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怎么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怎么做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研究,有助于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一、研究的背景

大学历来是各种文化与思想、价值与观念交流碰撞的场域,大学生也成为各种社会思潮所争夺的教育对象。因此,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扩大,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了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和斗争也更加激烈,“和平演变”成为现代资本主义颠覆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一种新策略。因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本质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并号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心任务就是要动员全部社会力量,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最终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积极认同和自觉践行。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进行研究,是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并最终在实践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备手段。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使其成为大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再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心理过程,将其转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念,接着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外化为个人的日常行为表现,这期间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1]。因此,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既现实又深远,它既关系到能否有效破解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难题,又关系到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当代青年的重要环节,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多年以来,学术界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十八以后的事情。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生力量,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的主力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关系到祖国的前途与命运,联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切着中国梦的实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不仅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

当前,中国社会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由大学生身份所决定,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研究,就可以提升教育效果。无疑,这项工作也成为整个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研究,有助于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实施的目的,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升个人的整体素质水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过程、目标落实都需要方法论的支撑与引导。只有在理论层面不断地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研究与探索,才能结合实践产生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本文在理论层面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实施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大类基本方法进行了详细阐释。通过这些研究,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实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研究,有利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面既有交叉的地方,又有各自的侧重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教育方法方面都具有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要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最高价值目标,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价值诉求,打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因此,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研究,既有助于深化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教育,也可以通过在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发展。

第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研究,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浓缩和精华,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宏伟而艰巨,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的创新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体现了社会的共同理想追求和主导性价值准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依靠的是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追求,能够充分地激发人民群众投身于民族复兴大业的创造热情。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排除干扰,不仅可以有效地主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起社会正能量,让大学生认清大是大非,不断坚定“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社会主义本质理念,对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和谐发展也是不无益处的。

第四,加强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社会机遇和挑战并存,社会急剧变革、思想文化多元,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长大,体验着信息高度发达带来的便捷,经历着社会转型与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这样一种全新的环境中长大,导致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也多样化。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带来了多样化的价值观念,有些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丧失了选择能力,感到苦闷与彷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的腐朽价值观念已在高校中露出端倪。通过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现象,了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思潮,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理想目标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心,从而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全国人民的理想追求统一起来,把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统一起来。通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育,使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自觉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民主进程;通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使他们树立起爱好和平、热爱劳动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培养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诚信意识与互助精神。最终成为政治信仰坚定、价值取向正确、理想信念明确、诚信意识浓厚、社会责任感强、心理素质俱佳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