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华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和总导向,其他三个措施都是围绕这个总目标和总导向运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引领新常态,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改善民生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动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
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总体小康的基本实现,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小康社会的深刻含义和重要地位的深入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中国梦的重要步骤,探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重要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时代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八大,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针对我国现在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和新情况,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观、系统论、过程论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再次对“小康问题”进行全局把握和布局,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2015年10月30日落下帷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新目标,全面建成小康内涵不断丰富并且终于有了清晰的勾画。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标志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建成一种稳定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性的经济形态;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法制更加健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国民素质整体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加大,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主要体现在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医疗保障更加完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低收入者群体保障更加有力,整个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局面;5.生态良好,主要体现在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思考、丰富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却体现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当下突出的时代矛盾,经深度思考提出的科学方案。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代的高度,在战略的、全局的视野下提出的,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的时候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5年2月2日,习近平进一步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四个全面”完成了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整体布局。这个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总目标。习近平在2014年参加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时提到:“问题是工作的牵引,问题是时代的呼唤。”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问题”,才有目标,才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些战略举措。
全面建成小康在“四个全面”中具有总揽全局的地位,是对三个措施起着战略指引和目标统领作用,体现如下:
1.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四个全面”描述中,全面深化改革是紧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第一战略措施,有着深刻的逻辑内涵: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扫清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建立全新的体制架构、机制模式,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层面的全方位的深入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保障、政治保障、精神保障。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是三个措施中的灵魂。全面深化改革的对象也包括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内容,也可以说后两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结果。所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其他两个措施的成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与否的关键。
2.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法治保障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分析了全面依法治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作用。在“四个全面”布局里,“全面依法治国”扮演着为其他三个“全面”提供法制保障的角色,它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础和法制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的五个指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都需要法制化、规范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和目标,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习近平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必先坚持依法治党。”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党的路线和方针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稳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在以往从严治党的基础上加上“全面”二字,实际上是纠正了我们以往的一个误区——从严治党仅思想建设,只要肃清党内腐败力量和腐朽因素,保持党思想和行动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党就不会出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可以顺利进行。其实不然,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涵盖党的思想建设,还包括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领域,这些领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方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高度吻合,这五个方向都需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去整体把控。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的总目标和总导向,其坚实基础和重要内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领导下进行的。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措施之一决定着其他两个措施的实施和前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成功与否起着绝对作用。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关乎社会发展的未来和方向、动力和前途,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动力和战略总目标相统一的;全面依法治国关乎社会发展稳定和政治体制完善,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政治思路和战略总目标相一致的;全面从严治党关乎党的执政水平和国家命运,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导向和战略总目标相一致的。
三、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路径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现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任务十分艰巨,面临很多挑战,不平衡、不完善、不协调、不持续问题依旧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就是立足分析我国的现实国情和主要矛盾,抓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把握态,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经济新常态,即我国经济在按照自身的规律与方式,朝着既定目标运行过程中到达一定阶段时所呈现出来的稳定形态,它是一种新思路、新作为、新动力、新活力,即从速度(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三个方面建立一种稳定的、科学的、宏观的适合我国当代国情的经济形态,主要表现在:
速度上,面对传统经济增长马力下降、压力大等因素,要加快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实现高速向中高速调整;切合当前实际,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稳定经济、调整结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协调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
结构上,在新常态运作周期下,加快出台推进创新机制建立的方案,实施创新机制驱动,力争在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上取得新突破,确保经济结构优化、合理、平稳;质量效率优先理念原则,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调整国家顶层结构设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动力上,按照新常态发展思路,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从经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建立创新带动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模式。
2.改善民生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问题”、目标,这个“问题”、目标中的核心矛盾是人,一切矛盾都是围绕人生成的。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期待着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环境。”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基和重点: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建立完善的就业体系,政府职能部门加强调节力度,把劳动者就业、创业与市场调节大力结合,广泛发扬全民创新,大众创业精神,鼓动多种形式、多渠道就业;加快改革医疗保障中不合理的因素,扩大医疗保障范围,尤其加大农村医保力度和范围,最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解决“三农”难题,实现城乡联动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始终在农村。“三农”问题没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能实现,所以,必须重点、全面深化改革“三农”现有的体制弊端,必须更多的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必须更深入的挖掘“三农”问题的内部潜力。充分发挥中小城市的纽带作用,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资源的互助和流动,增进城乡二元联动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如果说物质保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不能顺利实现的重要根基,社会安定有序则是框架结构。制度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分配公平、机会公平能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只有这样,人民才能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感”、“获得感”,才能凝聚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最大的动力。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文化软实力是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构成。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十八大明确把提高文化软实力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管理体制。通过深化改革,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体制规章,为文化的繁荣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完善政府职能,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为增强文化软实力提供公共服务。
要进一步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和社会价值,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价值,广泛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和共享。
建成比较完整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完善科技文化创新体制,全面整体提升中华文化层次,扩大中国精神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增强文化优越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4.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
工业文明300年以来,物质财富急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重创,我国尤其严重。十七大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十八大报告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也论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关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完善生态制度和环境保护政策体系。改变过去的经济利益的单一目标,实现传统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政府角色由“经济理性人”角色向“生态理性人”转变,把生态效益融入政策制定中,出台污染连带责任法律法规,把责任划分到企业和团体。实行“生态经济补偿制”,定期组织专家评审团评定企业污染指标,惩罚违反生态安全指标的企业。
建立循环生态经济新模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立循环生态经济新模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低废弃,无论在企业层面、产业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致力于构建一个循环经济网络,使生产、生活的废弃物能得到充分的回收,即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一的静止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废弃物再利用”的反馈式动态循环模式转变,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兼顾生态利益。
建立生态诚信网络机制。政府把人、企业和团体信息汇编入生态诚信网络中,建立“生态经济激励制度”,实行生态诚信积分,奖励遵守生态规则的组织和个人,公布违反生态法规的企业和团体名单,拒绝对其政策优惠和提供贷款,并处生态罚金。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是总目标,起着统领作用,是我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结合当代具体实践问题提出的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完整的目标体系。加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2,第18页.
[2]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日报,2015年2月3日,第1版.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4页.
[5]http://baike.haosou.com/doc/5399844-5637398.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