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个性、独特体验,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成长的乐趣,得到情感的升华。《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一书也明确指出,迄今为止,所有科学家都认为,人的认知结构的构建和情感、个性、价值观的养成都是独立自主的行为,是任何人、任何外力都无法代替的。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靠的是他们自己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活动,是在自主的实践应用和反思过程中掌握的,绝不是教师给的。
从教育的生本理念出发,教师的作文批改工作只有与学生的自主修改有机融合,成为学生作文修改的一部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参与进来,对自己的作文有一个真情品读、真诚反思、真心修改的过程,他们才会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体验到发展的喜悦。因此,变革作文批改方式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是由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在长期实践中,我们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作文批改方式进行了大胆变革。我们认为,学生完成作文后,在创作激情还未冷却时,及时让学生参与批改,按“自主修改、协作交流、师生对话”的基本模式操作,会让学生得到更多有益终生的收获。
一、自主修改
新的课程标准对原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一段修订:“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这是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所做的重要修改。对话,首要的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这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生与生、师与生的对话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认为学生作文修改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是这个文本的作者在我们身边。对话的重点,不光是体验文章的思想,还要体验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得失。这个对话,也只有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为前提才能提高实效,所以,引导学生自主批改作文是整个批改中的第一步。在实践中,我们对学生提出了读读看看、读读改改、读读写写的批改策略:
(1)读读看看:学生完成作文后,站在读者的角度回头读读自己的作文,可以是浏览,也可以是默读,看看自己的文章能让读者明白什么道理,文章是以怎样的结构表达这个意思的。这一步让学生知道,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都要学会从整体着眼把握文本。
(2)读读改改:在整体粗读后,要求学生进行仔细品读,看看自己在行文中,哪些词句充分表现了中心,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能读出真情实感;看看自己哪些词句写得准确、优美,用佳句符号标出;再读出那些字词、句子不通畅、不准确甚至是有错误的,用修改符号改出来。
(3)读读写写:读改后的文本,写写自己在作文中的收获、体会、发现和困惑。
通过以上策略反复训练,学生不仅知道了应该从哪些角度评改作文,发展了作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将作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在一起。学生是用我笔写我心,又是用我心发展我笔,激励出学生用心改文、用情改文的激情,萌生出对文本更多的个性化体验,对作文活动有更多的个性化思考,这必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协作交流
学生有了自主反思后,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甲组,作文能力稍弱的学生为乙组。让甲组与乙组的学生相互找自己喜欢的伙伴自由组合,组成若干互助组,并按“读读议议”“改改评评”的策略进行协作交流。
(1)读读议议:互助组的两个学生交换阅读作文,读后交流从文中知道了什么道理,体验到了什么情感,让文本的读者与作者展开对话,促使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能更注重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
(2)改改评评:细读作文,让学生先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学的作文中有哪些好词句,再对作文中不准确的字、词、句进行修改。在读、议、改的工作完成后,学生围绕本次作文要求,以及文章的思想情感、立意取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写出评语。要求学生的点评一定要先评出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成功处,再提出改进建议。
这样的协作交流,让作文能力稍弱的学生能从交流中得到更多帮助。作文能力强的学生能在交流中发现同学的作文中的问题,帮助他改进,这本身也是一种提高。通过协作交流,学生会弥补自主修改中一些遗漏的地方,同时会认识到,其实学习就是一种合作交流、相互切磋的过程。在这样的交流中,教师始终让学生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同学的成果,学生也乐于参加这样的协作,乐意为同学给予诚恳的帮助。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学习的方法,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这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活动。
三、师生对话
学生与文本有了充分的对话后,作文批改进入第三步——“师生对话”。因为已经有了学生自己的细致评改,在对话中,教师就不应把精力放在对文本逐句逐段的批改上,而应注意几个结合:
(1)评价学生文本与评价学习活动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还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因此,教师无论是采用等级评价还是语言评价,都要将评价文本与评价学习活动相结合,淡化对学生文本的修改,注重对写作态度的引导。如:在采用等级评价时,教师打破传统教学中用分值评价的办法,用一个等级表示教师对文本给出的评价,第二个等级是教师对学生参与自主修改和与同伴交流作文心得的学习活动所给出的评价。又如,教师在语言评价中,改变那些“文章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文章突出了中心,写出了真情”等陈旧的语句,而是借学生文本,就学生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的作文态度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对白,从而引领孩子,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
(2)书面对话与当面对话结合:教师在每次作文批改中,除与学生进行书面对话外,还可以从一个班的学生作文中,选出五分之一进行当面批改,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以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对本次作文的真实感受。当面交流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作文,也让教师能更好地立足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无论是书面对话还是当面对话,我们都强调,在对话中教师要努力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体会到尊重、信任、友善、理解、激励、鼓舞、指导等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体验,促进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不再拘泥于学生作文的词句批改,而是有了更多的发自内心的交流与沟通。也许这样的批改会遗漏一些错字、一些病句,但语文学习本身不是线形的,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一次作文批改中没有改到的错字、病句,并不代表一直都得不到纠正,更不能以此说明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发展。有什么比发展学生能力更好的呢? 当学生的作文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就能发现自己过去的作文中不曾改到的错误。所以,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在作文教学改革中一如既往地坚持探索,去寻找更多、更好的方法,坚定地走教育改革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