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不能把它窄化为教材,课程不仅仅是名词,还应该是动词,是学习的过程,是体验和经历。新课标中对三级课程的要求和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浸润,我们认识到,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于是,在兴趣小组、校园节日的基础上,我们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设了校本阅读课,在课程表中列出专门的课时。
既然是课程,就要有计划(目标)、有时间、有内容、有活动和评价形式。学校按照不同年级学生成长的需要,确立分项目标:
定向阅读。教师结合教材学习重点或者某个知识要点,搜集与此相关的课内外读物,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交流探讨,归纳总结。
自由阅读。以各种期刊、杂志、报纸等内容为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充分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等环节,有效拓展四维空间,扩大知识面。在阅读活动中,主要向学生推荐了《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语文报》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报刊。另外,还把教学大纲推荐的必读篇目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大量阅读。
比较阅读。包括同类的比较阅读和异类的比较阅读。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春》,可以课外阅读巴金的《春》,比较两者的写法以及写作角度、语言等方面的异同点。学习诗歌时,杜牧的《赤壁》和《泊秦淮》可以放到一起,比较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风格特点。
从活动到课程,我们走出一条由迷茫、混沌到逐渐清晰、明确的路。
如何上好阅读课?以什么形式开展?心中没数,困难重重。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套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是“无中生有”,只好先从师资培训开始。
没有现成的培训教材,我们只好广泛搜集材料,组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以网络上搜集的大量的“海量阅读”“主题阅读”学习经验为案例,还借鉴了山东高密一中语文实验室经验,整合了邢台六中张国生为代表的“大语文”理念,每周对科任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教师撰写实验方案、确定活动课主题,并且定期听课、研讨课堂教学,及时听取老师们实验中的问题、困惑,让老师们对阅读活动课逐渐有了感觉,阅读课有了阅读课的味道了,老师们驾驭阅读课的能力普遍增强。
在磕磕绊绊中,我们边学习边探索边实践,阅读课课程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认为这才是真正有助于孩子发展的做法。同时,也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2013年,邢台市教育局授予我校“阅读课示范学校”荣誉称号,2015年县教育局授予我校“大家都背古诗词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和“阅读课示范学校”荣誉称号,学校的经验也多次在有关会议上交流,开展阅读课的优秀教学案例多次被媒体报道。这些鼓励,成为我校继续开展好阅读课的强大动力。
“大家都背古诗词”比赛先进单位
阅读示范性学校
阅读课示范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