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第八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定
(一)研究背景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和发展源于对教育形势的思考,源于对提升全民素质的关注,源于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源于学校的传统,源于校长的教育情怀等。在诸多的形成要素中,校长的教育情怀尤为重要,校长要依据大的教育背景,从传承学校历史积淀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下的校情对“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进而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
在当前“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定要指向对“人”成长的关注,而不是单纯地关注学业成绩等量化指标,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社会新型人才奠基,这是基础教育首要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基于此,长春市第八中学于2008年提出了“全人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近10年的时间里,在教育教学方面“全人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丰盈,尤其是2014—2016年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要把“全人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我们深知,基础教育担负的是为孩子一生幸福成长奠基的工程,是奠定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石。为此,我们要坚守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反对歧视和排斥任何一个学生,确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使学校教育走向优质化、平等化。
长春八中的办学理念是“全人教育和谐发展”。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潮,后来传播到亚洲、大洋洲等地区,对各级种类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对全人教育理论上的阐述,学术界至今仍无定论。美国的隆·米勒(RonMiller)是当今提出现代意义上“全人教育”的第一人,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理想的教育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理想的人应具备全部人类的文化,即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长春八中的办学理念是受到上述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启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八中具体校情提出的。其内涵是:“全人教育”即以人为本,以师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关注全体师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师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校的整体工作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即以和谐为奋斗目标,关注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关注师生个体心理的和谐健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进互助、彼此激励合作,共同发展,关注学校和谐的育人环境的生成与发展。可以说,一所学校不能没有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教育实践是灵魂的载体,师生踏实的实践力是一所学校“身心和谐”的最基本、最有力的保障。只有这样,办学理念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价值与意义。
(二)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要把教师和学生结合起来,我们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情况的了解,结合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我们的研究方向:把教师生涯规划与学生生涯规划作为一个结合体来研究。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不是完全孤立的,必须建立在“学生人生规划的实践研究”基础上。也就是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与“学生人生规划“的研究是不可分割的研究主体。
从2008年—2009年,我们在职业的前瞻性给了师生一定的引领,这种“灯塔式”的目标设定,对师生的确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但同时也显现了它的不足。其一,对长远目标的关注,使师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甚至动摇了目标的可行性;其二,规划中的内容与教师的工作、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得不紧密,规划没有有效地起到激励“俯下身来”做事的效果;其三,师生生涯规划的共同体意识不够,还处在“分兵作战”的阶段。鉴于此,我们拟定了研究的基本内容:其一,在继续推进“灯塔式”的规划的同时,又辅之以“路标式”的短期的规划思路,旨在指引和规范行进中的点点滴滴,消除师生的“心理疲劳”,提高行进的速度和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其二,在更新的“模板”中,设计的指引性的规划内容要走进实实在在的工作、学习中,让师生“处处有规划,时时有成就”,重视规划的生活化、常态化,强化规划的实效性;其三,实践、探索师生生涯规划最佳的契合点,以及师生生涯规划共同体的建构。
(三)研究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更新了师生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细化了指导的针对性、可行性。我们有计划地为学生上“职业生涯规划课”,收效非常好。我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形式为全校教师作了与生涯规划有关的报告或案例分析,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生涯规划的认识,同时也让教师们认识到了一点:作为一名教师,生涯规划行进在师德修养与教学活动中,行进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更新中,行进在师生和谐相处中,甚至行进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取舍中。2012年3月在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由校教研室、德育处具体实施,我们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对师生生涯规划的模板进行了充实与完善。
作为一个共同体研究,教师的生涯规划要有倾向性,倾向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进步与提升要在规划中有思考、有行动。对学生群体的研究、个体的研究、性格的研究、学习习惯的研究,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等的研究,都要成为教师规划的内容,所以,本课题的研究的重点就落在了对学生的全面了解,这样教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规划现在与未来,教师的生涯规划才会更有意义。为了让每名师生的目标更清晰,我们八中做了有引领性、可行性强的三年发展规划,使学校有了清晰的发展目标,2015-2017年,是我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践行期”。我们做了相应的调整:其一,教师的生涯规划,由部分教师的引领,转向全员参加;其二,学生的生涯规划,由学业规划目标为主,转向品行素质目标和学业目标并重。在注重师生生涯规划质量的同时,侧重于找寻有效、高效推进践行的方法与途径。
二、课题研究过程实施策略
近10年来,长春八中“全人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进入到逐步完善、逐渐成熟、逐渐规范的阶段。在2014—2016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我们把八中办学理念的实践目标锁定在“踏实性、实效性、高效性、持久性、创新性”等方面。
(一)在吸纳“五步导学法”精髓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541”课堂模式,力求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全人教育
我校在学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五步导学法”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541”课堂模式。应该说它是对全人教育理念的重要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它的精髓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规范,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的全人教育就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生命的真正意义,即鼓励自我实现的同时也强调真诚的人际交往和跨文化的人类理解。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加深合作精神的体验,课堂成为学生人性养育的殿堂,培养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素养。它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实现了解放教师、解放学生、解放课堂,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包容共进的全人教育。
(二)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和各级课题的研究是落实全人教育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提升师德和专业素质。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教育教学骨干、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为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依托高校或培训机构“量身定做”培训内容,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实施系统的培训工程。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鼓励教师在职学习提高,培训关注适用性和提高能力为主,内容包括师德、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技能、教师专业标准、教科研能力、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课程开发、队伍建设等。关注培训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使其尽快转化为适用性成果。培训有针对性,注重突出特色、完整性、层次性、时效性。发挥名师工作室工作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工作室的有利条件,推出了十多名教师参加省级各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他们搭建了这个平台。
教师的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十一五”“十二五”课题研究期间,我校承担了6个国家级课题、7个省级课题、十几个市级课题,其中有些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大部分教师都实现了职业生涯中的课题研究规划目标,提高对“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实施教师生涯规划的价值与意义。“以课题管理学校,以课题提升课改,以课题创建特色”的工作思路凸显成效。
(三)以编写校本教材和开设校本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实施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类社会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重古典人文的传统教育日渐衰微,科学主义成为各个校园的主导文化。不可否认,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注重实用知识教授与能力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学校教育过于偏重实用知识,忽视文学、艺术等人文课程的学习,甚至将很多人文课程视为无用,学校充斥了急功近利的气氛,学生缺少人文关怀、缺少对世界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只是一味地成为物质生产的工具,而学校就成为制造这些工具的“工厂”。我们的全人教育正是针对这种物化的教育观,主张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学习过程的愉悦、与人交往的和谐、自我良好品格的养成和个性的张扬。
几年来,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有实用性、针对性的校本教材。为了保障校本教材的质量,学校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写指导小组,从校本教材编写的理念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做了指导,截至2015年9月有15本校本教材出版并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载体。涉及道德、艺术、体育、心理、历史、语言、数理、环境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众多内容。我们正在培养更多有能力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使全人教育理念更深入人心。
(四)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及做法
教师的职业相对固定,难免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中消磨了想法、淡化了理想,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重眼下、轻眼前”的状况,也难免会出现职业倦怠。因此,我校在2008年就要求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其内容如下:
围绕“规划”这一中心,教师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职业追求的美好愿景,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业务提升、教学研究等方面制定出三年规划目标、学期规划目标,同时预设出具体的做法,以此作为长期目标;在短期目标中对上面的长期目标做好细化与分化,以细化的小目标促进长期目标的实现;以论著、论文、随笔、教学反思等从理论的层面及时总结、归纳行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每一天都会迎来新的愿景,每实现一个小目标,教师就多了一份信心、多了一份成长,提升了职业幸福指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成立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小组,设立了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室,以“师德素养、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师徒结对子”等为主要内容;在规范管理过程中,以学校教研组为主单位,以年级备课组为子单位,逐层规范管理过程;在检查、督促环节,学校校级领导分管各个教研组,教研室牵头,定期召开座谈会、总结会、经验交流会等,对过程进行时时监督,每一学期召开职业生涯规划总结表彰会,树立典型、设立奖项促进工作开展。
(五)学生人生规划的内容及做法
高中时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等形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所以,对学生的规划引导与指导尤为重要。我校学生人生规划课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其一是“成人”目标,其二是“成才”目标。成人目标中包含爱国情操、集体精神、学习品质的养成等几个方面;成才目标包括职业目标、三年学业目标、学期学业目标等几个方面。
我校在学生人生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以“校人生规划指导室→学年组→班主任→班级科任教师”四级分化管理为主线,逐层负责、逐层落实。以生涯规划课、社会实践等开拓学生的职业视野;以研究性学习、班团会、文体活动等定位学业目标与学期目标,最大限度地使目标来源于生活,使之具有个性化特点,便于操作、实现时效性和实践价值。
过程中采用“三会制”促进办法,即动员会、学期阶段验收会、日常跟踪交流会,最大限度地使规划由“活动”转向“常规”,进而成为常态。具体做法以“三点一核心”为主,“三点”即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班级实践,“一核心”为“成人、成才”目标为核心。
三、课题研究成果与成效
(一)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收获
1.教师在长期规划方面,老中青各年龄段都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了职业倦怠的问题,能够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老教师带着对教育、对学校的钟情,实现了引领的价值,多数老教师都实现了在师徒结对子中“三代同堂”的目标;中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壮大名师队伍等方面成为中坚力量,我校现有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骨干教师27人,市级骨干教师55人;在学校大环境的推动下,青年教师能够站稳讲台、沉下来研究教育教学,在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方面,尤其是在多媒体使用方面能够沉下来钻研,有力地促进了其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2.在短期目标方面,以日常教育教学为载体,在“育人”与“教学”中教师们以规划中细化的目标为参照,一点一滴地向目标迈进。育人,实现了对学生做人品质、做事品质、学习品质等的规范引导;教学,落实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习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3.在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方面,落实了学校“全人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凝练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思路和与之匹配的督促机制和评价机制,有明确的部门分工、人员分工。明确的目标、踏实的前进步伐、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效果。近几年,八中在省市级教师大赛、教学评估、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几年高考、中招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势头,因此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可以说,在学校可持续发展方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规范了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了办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学效益,缩短了成功的进程,尤其是在师资培养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不会止步于此,学校要以与时俱进的拼搏精神,向精细化办学迈进。
(二)实施学生人生规划方面的收获
1.在培养爱国情操方面,我校在定时组织学生收看时事政治的同时,要求各个班级要同期召开相应的主题班会,还有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及国旗下的讲话、成人节等活动,凝聚校园正能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内,从学生的言谈与神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祖国的感恩与爱。
2.在集体主义教育方面,我们通过开展“做最美的八中人”“爱,就在身边”“金色的港湾”等系列征文、演讲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激发起以集体为荣的自豪感、维护集体利益的使命感。同时,校广播站、校报(《朝暾报》)等宣传窗口为集体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养成、主人翁责任感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3.学生们的人生规划清晰,践行力强。每一个学生的人生规划档案中都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学业目标、学期学业目标等,每一个目标的行进过程中都有文字记录,中间穿插着照片以及体会(学习体会、交往体会、谈话体会等)等记载着点滴的成长,翻开学生的规划档案,在一串串的成长“足迹”中,我们的收获是沉甸甸的。
(三)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收获
我校一线教师18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62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8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学科带头人20人,省市级骨干教师68人;省市学科教学中心组成员14人;国家、省、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五一”劳动奖章41人。近几年有100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殊荣。
学校连续十几年获长春市教学质量一等奖、教学管理一等奖、高考质量一等奖。高考的高分率、重点率、本科率居同类校之首。近几年高考创造了“低进中出、中进高出”的教学质量奇迹,提高率在全市名列前茅,为清华、北大、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大、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哈工大、中山大学、厦大等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被评为全国绿色生态学校、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创新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吉林省精神文明单位,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新课程改革样本校;连续多年被评长春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在社会上牢固地树立起自己的优势地位,深受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课题负责人:张 辉
课题组成员:王洪光 牟玉芬 郝建平 崔宪波
耿中良 李叶青 王朝辉 董英杰
韩 冰 韩立明 王丽梅 赵 丽
夏 峰 吴俊峰 郝爱民 赵凤禄
李胜兰 梁 猛 邵雪冰 王凤英
郭宗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