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出问题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出问题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大学生是否拥有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否拥有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整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任务,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大学生是我国青少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本身所具备的丰富知识储备和熟练实践技能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条件,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不断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当今社会,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诸多先进的思想观念纷纷涌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反党反社会主义、恐怖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由于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自身又缺乏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辨识能力,极易受到国外敌对势力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这对整个大学生群体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十分不利。此外,随着国外诸多思想流派不断涌入中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面对蜂拥而来的外来思想和文化,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大学生难免会受其影响,而在这些外来思想文化中必然掺杂的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无形中削弱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和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这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大学生是青年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栋梁,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大学生是否拥有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否拥有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整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任务,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中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当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不断冲击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不断侵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时候,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坚定不移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迫切。只有在青年时期加强教育和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有效抵制错误思想理念的侵蚀,才有可能保证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不断促进国家发展壮大,为我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