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

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县教育局明确提出进行“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的工作要求,县教科所根据要求,在总结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作为全县“十二五”期间主导课题。4.通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总结提炼出适应学校发展要求的小班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而促进学校的均衡、个性发展。

农安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定

(一)研究背景

1.有效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即发展性教学)。学生发展是教育教学的宗旨、目的和归宿,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最高标准。因此,发展性教学理论是有效教学的一大理论基础。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其宗旨就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新课程继承和吸收了传统发展性教学思想内涵,同时提出了独特的发展观。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质服务。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涵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静态、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态、流动、个性)。而这种意义上的发展,就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罗杰斯在实际教学中试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他的教学注重发展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并希望学生成为自由的、负责的人,充分体现了学生自我、主动学习的观点。他还强调了知识的主观意义和内在意义,将学习意义提升到精神意义的层面上,从而实现了知识由“物”向“人”,由“公共性”向“个体性”的转化。

2.有效教学的研究及小班化有效教学的提出

“十一五”期间,我县教科所把《中小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作为全县主导性课题,把全县76所中小学确定为子课题学校,通过专题培训、现场指导、典型引领、成果推广等方式,进行了深入扎实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突出成效。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农村中小学学额开始逐渐减少,尤其是村小和初中分校,班额从二十几人到十几人、甚至几个人,小班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多数学校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小班,而我们的教师却仍然习惯于常规的大班化教学方法,这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不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11年,县教育局明确提出进行“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的工作要求,县教科所根据要求,在总结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作为全县“十二五”期间主导课题。

(二)概念界定

小班化教学,是以改变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探索新的教学形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为内容,以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具体说,小班化教学,是在学生数量在30人以下,教学要面向各有差异的学生个体,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是在小班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小班”本质特征及优势,综合教学模式、方法、技术、手段和评价等各种教学因素,探索最有效的策略的实践研究。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使课堂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得到重组,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等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得到加强;

2.通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方式、技术、评价会发生全新变化,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与进步;

3.通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环境,让学生体验小班化带来的优越性,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4.通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总结提炼出适应学校发展要求的小班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而促进学校的均衡、个性发展。

二、课题研究过程及实施策略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结合本课题的特点,确定了典型引路、骨干引领、总结推广等实施策略,扎实推进课题研究的开展。

(一)典型引路

1.在课题研究之初,县里成立了总课题组,召开课题培训会,下发《“农安县中小学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总课题方案》,在全县四大学区分别确立四个典型引领校:万顺中心校、华家中心校、鲍家中心校、哈拉海中心校。

2.各乡镇中心校成立课题中心组,根据全县总课题方案,自行确立子课题并组织村级学校确立相应子课题,其中万顺中心校确立的子课题是《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华家中心校确立的子课题是《中心校村小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哈拉海中心校确立的是《小班化教学个性化策略的研究》,鲍家中心校确立的是《以经典诵读促进小班化有效教学的研究》,突出了课题研究的校本化、个性化,我们把他们的课题方案分别下发到各学区的各村小,让他们组织学习研讨,发挥了这些学校的典型引领作用。

3.各乡镇中心课题组加强对区域内村小和分校的指导和管理,中心校和村小及分校间,建立了网络联系,及时交流研究经验。各中心中小学每两个月保证组织一次研讨,分析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分享研究成果,研究解决问题的新对策;每学期推出1-3堂小班化教学的优秀课例;村级学校每学期保证组织一次研讨,每学期能推出一堂小班化有效教学展示课。中心课题组经常带领本镇实验教师到片区内其他实验校走访学习,校校联合,确保课题研究有效开展。

(二)骨干引领

1.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实现课题研究与“三制三课”的有效整合,我们结合我县教研中的引路课、示范课、会诊课活动,要求每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保证每学期上一节课题研究汇报课。课题研究期间,全县共收集整理骨干教师小班化教学方面的优秀课例1000多份,成为课题研究中最宝贵的过程资料。

2.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作用,我们要求每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带领同学科教师2-3人,形成小的研究团队。每月组织团队教师进行一次关于小班化教学的专题辅导和交流研讨活动,并吸引更多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本课题研究期间,全县农村教师参与率达到了88.7%。

3.在评价和管理上,我们采取了评价跟进措施,全县和各个学校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将本课题研究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课题研究与骨干教师评价体系挂钩,与派出学习和年终评优选先挂钩,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提高了骨干教师及全体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三)总结推广

课题研究过程是不断总结、不断提炼、不断推广的过程。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尤其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每学期末,课题组教师完成一份个人总结,各课题中心组上交县总课题组一份总结,总课题组根据这些总结形成一份大总结,新学期开学,下发各校,交流学习,并组织研讨,调整制定新学期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期间,我们共积累课题组和教师个人各类总结361份。

2.每学年结束,各课题中心组收集整理教师的评选小班化教学成果(包括阶段总结、论文、课例、叙事、反思等),编撰成集,选出优秀成果上交县总课题组,总课题组认真组织评选并编辑成书,下发各校。本课题研究期间,各校编选课题成果50余册,总课题组编辑成果集3本。

3.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广小班化成果。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科研员深入全县各课题实施学校80余次,组织召开校内、学区内和全县现场会13次,其中2013年9月万顺中心校兴东村小现场会、2014年9月华家中心校现场会、2014年10月全县课题成果表彰会,影响较大,效果非常突出。

三、课题研究成果与成效

(一)总结出四种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

1.小班个性化情境教学策略

小班化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尤为重要。学生智能强项不同,能吸引他的教学情境也不会相同。万顺中心校等课题组研究发现,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喜欢语言情境,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学生喜欢实验情境,视觉空间智能强的学生喜欢视觉化的录像片、图片情境,身体运动智能强的学生喜欢游戏情境,音乐智能强的学生喜欢歌曲情境,人际关系智能强的学生喜欢团体游戏情境,自然智能强的学生喜欢生活情境。为此,他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智能强项特点,创设出更多丰富的教学情境,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强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喜欢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

2.小班个性化合作教学策略

近5年的课题研究,教师们总结出了多种小班个性化合作策略,具体包括分组策略和有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分组策略中,最重要的有两种,一是固定的异质学习小组,让不同智能的学生坐在一起,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二是动态的同质学习小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伙伴,动态分组、自由选择、强强联手、以优带劣。有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其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是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其二,根据学科和课型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这样的课堂,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与技巧,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了,学习主动性更强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小班个性化活动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不仅是学生简单的身体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这里面包含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课题组教师感悟最深的是:只有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才能称之为有效地参与。所以,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学生个性差异什么,喜欢的学习方式是什么,特别要关注差生喜欢的学习方式,然后结合知识点多样化地设计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学习新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在练习环节,可以针对一个目标,设计多个富有个性的练习内容,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再比如,在作业环节,为张扬个性,用设计练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个性发展与作业设计的有效整合,使学生的作业“量”得到了控制,“质”得到了提高。控制作业的“量”,使学生有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提高作业的“质”,则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适应学生健康成长。

4.小班个性化经典诵读策略

小班化教学时空环境为个性化经典诵读创造了有利条件。小班环境下的经典诵读,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优长,摆脱集体诵读带来的枯燥乏味。小班个性化经典诵读策略主要采取这些方式:“小播音员”带读、“小老师”讲解、诵读比赛、图文展示、多样化评价。小班个性化经典诵读,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光彩,把学生引进民族文化的殿堂,让孩子们在经典诗文这片“沃土”上健康、向上地成长着,为师生积淀厚重的人文素养。

(二)实现了四个小班化教学的转变

在研究实践中,我们不断提升理念,逐步提高了认识:小班化教学追求的是小班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追求的是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统一,追求的是人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与个性的独特发展的辩证统一,这与新课程改革的取向是一致的。通过课题研究,学校和教师实现了小班化教学三个转变:实现从一般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的转变;实现从大班传统管理模式向小班民主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转变;实现了乡镇中心校对村小由统一管理到统一中求个性的转变。以前中心校对村小的管理,更多的是注重发挥中心校的管理职能,实行捆绑式一体化管理。小班个性化课题研究给很多学校带来很大启示:中心校与村小实现了五个“统一”,即课程计划统一、教学质量监测统一、教学工作检查评估统一、培训要求统一、师德规范统一;三个“个性”,即业务指导个性化、教学常规管理个性化、培训内容个性化。这样的管理方式,缩小了村小与中心校的差距。我们利用课题研究调动村小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村小的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从而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个性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小班个性化教学策略,丰富小班化教学的内涵,开发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班本课程,继续推行原有小班研究的保障机制,并进一步建立新的富有激励作用的促进机制,全面培植广大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幸福感,提升专业素质,打造一支自觉研究,乐于研究,善于研究,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以课题研究引领学校发展,促进教师提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执笔人:谢华良 袁淑娟)

课题负责人:王兆文 谢华良

课题组成员:袁淑娟 张海燕 张继会 刘立山

      夏 雨 张晓娟 林春燕 王大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