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二道区教育局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定
(一)研究背景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能够给人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帮助弱者改善其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因而是被认为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教育均衡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期待。
当时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情况:
1.区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的差距过大。我区当时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极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优质学校主要集中在我区西半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布局不合理。
2.师资水平不均衡。师资强弱差别既是教育不均衡的表现,又是教育不均衡的推手,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瓶颈。只有加强师资建设,解决师资问题,才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目前我区师资力量不均衡,专业不对口现象极为严重,特别是优质教师资源主要集中在超大校。
3.学校生源不均衡。全区生源主要集中在三所超大校,占全区学生总数的87.6%,其他普通学校生源逐年萎缩,生源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办学极为艰难,导致普通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4.学校管理水平、教师待遇不均衡。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目前,普通学校管理滞后。由于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教师收入的差距过大,普通学校奖惩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存在困难。
教育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不均衡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严重,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主要集中在三所龙头学校,其他学校的生存及发展已严重滞后。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大学区发展共同体模式和联动协作发展模式,整体推进办学质量提升,力促区域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概念界定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进一步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学校布局,努力消除城镇“大班额”,缩小城乡差距,校际间差距,逐步实现区域内校际资源均衡配置。
(三)研究目的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完善资源均衡配置的有效机制,利用5年时间,推动我区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多样、特色、均衡发展,提升每一所学校的办学品质,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并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走出适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
二、课题研究过程与实施策略
(一)基于对区域教育均衡的理解,以及我区基础教育的基础,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在“十二五”期间,我区围绕促进区域均衡做了不懈的探索和改革,有效推动了二道区教育的整体均衡
1.组建集团、联盟,实现理念共享
按照“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自2011年课题立项开始就不断探索实践,以“一对一”拉手的形式进行校际间物质上的资助、学科的集体备课、互相观摩、特色活动的互动,逐渐形成以“名校+新校”“强校+弱校”和“公办+民办”的格局,坚持以强带弱、因地制宜、中小衔接、尊重差异、共同发展。经过几年的尝试最终确立了“2-1-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即创建两个教育集团(五十二集团、一○八集团)、一个校际联盟(五十三中学),对两个大学区(东盛、新太)实行一体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五十二教育集团将十八中学的教师几乎全员交流到五十二中学,并将五十二中学的副书记派往十八中主持工作;一○八集团将一○八中学副校长派往八十二中学任执行校长;五十三校际联盟把五十三中学的副校长派往五十七中学任校长,同时五十七中学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被交流到五十三中学。通过一系列校级领导及教师的交流,进而实现了校际间办学理念的交流。
2.建立教师补充机制,完善教师交流机制,实现师资逐步均衡
为实现师资的逐步均衡,首先是教育集团(联盟、学区)采取内部双向交流制度和挂职锻炼等方式,缓解普通校学科短缺的矛盾,注重把观念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至今已累计交流教师308人,实现由过去“区派校管”向“区、集团两级派遣,区、集团、校三级管理”的转变。其次是通过新教师补充的途径,从根本上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近3年累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35名、幼儿园教师4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音体美等专业学科教师29名,有效地缓解了我区专任教师结构性缺编和专业学科缺教师及校际间师资不均衡的问题。
3.培养专家型校长,推进校长轮岗交流工作,实现管理层面的高位均衡
重点推进教育家型校长(园长)培养,创新“研讨、互动、多元”的培训模式。与东北师大人文学院合作对校级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理论、业务专项培训,打造了一支善于创新、精于管理、乐于奉献的呈梯次、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建立校长交流长效机制,推进校长轮岗交流,3年来交流校级领导24人次、提拔交流了校级领导9人、挂职锻炼14人。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了《二道区校长任期责任制》《二道区中小学校级领导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将校长任期年限、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目标责任制挂钩,使全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4.硬件设施合理配置,实现办学条件均衡
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加大对普通学校、农村学校的改造力度和政策倾斜力度,改善普通学校办学条件,在校舍维修、操场硬化、校园美化上花了很大力气,政府像打造优质学校一样给予了全力扶持。同时保证了学校教学设施、仪器设备等硬件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甚至达到更高水平,使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享有同等的学习生活条件。
5.规范划分学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实现学校生源均衡
(1)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积极实施“阳光招生”,做到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录取方式、录取结果公开。不举行任何与入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和测试,不得以学生竞赛、考试成绩及特长评级作为录取依据。
(2)结合我区城市建设和人口流动趋势,重新科学划分学校招生学区,通过对各校招生学区的统筹调整,解决了以前部分学校、热点学校学区划分不科学的问题,在尊重历史学区划分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学区。
(3)严格学籍管理,严禁弄虚作假,严禁学校跨学区招揽生源,对于违规招收的学生,区教育局不予核定和建立学籍。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对招生工作的不断规范,使二道教育彻底改变了过去由两所大校领跑到现在新的优质校涌现、校际间齐头并进、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二)科学论证,稳步推进,确保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有效实施
1.组织外出专题考察学习,转变领导思想,加快均衡发展步伐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跑者,校长的思想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为学习借鉴教育教学先进经验,提高我区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快全区教育均衡发展,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先后带领我区各中小学校长分批次前往北京、山东、河北、江苏、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思路、转变了思想、取长补短,为我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组织校长论坛,统一思想,坚定均衡发展信念
校长论坛是我区凝聚校长思想、提高校长素养、展示校长才华的重要途径。在考察学习后,教育局组织了校长专题论坛,引领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考察学习体会,交流思考心得,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了均衡发展信念。
3.确立科研课题,专家论证,实现均衡发展有据可依
根据我区当时教育均衡发展状况,我们确立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成立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主管业务的副局长为副组长,教育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教科所工作人员,基层学校校长、教师等各个层面的教育工作者组成的课题组,聘请长春市知名教育专家广泛参与,进行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二道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策略。
三、课题研究成果与成效
经过二道教育人的不断探索,历经3年的艰苦实践,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践研究的过程中,终于收获了被上级认可、百姓认同的可喜成果。
一是实现了政府层面认可的区域教育均衡。
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于2015年9月22日接受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并以96.7分的成绩并列全省第四名。同时国家督导组对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对我区集优化办学模式、学校标准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多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实现了区域教育均衡。
二是实现了百姓认可的区域教育均衡。
以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为导向,使全区学校的总体发展水平大幅提升。通过学区责任督学,组织开展查阅资料、实地踏查、随机听课、现场抽测、问卷调查、师生访谈、校园观察等多种形式,对全区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评估。截至目前,3年一个周期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圆满完成。实现了以评提弱、以评促优、以评促建、以评提质,促进了不同类型的学校的个性化、特色化和整体化发展。我区的57中学、东盛小学、腰十小学、长青小学已经顺利通过了长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的验收,可以说一批新优质校正在崛起。
校际间师资的逐步均衡、薄弱校投入的进一步增加、办学条件的不断变化,更增加了家长对普通学校的关注度。已经出现了大批学生从名校、大校向普通校和新优质校的明显回流,由开始的3所超大校占全区学生总数的87.6%降到了现在不足50%的占比,名校热逐渐降温,初步显现了生源的均衡。
城乡均衡,见证二道教育的新成就、新亮点、新变化。高位优质,彰显二道教育的新趋势、新高度、新作为。为了让二道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好学,展望未来,二道区将继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加速提升教育质量;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真正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不断推进二道教育由“教育大区”迈向“教育强区”。
(执笔人:赵景军)
课题负责人:姚 珺
课题组成员:索延达 赵景军 焦志华 金光日
郑金香 赵景莲 江 西 梁晓莹
王印明 李叶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