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霖
清晨,我家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我抓起听筒,葱的可爱声音不期而至:“锅巴呀,我要去你家……”“欢迎……”我岂敢怠慢!
挂掉电话之后五分钟内,我把我那窝一样的房间稍作整理,然后便敬候葱的光临,心中又难免忐忑:这次不知她是“蹭饭”,还是“抄家”?
我和葱是小学同班同学。我们曾一起制作了一个加封面、封底,一共四十页的本子,里面记录着小学生活。她写我画,我写她画。靠卖这个本子的复印件,我们还小小地赚了一笔,为六年的小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上了初中,我们虽不在同一所学校,但常常凑到一起……
几分钟后,葱便背着鼓鼓的背包出现在我面前。包里自然是一堆准备逃过她老妈检查而搬到我这儿避难的课外书、影碟之类。当然,我也在借阅。葱程序化地向我爸妈问“叔叔,阿姨好”,然后我们就开始躲在我的“窝”里看科幻小说,看漫画,赶作业。在这期间,葱会给我讲很多她班级里的趣闻轶事。我是称职的听众,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待她讲得气喘不匀时,她会问我:“你们班就没有点儿好玩的事?”实际上她是想借机休息一下。我正想着,她没耐心等就又说起她的另一个故事来。我拙于言辞,她大概以为我在初中的班里不快乐,所以从初一到初三,她三天两头劝我转学去她们班,当然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葱在她的班级一直是第二名,她的目标自然是第一名。她给我定的目标是进入年级前百名,可惜我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是年级百名之后。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努力目标,是因为我们把“宏伟蓝图”也描绘在了一起,我们想学规划,我来设计建筑图纸,然后数学一向不错的葱把图纸付诸实际设计。当我们的作品充满街头巷尾时,再一起去麦当劳吃“圆筒”庆祝。
现在我和葱已经“整装待发”,想去解决午饭问题。照惯例,我们要去吃比萨饼。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不这么奢侈,煮袋方便面就行了,但自从葱领教了我的手艺之后,就宁愿请客出去吃,而不吃我煮的方便面了。用她的话说,我煮的面“太有韧性了”。
我希望可以把和葱在一起的日子称为“青葱日子”,因为这段日子真的是浓浓的绿色,充满生命力啊!
【点评】日子“匆匆”,好友叫“葱”。日子“匆匆”,友情“葱葱”,这是绝妙的构思。小作者以灵动风趣的语言,赞美了“葱葱”的友情和对“匆匆”过往的怀恋!
(本文发表于2004年6月20日《江城日报·星期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