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网络凭借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为我们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手段。网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速度,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网络海量性可以承载不计其数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断,大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数量,提高了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范围。网络的共享性使人们将自身认同的信息通过分享、转发传达给更多的受众群,大大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网络采用声音、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手段传递信息,这种多文本性大大增强了信息的可读性,有助于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枯燥无味的缺点,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同。因此,高校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建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阵地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在网络上活跃的时间、频率、次数远远高于中小学生以及上班族。这就启示我们在大学生中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要根据大学生年轻有活力的特点在网络上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基地,拉近大学生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距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基地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特点,建立起相关的微信、微博账号,开发出手机应用客户端,同时还要在知名社交平台如贴吧、豆瓣等上面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理念。在传播内容时,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将传统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化为集声音、图像、图片、文字于一体的新型传播形式,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在编写内容时还需要关注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将所宣传的内容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相融合,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要善于利用真人真事进行启迪教育,通过发掘大学生身边的优秀人物,弘扬民族精神,使人能够感同身受,达到宣传效果。
总之,高等院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借助网络,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形成一个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为主、网站网页为辅系统全面的宣传阵地,创造出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校园价值观内容体系,促进大学生思考、交流,让广大学生在新媒体的社交娱乐与日常生活中接受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营造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健康网络氛围
网络虽然具有高度便捷性、自由性的特点,但是由于网络准入门槛较低,信息筛选的过程较为简略,把关效果远远低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这也就造成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特点。尤其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网络信息日渐呈现出低俗化、娱乐化、利益化的特征,众多色情、暴力等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在网络上大面积传播。由于在校大学生还处于学习期,尚未形成成熟独立的思想价值体系和是非观念,在面对网络世界中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很容易失去判断能力,反而被不良信息侵蚀,成为网络环境的受害者,这不仅使身心健康受到侵蚀,其中的一些反国家言论更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了误导,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错误认知,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要想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就当前形势而言,我国有关网络行为的立法尚未完全成熟,许多危害个人和国家的行为还没有列入法律进行刑罚,这就要求相关的立法部门加快立法脚步,形成一套完善全面的网络法律体系,对于传播不良信息、侵犯网络用户隐私、发动反动言论、编造谣言等危害网络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其次,要提高信息的审查力度,网络把关作用要不断提高,无论是视频信息还是文字信息或者是图片信息,都要加强信息发布前的审核,对涉及色情、暴力、危害国家言论的信息不予显示,规范网络信息的规范性,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对具有正能量的人物、事件在网络上进行宣传,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形成赏罚分明的正向网络机制,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营造出尚德尚善、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氛围,引导大学生摆正自己的价值取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