每位学生是否都达成目标。文中还详细论及了“先学后教”“先教后练”教学方法的利弊,“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率特征,以及将目标落实在每一位同学身上的操作方法。
王敏勤教授是目前活跃在我国课堂教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是他对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教学模式的深入比较研究,掀起了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新一轮浪潮。他在文中所提到的观点与做法对于我们探索如何落实“七环节”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故此向大家推荐该文,望能引发全体教师的进一步深入思考。
第十三封:高效课堂的“艺术”和“技术”
上周,我们一起阅读了王敏勤教授的《高效课堂的四个要件》,文章从课堂的外观形态的视角提出了高效课堂应具有的四个特征,对我们分析、思考和认识自己的课堂效率有很好的启发。本周再向大家推荐《高效课堂的“艺术”和“技术”》一文,文章也是在谈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但是它从课堂的组织和操作的视角,给我们描述、分析了怎样才能建立起高效课堂的教与学活动,如何促进课堂的生成,如何构建有效的小组活动,如何编制学案,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落实等。李邴亭是《中国教师报》的著名记者,专注于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曾研究并写出过多篇有深度的有关课堂教学的报道和文章,上学期教研处曾向大家推荐的《九大“教学范式”解读》一文就出自于李炳亭之手。相信《高效课堂的“艺术”和“技术”》一文,一定能对我们进一步落实“七环节”教学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益。
第十四封:课堂的“放与收”
上周,我们读了《打造“收放自如”的高效课堂》一文,文章通过三个教学案例和课后教师的反思,为我们阐释了如何在教学中做到收放适度、科学高效。但这还不够,如何从理性的高度来思考和看待课堂中的收放操作?本周为大家推荐《课堂的“放与收”》一文,供大家在一个较高的层次思考和讨论。
《课堂的“放与收”》一文,对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放与收”的含义做出合理的解释,还指出在课堂的收放之间的过渡环节是“扶”,放与收因为“扶”而呈现得更加自然。课堂中的“放”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而是围绕一个“核心目标”进行,不能跑偏,偏了要即刻收回。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风筝和线的关系,风筝无论飞多高,它的生命都受到线的牵引。文章对如何实现课堂的收放自如做出了解答,并提出“教师介入,四放四收”“收放适度”的观点。“放”要放得洒脱,“收”要收得及时。课堂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阵地,教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收放自如,课堂就会因收放自如而精彩。
在实践的基础上,再从理论的角度阅读这篇文章,相信大家会有各自所需的收获,成为自己再成长的阶梯。
第十五封:鹿泉一中:闯关高中新课改
作为我们的近邻,鹿泉一中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他们在校内推行“两阶段、八环节”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备课采用“确定目标,转化问题,设计检测,完成预案”四个环节;课堂教学采用“学生自学,展示交流,师生总结,巩固拓展”四个环节。为了适应这八个环节,他们改革了教师备课的程序,还彻底把教室内学生的座位改为了小组合作的方式。从而创建了全新的富有自己特色的“学生先学、先讲,教师后补充”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之初,大家都对未来高考成绩不免有些担心,然而改革后的第一届高考,即2009年的高考,鹿泉一中的成绩不仅没有下滑,反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鹿泉一中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强行变换教室内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逼迫每一位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自己已熟练的备与教的模式,需要老师们何等的勇气与付出;新模式中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是那样的沁人心脾、令人鼓舞。“假如同样收获了八百斤粮食,改革后的粮食已经是‘绿色’的了,与改革前的八百斤已有了质的不同。”省教育厅杨勇副厅长的这句话是最好的对改革价值的概括。
最近,鹿泉一中启动了课堂改革的第二阶段,将一周的教学内容统整为一个学案,进行以周为单位的单元式教学,但八环节的基本格局依然存在,体现了他们为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而不断探索的精神。
本周三,我校将有部分教师亲赴鹿泉一中听课交流,特此将这篇《中国教师报》2009年7月1日的报道推荐给大家,目的在于结合我们的亲历和现场观察反思、谋划自己的课改之路。
第十六封:面对课堂的深度与宽度,我们何去何从?
我们本来已习惯并掌握了每一篇课文、每一节的教学深度,但新课程的模块结构又把课堂教学深度的把握问题,摆在了每一位“拓荒者”的面前,使我们不得不去从学科的本真与价值视角去做本源性的思考。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让知识根植于鲜活的社会现实,这又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宽度。面对有限的四十分钟,面对有限的几个四十分钟,我们该如何去把握课堂的深度和宽度?读了《面对课堂的深度与宽度,我们何去何从?》一文,我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引领我以更宽阔的视角、从更深刻的价值取向去反思和讨论这一问题。现特将该文推荐给大家,以期引发新的论争。但不论作者说什么,不论未来的高考评价对知识的要求有多深,我坚信,在高中教学的起始阶段,让学生认识每一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认识其在人类进步过程中的地位与价值,体悟学科的韵味,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科兴趣,这种兴趣不仅能作为其未来繁重备考学习的驱动力,更有益于学生一辈子的生涯与幸福。
第十七封:探寻“翻转”背后的教育逻辑
翻转课堂是一个新的话题,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上学期我们曾读过几篇有关的文章,在2014年年底举办的教育教学年会上,我们还研制、观摩了张海江老师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课例。可以肯定的是翻转课堂是我校今后课堂改革的方向。
本周给大家推荐阅读的《探寻“翻转”背后的教育逻辑》一文,在“热”中对微视频、对“翻转”做了“冷”思考。华东师大的王斌华教授详细分析了微视频的长与短,指出了微视频的特点和最擅长解决的问题,以及其天生的局限性;四川泸州教科所的许文刚老师在文中指出了“翻转”的两种错误倾向,并提出了学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三个条件;成都树德中学的朱琨老师则以一节数学课为例,指出了翻转课堂的四个优势,提出了他在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遇到的三方面困难。
整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为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仔细分析了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的优势与操作困难,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但请大家注意,本文中谈到的翻转都是将学生自学的环节翻转到课前,而我校正在研制的则是课内翻转,与文中所说翻转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就请全体教师结合这篇文章来仔细讨论和设计我校自己的翻转课堂吧!相信大家一定会收获颇丰。
第十八封:“翻转课堂”: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
老师们,高考过后的本周三下午,教研处将组织全体教师讨论下学期即将在高一年级首先试行的“翻转课堂”。故向大家推荐《“翻转课堂”: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一文。
文章的四个部分讲述的是目前我国多数学校实施“翻转课堂”的模式,即教师在课前把学习任务布置给同学们,同学们在课前通过看课本,观看微视频完成新内容的学习。课上只是就学习的收获、问题进行小组内、小组间的交流和一起进行反馈性学习。也就是说,这种“翻转课堂”是将课上的学习过程翻转到了课前。
我们学校研制的是在一节课的课内“翻转”的课堂。大体操作是: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确定了学案,上课后教师进行简单的陈述、交代学习任务。然后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进行自学,此时,他可以阅读课本、教辅书,也可以通过关键词在每人一个的iPad上搜索相关的微课、图片、文字材料进行学习,在完成自学后,进入小组交流环节,通过合作学习消灭自学的遗留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学习结果,再由教师概括、提炼得到学习结论,若时间充裕,可再安排反馈练习。
在一节课中,随学习任务的大小不同,这一循环可以是一个或多个。iPad的作用可以是观看微课、图片、文字材料,也可以布置练习,学习成果也可同步反馈给老师和全体同学。
我们学校要实施的“翻转课堂”与其他学校最大的不同,是在课堂内实行先学后教,课堂外的,或者说课后的练习、辅导等学习活动基本不做调整。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生自我学习过程和秩序的干扰,更不会影响学生的其他生活,因而实施难度也不大。当然这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高水平的执教。
所以本周请大家阅读《“翻转课堂”: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一文,来对比讨论我们自己的翻转课堂吧!
第十九封:十年了,美国“不让一个孩子落后”了吗?
上周美国宾州Schullkill Valley学区师生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讨论美国基础教育现状的平台。特别是学监Lausch博士与我校部分教师就中美高中教育的异同所做的报告和互动,更使我们深刻了解了他们的教育体制和学校管理策略。
这一周美国朋友将离开我们学校回国,但对美国基础教育的讨论、对我们教育制度和方式的反思不会停止。故本周再推荐《十年了,美国“不让一个孩子落后”了吗?》一文,请大家阅读。
十年前,也就是我国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同时,美国政府颁发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启动了美国公共教育的改革,其目的是解决美国的基础教育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部分学校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目标是建立统一的考试评价体系,用考试成绩给学校排名,以此督促表现欠佳的学校重视学业成绩,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到应有的知识。
十年过去了,这样一个在我们看来似乎已经实施多年的大家熟知且公认的评价体系,在美国的实施却困难重重,出现了种种问题。是啊,十年了,我们在致力于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在试图用标准化考试“不让一个孩子落后”,他们真的实现这一目标了吗?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问题和困难呢?教育到底该如何办呢?请大家阅读和思考。
第二十封:从中美文化的差异看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关注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在这一方面我们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更为全社会所认可。
创造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在当前教育改革和高考招生模式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光荣使命。虽然我们的创新英才班还只是实验,只有少数教师任教,但思考与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却是每一位一中教师的职责,努力培养和提升每一位一中学子的创造力是每一位教师之所以为一中教师的根本原由。
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该从哪些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的文化特征又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我们又该从国外的教育中学到哪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从中美文化的差异看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一文给出了创造力的基本定义,还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求异”,“过分注重外在评价,而放弃内在标准恰恰是创造力的大敌”,“儿童享有充分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自由,正是创造性人才的突出心理特征”,“教师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而非从众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人格品质”等观点。这对我们思考和探索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为我们英才班课程的开设,更好地实施英才培养计划提供理论支持。
第二十一封: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无论是教学、课堂管理,还是班级管理、活动的组织,其本质都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处理,都是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矛盾运转。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发生冲突是不可怕的,恰恰是在冲突中如何去应对和处理是最棘手和关键的。
教师作为闻道在先者,作为代表国家和学校行使教育任务的冲突参与者,对矛盾冲突的发展和最终解决方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之教师是冲突各方中唯一有着教育专业背景,具备专业资质的社会人,应该站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参与和引导冲突向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方向发展,这又需要教师的智慧和专业水平。
《大多数矛盾冲突没有必要》《肚里能撑船的刘主任》《互逆与共生》三篇文章组合在一起给了一个核心话题,那就是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做好班主任,本周特别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引发对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和争论。
第二十二封:他们为什么“反对”父母
这一周,我又要挑头引发大家来讨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教育自己的孩子与教育别人的孩子(学生)总归不一样,有较大的差异,但原理是相同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同时能把别人的孩子教育好也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注意,我这里指的不是一定要考高分),那才是作为教育家的一中每一位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我推荐给大家阅读的是由三篇文章组成的一个主题鲜明且一致的《中国教育报》的一个整版。在《他们为什么“反对”父母》文章中,向我们透露了鲜为人知的代沟冲突、子女心声,会使我们更加了解孩子,了解学生的内心。而在《读懂孩子才能少些误解》一文中,专家给我们提出了处理好与孩子关系的三条建议。告诉我们如何才能不“祸害”孩子,如何走出孩子们“父母皆祸害”的阴影。而《父母是一个不可能完美的职业》则告诉我们做父母是需要知识、能力、技巧,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其实更需要“上岗”前的培训和“上岗”后的进修,做父母比做老师还要难。
由此需要大家一起思考和讨论的是:
(1)如果我们已为人父母,那么我们了解多少自己孩子的内心和愿望呢?如果还尚未被称为爹娘,我们又在多大程度上认可、了解自己父母的养育之情呢?我们今后应该如何去做呢?
(2)作为教师,我们与学生之间有类似文中说到的代沟问题吗?我们用自己的好心“祸害”孩子们了吗?
老师们,我校的老师都在写“我的教育故事”,“帮助了学生”可以写,“将差生转化”可以写,“建设好了一个班集体”可以写。同时,我认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或亲戚朋友的孩子也要写。好心却“祸害”了孩子,“祸害”了学生的更要写,因为那是更生动的教育故事。就让一中的教育家们在读别人和写自己中,幸福地享受自己的教育生活吧!
第二十三封:淡定是可以修炼的
我们每天都很忙,要上课、看作业、辅导,要照顾家人,处理与亲戚朋友有关的事务,我们还要学习、进修、参加教研活动,促进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可是在忙碌中,总会遇到,甚至经常遇到不顺心的事。学生不听话,多次不完成作业,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做事说话不注意,损伤了自己的利益甚至自尊,孩子给惹了麻烦,精心安排好的工作计划被突如其来的年级、学校的任务给打乱了,不参加活动学校还会网上公布名单,还得补会……于是,我们很容易被激怒,被带入不好的负面情绪中。其实,无论我们情绪的好与差,这一天都会过去,明天一定会到来。因此,情绪的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本周向大家推荐《淡定是可以修炼的》一文。文章建议当一个人处于难以克制自己发作的情绪的境界时,要看到负面情绪,允许负面情绪,不抗拒并接受负面情绪,以后释放负面情绪。文章还讲述了“情绪平衡法”的具体操作。相信大家都能从文章的阅读获益,修炼成一个“淡定”的人。
第二十四封:家庭教育有了“国标”
上个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大家可以方便地从报纸上、网络上找到。《指导意见》明确了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价值,指出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主体责任,使得家庭教育第一次有了正式文件指导,有了应执行的标准。
本周向大家推荐《家庭教育有了“国标”》一文,文章简要解读了《指导意见》的基本内容、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目标,提出了家庭教育三条标准的具体内涵,解读了《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在家庭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以及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形成合力,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的办法与途径。
附带向大家推荐《中国父母为何大多不爱学习》一文,此文是家庭教育误区之一的案例,结合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再来体会《指导意见》要求做好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我相信,老师们学习《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并结合这两篇文章的阅读,不仅能正确认识和提升自己作为家长(或未来的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还能有利于分析班级里的学困生、问题生的问题所在,更好地与家长们合作,更高水平地指导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如何与学校一起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大。第二十五封:学生自主学习要培养三种核心能力
“自主学习”是一个谈了很长时间的术语。其内涵丰富 ,不同的专家、教师有不同的理解。福建师范大学的余文森教授将其概括为三种核心能力,即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使“自主学习”的含义清晰、具体,也为教师在实践中落实自主学习提供了操作抓手。故本周特将《学生自主学习要培养三种核心能力》一文推荐给大家阅读。
余教授指出,课堂上,教师是否能“引导学生完整地、全面地、独立地阅读教材”,是教师是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外显表现。对教师来说,那就是“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读懂的内容,坚决不教不讲”。
余教授又说,“学生是否在问题中学习,是一节课是否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标志”。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余教授还说,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本文中余教授给出了学生反思的具体内容,而且将三维目标各自对应的反思内容予以了具体化,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三维目标很重要,而且可直接应用于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这篇文章表面看似乎是一篇理论性的文章,但细读起来又发现其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可谓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相信大家读后定有收获。
第二十六封: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
你在教学中遇到过“讲了也不会”的局面吗?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情况的?当然,最简单的办法是再讲一遍。可是,若再讲一遍,学生还是不会怎么办?
但我在这里更想问的是,为什么讲了也不会呢?是学生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既然教是为了学,学生学不会一定是教出了问题。如果这个内容一定要通过讲的方式让学生学会,那一定是讲的起点、讲的内容结构或讲的方式出了问题。但更可能是,这个内容不适合于讲,适合用“讲”的行为以外的教学行为来完成,这就是具体教学情况下的教学行为的最优化问题,很值得大家研讨和实践。
《人民教育》杂志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谈的都是这个问题。第一篇是《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第二篇是《教了也不会,为什么?》。虽然第二篇文章是以小学语文的例子来谈的,但是核心观点与第一篇一样,会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故将其合并作为一篇文章在国庆节后的第一周里推荐给大家。
第二十七封:合理性存在:教案与学案的对话
学案,伴随着人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追求,伴随着师生对教案、教科书、练习册的不满已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我校也不例外。但是,教案与学案各自的教学价值何在?各有什么优缺点?它们之间应是何种关系?学案中都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如此种种问题都是我们在每天的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也必须做出回答的。《合理性存在:教案与学案的对话》一文对上述问题做了较深入的探讨,所涉及的问题对我们在落实“七环节”教学中的备课和学案编写具有很好的启发。尽管文章更多地从理论的角度,从理想化的视角来辨析,尽管文章没有考虑到教学实践中对中高考的整齐划一性要求,但对教案与学案从形式、意义、内容到编制过程、使用方法的探讨极有价值,特别是文章提出的融合教案与学案之优点,形成“某种更具有超越性的形式”,对于我校的教学研究很有启发,故推荐给大家,请仔细品读。
第二十八封:好老师就是生命的英雄
老师们,教师节到了,这是一年中唯独只属于我们这个群体的节日,我们自然要尽情庆贺,有意义地度过。
于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一位好老师”的问题再一次被热议和关注,这一话题之所以重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是因为它关乎我们个人的专业成长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关乎我们该最终成为怎样的一名教师。故此本周向大家推荐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最近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好老师就是生命的英雄》。文章指出: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明确自己做老师的理由,当老师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当老师还需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做到了这三点,就是一位老师生命价值的实现,就是生命的英雄。
文章简短,语言朴实,句句说到我们的心坎上,很值得一读。
第二十九封:山西新绛中学:一所县中的教改突围
本周是我校65周年校庆的日子。根据隆重公益、学术节俭的庆祝活动原则,本周三的全校教研活动时间,我们邀请到山西新绛中学权红卫副校长就他们学校的课堂改革作专题报告。新绛中学在课程改革中大胆探索,施行半天上课、半天自习的教学管理模式,其高考成绩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获得稳步的提升。其核心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因为学习必定是学生自己的事,而不是老师讲了没有,讲了多少,讲得清楚不清楚的问题。符合教与学的规律,教学模式必定能带来学生成绩的提升。
结合这一活动,特推荐《山西新绛中学:一所县中的教改突围》一文阅读,供大家在聆听权校长报告的前后讨论之用,必定能对我们落实“七环节”教学大有裨益。
第三十封:教育需要符合自身规律的互联网思维
我们学校正在推行校园的数字化建设——师生到岗信息的数字化一卡通的实施、校内办公的数字化、“互联网+课堂”……我们正在向着校园数字化方向迈进。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有困难和困惑。如:校园的信息有多少方面可以被数字化?如何使这些信息数字化?一个被称得上数字化的校园最低的配置应是什么样,最高的配置又是什么样?我们在高一年级推行的以微课为载体、以任务驱动的先学后教课堂内翻转的模式,其进展为什么不如预期快?问题的核心在哪里?困难点在哪里?所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逐一解决,需要全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
本周三的教研活动,张帆主任将给大家讲述他们上周在上海培训期间,专家们对“互联网+学校”的解读,以及他们在上海的学校中参观考察的所见所闻。为配合这一活动,本周向大家推荐《中国教育报》最近采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浅谈“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的文章《教育需要符合自身规律的互联网思维》,以启发大家结合我们的问题深入思考。
文章由访谈部分和案例部分构成。访谈中谈到了当前“技术变革教育应是深入的革命性巨变”,谈到了“互联网+教育”应从“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管理体制创新、家校协同”等三方面来进行,谈到了教育的互联网思维最主要的五个方面之一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学习”,谈到了“大数据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记录、深度挖掘与分析,可以让教师认识每个最‘真实’的学生,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育,同时也让学生‘自我量化’,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自我学习”。“靠数据说话已成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访谈还谈道,教育信息化的难点之一是教师,教师需要从思想观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层面不断修炼。
本文还配有《互联网思维下教育还需闯三关》的辅助文章,以学校案例的形式,分析了教育信息化还需要闯过“用户思维”“服务水平”“评价方式变化”三关,用多个学校的做法和校长的观点,讨论了我们学校在校园数字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对我们应有很好的启发。
老师们:学校的数字化建设是被列入中央电教馆“全国百所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校”项目的一项工程,也是石家庄一中获得再度提升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机遇,基于微课的以任务驱动的先学后教课内翻转课堂教学,是我校第二次课堂改革的核心,我们应全体一心、共同努力、攻坚克难迎接“互联网+课堂”的挑战,投入“互联网+”时代,在数字化建设中实现学校的发展,在课堂改革中实现每一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从而使从一中大门出入的每一位教师“人人都是教育家”。
故此,请大家认真品读这一篇略微长一些的文章,从中汲取有益的观点、做法,启发每一个人用互联网的思维做好你手头的管理、教学工作,成为校园生活中、课堂上的“互联网人”。
第三十一封: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生命教育是一个全球范围的研究领域。在石家庄一中我们将其基本的理念和思想与学校的文化相结合,转化为“教育的生命即生命的教育”的办学理念,简称“生命的教育”,使其在学校办学行为、教育行为、教学行为中扎根、开花、结果。
那么,什么是生命?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生命现象?如何理解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维度有哪些?作为学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关注自身的生命发展,该如何对学生施以影响,使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的幸福?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止一次地在多种校内校外的教学研讨、学术报告、工作安排等各种会议和资料中谈到过,也一定是每一位一中教师魂牵梦绕的教育话题,是一中人永恒的教育实践主题。
本周向大家推荐发表在《光明日报》上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一篇文章《拓宽生命的长宽高》,是基于以下思考:
(1)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创立了遍及全国的“新教育”实验与实践研究体系,成为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基础教育真谛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从本文中大家会看到,在对生命的认识上、在对教育与生命的关系上,“新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观点如出一辙,惊人相似。
(2)文章不太长,但却在有限的篇幅中简捷又深刻地阐述了“何谓生命”“我们应有的生命观”,以及“新教育的使命”三个重大的生命教育命题,对于我们研究和思考石家庄一中“生命的教育”理论具有极高的启发价值。
(3)更可贵的是,朱永新先生把生命视作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组成维度,并详细解读了三个维度生命的含义及相互联系和互为的支撑关系,这与我校的观点一致。但文章将自然生命视作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将社会生命视作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将精神生命视作一个人生命的高度。“人的成长或者说教育的意义,就像铸造一座金字塔般,以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为底座,精神生命之高为高度”,构建起了“长宽高三者的立体构筑,构成了生命这一‘容器’的容量。一个普通的灵魂究竟能够创造怎样的传奇?要以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三个维度观照,进行追寻。”也因此,朱永新将本文的题目确定为《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4)文中有诸多鲜明的观点、命题、箴言,值得我们学习和关注。
“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生命。”
“世界犹如花园,美在百花齐放;生命犹如鲜花,美在各美其美。”
“帮一个生命成长一点儿,就是将世界完善一点儿;让一个生命延长一点儿,就是把世界拓宽一点儿。”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和塑造者。”
“人只有活出生命的精彩,实现生命的价值,才能感到幸福;人只有发挥生命的潜能,张扬生命的个性,才能谈得上完整。”
“正因为不断地自我超越,人的生命才实现了幸福完整。”
希望全校教师从阅读这篇阐述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美文中受益,启发我们思考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启发我们如何教育并引导每一位学生将生命的长宽高拓展。
【注释】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四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604
[2]张焕庭.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537
[3]柳海民.现代教育学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3
[4]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6-131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四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0
[6]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7
[7]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0
[8]王策三.教学认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
[9]张焕庭.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33
[10]向春.群性群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8
[11]同上,20。
[12]同上,23。
[13]向春.群性群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2
[14]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3
[15]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
[16]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和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8
[17]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46-457
[18]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和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19]辛继湘.教学价值的生命视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20]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和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2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22]王道俊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44
[23]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08-118
[24]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25]孙培青等.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三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2
[26]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8
[27]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四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2
[28]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
[29]c同上,26-27。
[30]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
[31]叶澜.新编教育学学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5
[3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
[33]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2
[34]罗树华等.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5-26
[35]孟育群.现代教师的教育能力结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0(3)
[36]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26-329
[37]Shulman, L.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 1—22
[38]李琼.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6
[39]李琼.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0
[40]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1-241
[4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41-345
[42]这是本书作者为《杏坛撷英——石家庄一中教育故事精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一书写的前言,选入本书时有改动。
[43][美]托马斯·库恩,金吾伦等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6
[44]这是本书作者2015年10月,在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发展论坛上的报告。选入时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