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原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要用到数学,数学成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国际数学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是:
一、强调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目前,现实数学观点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这一思想表明:第一,学校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第二,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强调数学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
英国数学课程在应用性、实践性方面的特点就令人瞩目。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认为数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之间存在互相脱节的现象,因此提出了有关加强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意见。英国数学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并形成了系统化的体系。这一体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数学应用在英国数学课程标准中被确定为单独的数学目标,在所有四个学段都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系统训练。
②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要求,所有学校都要重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制订计划时,不但要保证学生有充分时间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同时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中,也要充分贯彻数学应用的思想。
③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不但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亦体现在国家统考大纲中。
④国家数学课程对数学应用有如下三个要求:在实践工作处理问题以及使用物质材料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增进理解;运用数学解决一系列现实生活问题,处理由课程其他领域或其他学科提出的问题;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提出自低年级起就注重培养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进行合作交流等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和对数学的理解。同时,英国国家数学课程强调了开放性问题的作用,要求变封闭问题为开放问题。
二、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做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做数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创造的过程来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
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数学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英国数学课程具有活动性的特点。教师以数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学习活动。教师也可以提出开发性课题任务,进行开放性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多个教学目标,涉及多个学习水平。
强调学生的主体活动,更是东亚国家和地区数学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数学经验活动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我国台湾地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强调以学生为本位,认为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时,学习才会发生。
日本新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提倡具有愉快感、充实感的数学学习活动。日本新数学课程包括以下两方面理念:
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学习活动。日本文部省发布的第七次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认为,活动是儿童的天性,让他们积极地投入活动中学习数学是很重要的。学习纲要提供了大量学生主体性活动的指导,如户外运动、制作活动、调查活动、应用活动、综合知识的活动、探究活动、提出新问题的活动等。
②在宽松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打好基础。首先,提倡一种有愉快感、充实感的学习活动。如小学数学课程要加入制作、体验等活动,理解数量和图形的意义,丰富对它们的感性认识。又如鼓励儿童尝试新的方法,可以让一起学习的学生合作交流。
三、计算机应用于数学教育
信息社会的标志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革命,这场革命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计算机对数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内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将极大地影响数学教育的现状。学校的数学教学条件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数学教育开始进入信息化的时代。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已经出现:结合具体数学内容编制各类软件,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等特点配合教师教学,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人机交互作用,并从ICAI(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到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数学),不断提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水平。随着数学教学中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已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科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数学思考活动。
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英国数学课程强调数学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和交叉,并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使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相互支持与补充。
美国2000年NCTM标准强调科学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科学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相结合,并提供大量的形象化电子版的数学例子,使得教师懂得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运用信息科技。
计算机的介入,使得数学科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今天,数学不仅是人们用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对未来作出预测和交流彼此间信息的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而且也成为人们把握客观世界模式、整理客观世界秩序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它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数学的看法,传统的一支笔、一张纸的数学研究形式将受到冲击。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正在兴起,它使数学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
课程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国际数学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
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目标按照五个知识块展开,学习大纲则按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被划分为八个水平。国家数学课程明确规定每个水平的学习要求,体现了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的结构特点,方便教师因材施教。
日本新学习指导纲要提倡进行选择性学习。学习纲要认为,数学课程要安排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数学活动。探究数学的某个内容或者专题、应用数学的活动、数学史的有关专题等,都可以是选择学习的课题。学习的程度也应有一定的弹性,学生的选择学习中可以有不同的程度,如补习、补充、发展、深化,使得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有收益,这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使数学课程具有弹性。
韩国2000年第七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差别化数学教育课程。差别化课程实施的目的是提高每个学生的能力、才能与兴趣。
五、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实践的趋势,也是近20年来数学课程改革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这一趋势在英国数学课程标准、日本的课题综合学习和荷兰新课程标准目标的跨学科目标中体现得尤为清楚。
课程综合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数学应用具有多学科性,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
英国国家数学课程要求学校要研究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制订工作计划,通过课程综合工作,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英国数学教学中的课程综合主要内容是:
①从现实生活题材中引入数学;
②加强数学与其他科目的联系;
③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允许在数学课中研究与数学有关的其他问题。
日本数学课程中课题学习是学习指导纲要中新增设的内容,同样体现了数学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它通过学生综合数学知识,或者通过对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来解决一个研究课题。在数学课程中设置综合学习的目的是各方面的:学生综合地运用各科知识和技能,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意识、思考判断能力,掌握信息的收集、调查、总结的方法;培养以问题解决、探究活动为主的创造能力。
荷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跨学科目标的基本概念,反映了课程综合的基本理念。跨学科目标在课程标准中具有较高地位,反映出荷兰数学课程的一个特色。在小学阶段,跨学科目标具体分为六个方面:工作态度、按计划工作、运用多种学习策略、自我认识、社会行为和信息技术。中学阶段的跨学科目标是:个人与社会、实践能力、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和学会思考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